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

(1958年雷內·克萊芒執導電影)

鎖定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是一部歐美愛情片,這部電影常常被人拿來和杜拉斯1984年出版的名作《情人》相提並論,因為兩部作品都帶有自傳色彩,背景也都設置在法屬殖民地印度支那。
中文名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
外文名
This Angry Age
其他譯名
這憤怒的日子
類    型
劇情
製片地區
意大利、美國
發行公司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導    演
雷內·克萊芒
主    演
肖瓦娜·曼加諾
主    演
安東尼·博金斯
片    長
103 分鐘
上映時間
1958年2月14日(法國)
對白語言
法語
編    劇
瑪格麗特·杜拉斯
歐文·肖
Diego Fabbri [3] 
imdb編碼
tt0051400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演職員表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演員表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職員表

製作人 迪諾·德·勞倫提斯
導演 雷內·克萊芒
編劇 瑪格麗特·杜拉斯、Diego Fabbri、Irwin Shaw
攝影 Otello Martelli
配樂 尼諾·羅塔
剪輯 Leo Cattozzo
美術設計 Mario Chiari
服裝設計 Maria De Matteis
佈景師 Piero Gherardi
展開
參考資料 [1]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幕後製作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劇照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劇照(19張)
杜拉斯在上世紀50年代初就完成了《抵擋太平洋的堤壩》,並憑藉這部作品角逐龔古爾獎,它常常被人拿來和杜拉斯1984年出版的名作《情人》相提並論,因為兩部作品都帶有自傳色彩,背景也都設置在法屬殖民地印度支那。《情人》早在1992年就被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改編為電影,這部《抵擋太平洋的堤壩》也不是第一次被搬上了銀幕,1958年法國名導雷內·克萊芒將其改編成電影《這憤怒的年代》(This Angry Age),由肖瓦娜·曼加諾、安東尼·博金斯等多位明星參演。
柬埔寨導演潘禮德看中了這部小説,再次改編。杜拉斯將她的小説背景設置在1931年的法屬印度支那,當時的印度支那包括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個國家,而故事的發生地準確來説就在今天的柬埔寨,這也是柬埔寨導演潘禮德挑選這部作品的原因之一。杜拉斯的原著中充滿了濃郁的東方情調,在字裏行間充盈着東南亞炎熱潮濕的氣息,這點在潘禮德的電影畫面上並沒有流失,電影中充滿了曖昧的情慾和尖鋭的種族衝突,但這兩點在導演精妙的處理下能保持一種平衡。因為導演本身是柬埔寨人,所以影片呈現出來的視點並非局外人或者西方人的視點,而是對自身文化的審視和文化之間的交流。另外,伊莎貝爾·於佩爾的加盟也詮釋了母親這一複雜而具有人性深度的角色。
影片在柬埔寨Prey Nup取景,佈景和服裝上都儘量還原時代原貌,美中不足的是配樂部分,管絃樂流於平庸而且被毫無節制地濫用。
導演潘禮德,1964年出生於柬埔寨金邊,1975年被柬埔寨紅色高棉政府逮捕入獄,在勞改營呆了四年之後,1979年逃到泰國Mairut難民營落腳,然後去往巴黎,在巴黎的“高級電影研究學院”學習電影。他主要從事紀錄片的拍攝工作,拍攝內容也大多和紅色高棉的恐怖時代有關。主要作品有《場地2》、《Bophana:一個柬埔寨的悲劇》、《遊魂之地》、《S21-紅色高棉殺人機器》等。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美國]
2. Dino de Laurentiis Cinematografica [意大利]
上映日期
國家
日期
國家
日期
法國
1958年2月14日
芬蘭
1958年5月23日
中國香港
1958年8月14日
美國
1958年6月25日
日本
1958年3月19日
瑞典
1958年7月4日
奧地利
1958年3月27日
意大利
1958年7月31日
西德
1958年5月8日
丹麥
1960年5月16日
參考資料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