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抱頭鼠竄

鎖定
抱頭鼠竄,漢語成語,拼音是bào tóu shǔ cuàn,意思是像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失敗後狼狽逃跑。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漢書·蒯通傳》。
中文名
抱頭鼠竄
出    處
《漢書·蒯通傳》
拼    音
bào tóu shǔ cuàn
注    音
ㄅㄠˋ ㄊㄡˊ ㄕㄨˇ ㄘㄨㄢˋ
釋    義
像老鼠那樣驚慌逃跑
結    構
連動式

抱頭鼠竄成語用法

作謂語、狀語;形容敵人的狼狽相
示例
嚇得這些人一個個抱頭鼠竄而逃。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2] 

抱頭鼠竄成語辨析

【相近詞】逃之夭夭捧頭鼠竄
【相反詞】大搖大擺、得勝班師。

抱頭鼠竄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時期,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任用韓信為大將,抄了項羽的後路,破趙取齊,佔據黃河下游地區,被封為齊王。蒯通為積極鼓動韓信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舉例論證了人心難測,韓信不該安於現狀,過於相信劉邦。其所舉例子之一為:
當年張耳陳餘刎頸之交,後因張黶、陳澤被殺之事,二人爭執而決裂。後來張耳當上常山王,陳餘則起兵打敗了張耳。張耳失國,倉皇之下決定背叛對自己有恩的項羽 [5]  ,因而斬殺了身邊無罪的項氏親屬項嬰,抱着項嬰的頭做投名狀,如老鼠般逃竄,投劉邦而去。

抱頭鼠竄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始常山王、成安君為布衣時,相與為刎頸之交,後爭張黶、陳澤之事,二人相怨。常山王背項王,奉項嬰頭而竄,逃歸於漢王。” [4] 
《漢書·蒯通傳》:“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黶、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