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扶危濟困

鎖定
扶危濟困(拼音:fú wēi jì kù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明·施耐庵《水滸傳》。 [1] 
扶危濟困(扶:扶助;濟:賙濟)指救助處於困苦和危難中的人。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4] 
中文名
扶危濟困
拼    音
fú wēi jì kùn
近義詞
仗義疏財扶弱抑強
反義詞
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出    處
《水滸傳》
注音字母
ㄈㄨˊ ㄨㄟ ㄐㄧˋ ㄎㄨㄣˋ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扶危濟困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二一回:“江湖結納諸豪傑,扶危濟困恩威行。”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扶危濟困”。 [1] 

扶危濟困成語故事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范家是書香門第,自唐朝開始興盛,歷代都有學而優則仕的人物,同時也早就形成了清廉剛正、仁善好施的家風。只不過到了范仲淹時,家道沒落,父親在他兩歲時便匆匆離世。由於家境貧困,孤兒寡母無處可依,只得依附一朱姓人家,范仲淹也因此改名為朱説。朱家對待這外來户十分刻薄,以至於范仲淹幼年讀書時曾寄居於寺廟之中,缺衣少食,不得不將冷稀飯晾乾劃作幾塊充飢,艱難程度可想而知。故而他考取功名之後,便毅然將母親從朱家接出,並恢復“範”姓。 [2] 
范仲淹曾掀起一場改革風暴,也曾領兵抵禦西夏侵襲。他學問上造詣頗深,屬於文武雙全之人。雖然范仲淹的收入十分高,但他的生活水平相當低,甚至低到了貧寒的程度。例如飲食方面,他是很少吃肉的,只會在貴客來吃飯時才會難得地加上一道葷菜。范仲淹的官都當到了宰相級別,卻還住在簡陋的破屋之中,沒有錢買田、買地,也沒有錢買“別墅”。 [2] 
皇帝曾封賞他百兩黃金,他用來賙濟窮人,買地辦學,興建起一座蘇州府學,教化之功,極為出色,引起朝廷注意,下令天下效仿,蘇州一地更是從此文教大興,狀元輩出。范仲淹到了晚年,按照當時的官員風尚,大多要為自己養老找個好去處,一般都是去繁華的洛陽買下幾處豪宅來“養老”。范仲淹的一些學生也勸他早作安排,還有人要出錢幫他在洛陽買下一處奢華的園林,供他養老之用,他則表示:“一旦取其物而有之,如何得安?”范仲淹將自己的餘財在家鄉買了一千多畝良田,並將這一千多畝良田無償捐出來,成立了“範氏義莊”,由範氏族人共有共管,救濟窮困族人,避免自己當年孤兒寡母的事情再度發生,同時也會賙濟附近其他窮人。 [2] 
“範氏義莊”從范仲淹創立開始,存在了八百餘年,直到民國時期,由於歷代子孫的捐贈,其田地已多達五千餘畝。歷經改朝換代、無數戰亂,這個義莊越發興旺,生於此、長於此的範氏子孫,一代又一代地將范仲淹的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2] 

扶危濟困成語寓意

俗話説:“授人玫瑰,手有餘香。”中華民族素來有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早在商湯時期就有“飢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資者振之”的政策,後來,周文王又採取了愛護鰥、寡、孤、獨等四種“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的政策。自此以後,慈善文化薪火相傳,並不斷髮揚光大,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扶助危難、救濟貧困是中國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培養起來的以幫助他人為榮、以解人之難為樂的一種善行與高尚道德情懷。伸出援手、獻上愛心,慷慨解囊、紓困解難,用真情創造温馨家園是每個人的責任。 [3] 

扶危濟困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扶危濟困”指救助處於困苦和危難中的人。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4] 
  • 運用示例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O:“聞得義士,素抱忠義,專一除殘祛暴,濟困扶危,有古烈士之風。” [1]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六〇回:“能夠隱諱,寧可不露本來面目,只要剪惡除強、扶危濟困就是了,又何必諄諄叫人知道呢?” [1] 
清·吳熾昌《續客窗閒話·吳封翁》:“雪溪吳封翁,富而好德,生二子,先後舉孝廉,亦佐乃翁濟急扶危,以成善事。” [1] 
魯迅《故事新編·非攻》:“‘你還不是講些行義麼?’公輸道。‘勞形苦心,扶危濟急,是賤人的東西,大人們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鄉!” [1] 
柳州《風雨桃花洲》:“李大樹在二虎子心目中,已成為自己所不及的、不畏強暴、扶困濟危、本領高強的英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