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手盜龍形類

鎖定
手盜龍形類(學名:Maniraptoriformes)是個虛骨龍類演化支,包含似鳥龍下目與手盜龍類。這個演化支是由托馬斯·霍爾特(Thomas R. Holtz Jr.)所提出,他將手盜龍形類定義為:似鳥龍鳥類的最近共同祖先,與兩者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大部分物種的前肢可能覆蓋着正羽。 [1] 
拉丁學名
Maniraptoriforme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蜥形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蜥臀目
亞    目
獸腳亞目
中文名
手盜龍形類
演化支
虛骨龍類

手盜龍形類亞羣

似鳥龍下目†Ornithomimosauria
手盜龍類 Maniraptora
地位未定:
福井獵龍 †Fukuivenator

手盜龍形類化石證據

近年來已發現許多手盜龍形類的化石,尤其是中國。許多有羽毛恐龍屬於這個演化支。其中,阿瓦拉慈龍科鳥面龍具有某種由角質構成的羽毛,極度類似鳥類羽毛。
近鳥龍 近鳥龍
許多幾乎完整的手盜龍形類化石出土於侏羅紀晚期。始祖鳥出土於德國巴伐利亞,年代為1億5500萬年前到1億5000萬年前。嗜鳥龍傷齒龍科的編號WDC DML 110標本、脆弱虛骨龍、帕氏長臂獵龍都出土於美國懷俄明州莫里遜組,約1億5000萬年前。近鳥龍樹息龍足羽龍是已知生存年代最早的手盜龍形類,發現於中國道虎溝化石層,該地層的年代仍在爭論中,約在1億600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峨山龍Eshanosaurus)的生存年代更早,屬於侏羅紀早期,它們可能屬於手盜龍形類,但目前還有爭議。
白堊紀早期,手盜龍形類的分佈廣泛、形態上的多樣化,顯示手盜龍形類的各支系在侏羅紀末期已經開始分化。
在近年,有科學家提出暴龍與其近親屬於手盜龍形類,但遭到許多反對意見。 [2] 

手盜龍形類研究歷史

在1994年,古生物學家托馬斯·霍爾特(Thomas R. Holtz Jr.)提出似鳥龍下目傷齒龍科有接近親緣關係,兩者都有形狀膨大的蝶骨,因此建立膨顱龍類(Bullatosauria)以包含這兩個分類單元。根據托馬斯·霍爾特的定義,膨顱龍類包含:似鳥龍傷齒龍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在1999年,托馬斯·霍爾特把自己提出的概念推翻,廢除膨顱龍類。當時大部分古生物學家認為傷齒龍科比較接近馳龍科、現代鳥類,而離似鳥龍類較遠。膨顱龍類已不被科學文獻使用,被認為是手盜龍形類的異名
在2002年,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建立“Avepectora”演化支,以包含獸腳類恐龍之中,肩帶骨頭結構類似鳥類的物種,肩胛鳥喙骨連接至胸骨。根據塞裏諾的説法,似鳥龍類是最基礎的物種。 [3] 

手盜龍形類分類

以下分類關係是發現於Godefroit及其同事在2013年的一項系統發育分析。 [4] 
分類圖(2013) 分類圖(201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