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戰國

(2020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戰國》是2020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戰國
作    者
沈長雲,楊善羣 [1] 
出版時間
2020年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ISBN
9787543981324

戰國內容簡介

《文明的歷程》是中國先秦史學會組織撰著的一套先秦史系列叢書,共五卷,包括《夏朝》《商周》《西周》《春秋》《戰國》。本冊為《戰國》,對戰國史與戰國文明所涉及的學術問題抒發多年的心得,立足最前沿,視野宏闊,精義紛呈。 [2] 

戰國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戰國初年七雄 並立的形勢
一 “戰國”名稱來歷及戰國時代特徵
二 七雄並立局面的形成及相關戰國始年問題
三 七國疆域及其在戰國初年的擴張
四 七雄夾縫中的諸小國及周邊諸少數族.....
第二章進人鐵器時代——戰國生產力水平
一 鐵器在戰國時期廣泛運用的狀況
二 戰國土地墾闢
三 牛耕的推廣 與精細農業的產生
四 糧食產量及農業勞動生產率
第三章個體小農經濟及相關土地、賦役制度
一 個體小農生產方式的產生及確立
二以國家授田製為主體的戰國土地制度
三個體小農的租賦徭役 負擔
第四章水利 工程與專制主義國家的經濟職能
一鄴渠
二都江堰
三鄭國渠
四運河的開鑿
五堤防的修築
六專制主義國家的經濟職能
第五章手工業及其成就
一戰國手工業內部結構的變化.
二鐵器與青銅器製造業的發展
三紡織、陶器與漆器製造等行業
第六章貨幣、城市與商業的繁榮
一商業的繁榮及富商大賈的活動
二金屬鑄幣及黃金的廣泛流通
三城市的發展
四社會經濟領域因商業發展出現的重要變化
第七章社會結構的變遷
一宗族組織的解體及姓氏制度的變化
二編户與户籍制度的實行
三階級結構的新格局
第八章戰國變法運動
一變法運動的背景
二李悝在魏國的變法和社會改革
三吳起在 楚國的變法
四商 鞅在秦國的變法
五其他各國的變法和改革
第九章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體的形成
一專制 主義官僚制度的建立
二郡縣與鄉里一地方行政 系統的建立..
三法制的嚴密與完善
第十章兵制與戰爭方式的變化
一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
二 徵兵範圍的變化和軍賦的加重
三 軍隊人數的激增與攻守武器的進步
四 兵種的發 展導致作戰方式的多樣
五 長城和城防 設施的興建
六 軍隊的選拔、 編制、訓練、賞罰制度
七 軍事指揮權的集中及戰爭規模的擴大
第十一章七雄兼併與合縱連橫
一 魏國的衰落與齊、秦二國的崛起
二 合縱、連橫活動的產生和發展
三 秦國向四面開拓疆土
四 齊破燕和燕破齊的相互報復
五 楚國政治腐 敗導致農民大起義
六 趙國在戰國後期的強大及與秦的對峙
第十二章從長平之戰到秦的統一
一 長平之戰趙國的慘敗
二 魏、楚聯合解救邯鄲之圍的勝利
三 東方六國相互征戰與信陵君合縱攻秦
四 秦始皇登位及其治國策略
五 秦滅六國的戰爭和對少數部族的經營
六 秦統一中國的原因及其歷史意義
第十三章士人的崛起 與百家爭鳴
一 學術 下移導致私學的興起
二 士階層的形成及其以技藝謀生
三 各國尊賢養士之風的盛行和士的活躍
四 齊國稷下學宮的建立及其盛況
五 各種學説的蜂起與百家爭鳴的熱烈
第十四章儒家各派思想及其演變
一 儒家演變成各種派別的原因
二 子夏之儒及其《詩論》
三 公孫尼子《樂記》的音樂思想
四 曾子的《孝經》《大學》等著述
五 子思的 《中庸》等著作及其思想
六 孟子的“仁政”和“性善”學説
七 荀子一戰國晚期適應時代變遷的儒學大師
八《易傳》 作者及其思想
第十五章道、 墨、名、法諸家的理論學説
一 道家莊子、列子、楊朱的思想主張
二 黃老學派的形成及其治國理論
三 道家鶚冠子的“大同”理想
四 墨家“兼相愛、交相利”的政治學説....
五 名家惠施、 公孫龍、尹文的名辯理論
六 法家商鞅的“農戰”和“厚賞重刑”思想
七 稷下法家重視經濟和教育的主張
八 申不害、慎到、韓非講“法術勢”的學説
九 縱橫家鬼谷子的從政和外交策略
十 陰陽家鄒衍的“五行生勝”和“五德終始”説
十一 農家許行的“君民並耕”主張
十二 雜家呂不韋兼容而有創造的理論體系
八《易傳》 作者及其思想
第十五章道、 墨、名、法諸家的理論學説
一 道家莊子、列子、楊朱的思想主張
二 黃老學派的形成及其治國理論
三 道家鶚冠子的“大同”理想
四 墨家“兼相愛、交相利”的政治學説....
五 名家惠施、 公孫龍、尹文的名辯理論
六 法家商鞅的“農戰”和“厚賞重刑”思想
七 稷下法家重視經濟和教育的主張
八 申不害、慎到、韓非講“法術勢”的學説
九 縱橫家鬼谷子的從政和外交策略
十 陰陽家鄒衍的“五行生勝”和“五德終始”説
十一 農家許行的“君民並耕”主張
十二 雜家呂不韋兼容而有創造的理論體系
第十六章兵家遺產的豐富內容
一 孫臏兵法的重新發現及其軍事理論的卓越成就
二 吳起的建軍思想和作戰謀略
三《六韜》的成書年代及其博大精深的軍事理論體系
四 尉繚的戰爭觀、用兵之道和治軍主張
五 稷下兵家“慎謀保國”的軍事思想
六 黃老學派“先弱後發”的戰爭謀略
七 鬼谷子在軍事上的詭計多端
八 商鞅與後期墨家的攻守戰法
九 魏公子、景陽的兵法著作及其他
第十七章科學技 術與科學思想的發展
一 天文觀測的細緻與精確度提高
二 曆法在實踐中逐漸完善
三 地理學知識的豐 富和著作的多樣
四 地圖的廣泛應用及繪製技術的進步
五 數學的發展與運算的精確
六 物理學 知識的積累和應用
七 醫學理論的提高與治療實踐的進步
八 道家對天地萬 物生成本源的探求
九 後期墨家對物質結構和運動方式的研究
十 惠施、鄒衍的科學探索及其他
第十八章文學、 藝術與史學的繁榮
一 文字 的演變和書法的產生
二 諸子散文與歷史紀實文學的藝術成就
三 愛國詩人屈原及宋玉創作的楚辭
四 民歌創作與荀子的詩賦作品
五 小説家和歷史小説的產生
六 聲律知識與音樂舞蹈的進步.
七 繪畫和雕刻藝術的發展
八 史官制度與 《左傳》《國語》的編纂
九《詩經》《尚書》的流傳和禮書的撰述.
十《世本》《竹書紀年》和《穆天子傳》的成書
第十九章宗教、 禮俗與社會生活
一 方士求神仙和以巫術治病等迷信活動
二 術士占星、 望氣、聽音、詛咒等助戰之法
三 對天帝、鬼神的崇拜和驅鬼術的應用
四 列國朝見、盟會等禮儀與諡法的演進
五 婚姻觀念、 習俗、制度、禮儀的變
六 喪葬禮儀、 制度的繼承與發展
七 衣着服飾的多樣和飲食調味的技能
八 居住的宮室樓 舍與出行乘車馬舟船
九 民間和貴族的娛樂活動
十 以習武、比賽為目的的體育鍛煉
後記 [2] 

戰國作者簡介

沈長雲,著名先秦史專家。六十年代在北京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曾任河北師範大學古籍所所長,現任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善羣,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史林》副主編,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孫子兵法》研究會理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