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都兵變

鎖定
成都兵變,是指1911年12月8日發生在四川成都的大漢四川軍政府士兵譁變事件。1911年11月6日,清廷令端方署理四川總督。趙爾豐為擺脱困境,以退為進,遂於11月14日將關押的蒲殿俊、羅綸等人“禮請出署”釋放,於11月22日與革命黨人簽訂四川獨立條約三十條。11月27日,在成都宣佈四川獨立,成立了以蒲殿俊為都督、朱慶瀾為副都督的大漢四川軍政府。12月8日,蒲殿俊、朱慶瀾在東較場閲兵,巡防軍借索餉譁變,槍聲四起,會場大亂。蒲、朱易服逃走。亂兵四處搶劫,銀行、票號、藩庫、各街商鋪及人民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成立僅12天的大漢四川軍政府在兵變中頃刻崩潰。兵變發生後,同盟會員、時任大漢四川軍政府陸軍部部長的尹昌衡,立即奔赴鳳凰山陸軍軍營,約集六十五標標統周駿、管帶宋學皋、彭光烈,率部入城彈壓;同志軍首領吳慶熙、孫澤霈、侯國治等,亦率部維持治安。兵匪潰散,亂事稍定。12月9日,新軍將領周駿、彭光烈,同盟會員董修武,士紳徐炯、邵從恩、張瀾等召開會議,推舉尹昌衡為都督,羅綸為副都督,建立四川軍政府。兵變平息,四川軍政府成立,但趙爾豐仍擁兵千餘人於督署,並派人四處招兵,又密召巡防軍統領鳳山、護理川滇邊務大臣傅華封統領各軍來成都鎮壓革命,以圖復辟。12月22日,軍政府派軍隊包圍趙爾豐督署,活捉趙爾豐,押至皇城明遠樓下,宣佈其罪狀,梟首示眾。12月23日,清成都將軍玉昆率旗兵和官員向四川軍政府投降。至此,清王朝在川的殘存勢力徹底瓦解。 [1] 
中文名
成都兵變
發生時間
1911年12月8日
發生地點
四川成都

成都兵變事件背景

清宣統三年(1911年),四川總督趙爾豐殘酷鎮壓保路運動,激起遍及全川的保路同志軍起義。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相繼宣佈獨立,四川的重慶、萬縣、長壽、廣安、瀘州等地相繼宣告獨立。坐困成都的趙爾豐眼見大勢已去,被迫釋放蒲殿俊羅綸顏楷等人。十月七日(公曆11月27日),端方率領的湖北新軍在向成都推進途中,在資中發動起義,端方被起義士兵殺于軍中。同一天,趙爾豐交出政權,“大漢四川軍政府”在成都成立,諮議局議長蒲殿俊任都督。成都宣告獨立。 [2] 
趙爾豐雖然交出政權,但其親信朱慶瀾擔任軍政府副都督,仍然控制着軍隊的實權。趙爾豐也擁有三千巡防軍分駐南苑及督院附近作為護衞。趙爾豐的存在,對四川軍政府構成巨大的威脅。 [2] 

成都兵變事件經過

十月十八日(公曆12月8日),四川軍政府在東較場閲兵,巡防軍藉口索餉,突然向檢閲台開槍射擊,全場譁變,都督蒲殿俊等倉皇逃離。軍隊失去控制,亂兵湧入市區,到處搶劫放火,成都一時之間變成了土匪世界。亂兵首先搶大清銀行、睿川源銀行,次及各銀號、票號,搶布政使司銀庫和商業場、東大街各商號。“省垣公私財貨、軍需利器,搶掠一空”,大火三日不滅。亂兵或偽裝婦女乘轎運贓,或裝銀於棺材偽裝送殯,將財物運出成都。據當時估計,“公私損失財產不下千萬金,全省精華盡於此劫”。此事件後被成都人稱為“十月十八打啓發”(成都俗稱搶劫發橫財為“打啓發”)。 [2] 
軍政部長尹昌衡 軍政部長尹昌衡
軍政府的軍政部長尹昌衡當晚飛馳陸軍駐紮的鳳凰山,率駐鳳凰山的新軍周駿第六十五標一部進城彈壓。城外同志軍吳慶熙、孫澤霈等亦率軍入城維護治安,成都市面迅速得到安定。四川軍政府隨即重新改組,尹昌衡任都督,羅綸任副都督,趙爾豐的代理人朱慶瀾被逐出軍政府。同時出榜安民,並將新軍、同志軍、巡防軍分別改編成立軍政府第一、第二、第三鎮。 [2] 
成都兵變期間,趙爾豐仍然控制一千多撫兵鎮守督署,並以總督部堂名義出佈告安民,同時密召舊部護理川滇邊務大臣傅華封、南路巡防軍統領鳳山迅速帶兵入省,欲攻成都。軍政府得此情報後,即派第二鎮彭光烈部,前往雅安一帶阻擊。成都附近各地同志軍紛起討趙,以“爾豐一日不去,川人一日不安”進軍成都。軍政府都督尹昌衡遂於十一月二日(公曆12月21日)夜派兵包圍督署,次日晨將趙爾豐逮捕,以“縱其部曲,謀為凶逆”罪,將其押至皇城致公堂前當眾斬首。 [2] 
民國元年(1912年)4月27日,成、渝兩軍政府在成都合併成立“四川都督府”,尹昌衡任都督,張培爵(原重慶“蜀軍政府”都督)任副都督。5月,尹昌衡改編部隊,將聚集在成都附近的同志軍大部編遣,部分編為川軍第一師,任彭光烈為該師師長。四川保路運動隨着清政府的完結、中華民國的成立而結束。 [2] 
參考資料
  • 1.    四川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川省志 軍事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132-133
  • 2.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纂.成都市志大事記.北京:方誌出版社,2010:658-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