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慶大升

鎖定
慶大升(1154年—1183年),高麗王朝中期武將、權臣。本貫清州,官至將軍。1179年殺鄭仲夫、鄭筠父子而成為武臣政權的新任領袖。執政期間組建了私兵集團——都房,並標榜“復古”即恢復武臣政變以前的狀態,引起武臣對他的不滿。1183年暴死。他是唯一沒有被《高麗史》列入“叛逆傳”的武臣政權首腦。
中文名
慶大升
國    籍
韓國
民    族
朝鮮族
出生日期
貞元二年(1154年)
逝世日期
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七月十五日
職    業
武臣
主要成就
殺死鄭仲夫,掌握政權
設立都房
父    親
慶珍

慶大升人物生平

慶大升出身於楊廣道清州地方的武班鄉吏世家,其父慶珍是高麗王朝的武臣,儘管慶大升目不識丁,由於父蔭而在十五歲那年被敍用為正九品校尉。兩年後即大定十年(1170年),爆發了鄭仲夫李義方李高等發動的武臣政變,在高麗建立起武臣政權,武人紛紛兼帶文職,掌握朝政,慶珍自然不在例外,他獲任同知樞密院事,鄭仲夫獨攬朝政後又晉升為知門下省事,後來更官至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而慶大升則在大定十四年(1174年)時已是牽龍行首 [1]  ,到大定十八年(1178年)成為正四品將軍,可謂平步青雲。 [2] 
史稱慶大升“膂力絕人,早有大志,不事家產”,他的父親慶珍則為政貪鄙,經常強奪百姓田地。慶珍死後,慶大升將父親生前留下的田案獻給選軍司,自己絲毫不取,人們都稱讚他的清廉。 [2] 
慶大升早就不滿鄭仲夫的所作所為,企圖發動政變推翻其政權,但鑑於力量懸殊,隱忍不發。後來鄭仲夫之子鄭筠欲強娶公主,觸怒高麗明宗,而後其女婿宋有仁又排擠了威望極高的文臣文克謙和韓文俊,大失人心,朝臣無不側目,慶大升便覺得時機已至,暗中策反了鄭筠的親信牽龍許升,與許升及自己的親信金光立、金俊翼等謀劃暗殺鄭筠。 [2]  許升受慶大升指派,趁藏經會後的晚上疲憊的軍士熟睡之際,殺死在宮中值班的鄭筠,在他呼嘯一聲後,慶大升等率30餘名死士翻牆入宮,殺死鄭氏黨羽。明宗被宮中的廝殺所驚醒,慶大升在寢殿外大呼:“臣等衞社稷,請上無恐!”事態平息後,明宗便出來召見慶大升,賜酒安慰。隨後慶大升請求明宗出動禁軍捕殺鄭仲夫、宋有仁及其子宋羣秀,然後將他們斬首示眾,於是慶大升取代了鄭仲夫,成為武臣政權的新任掌權者。 [3] 
慶大升當權後,許多人紛紛投奔他,但慶大升只收用有學識膽略的,其他人一概拒絕。 [4]  另外,慶大升“常憤武人不法,慨然有復古之志,文官倚以為重” [5]  ,一個具體的例子是,當明宗詢問吳光陟能否出任承宣一職時,慶大升就以吳光陟這種武臣不宜擔任適用儒者的官職為由表示反對。因此,慶大升的執政令武臣並不滿意,慶大升的權力也受到很大限制,比如他雖欲除掉弒殺毅宗的李義旼,但卻拿他無可奈何;後來更有武臣揚言鄭仲夫讓武臣揚眉吐氣,慶大升卻殺了他,所以要為鄭仲夫報仇雪恨,這話傳到慶大升耳朵裏後,加劇了他的疑神疑鬼。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慶大升召集100多名死士,號稱“都房”,輪番值宿,甚至與他們同牀共枕;不久後索性辭職,深居簡出,不過國家有大事時還得找他決定。慶大升還命人在里巷秘密偵查,一旦聽説有不利於自己的流言蜚語,就把當事人抓起來拷問,屢興疑獄。慶大升非常偏袒自己的手下人,門客殺人後在他的庇護下無罪釋放,以致當時京城的強盜被抓後都自稱是都房的人,從而使自己獲釋。大定二十年(1180年)十二月,慶大升更是殺死了當初與自己一起舉事的許升和金光立,此後他才稍稍削減了護衞力量。 [3] 
在這種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慶大升在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七月的一天晚上做了噩夢,夢見鄭仲夫手握寶劍,向他叱吒,隨即於七月十五日暴死,年僅三十歲。慶大升生前,明宗雖然表面上對他言聽計從,寵信無比,但內心非常猜忌,同時“武官皆畏其威,不敢縱肆”,慶大升一死就給了他們反攻倒算的機會。慶大升下葬後,他生前信任的牽龍金子格誣陷都房聚眾謀反,明宗趁機肅清都房,最後生存下來的都房私兵不過四五人,因而慶大升的勢力也就完全瓦解了。隨後李義旼回京執政,武臣政權得以繼續維持下去。 [4] 

慶大升後世評價

在當時高麗文武對立、武臣執政的情況下,因為慶大升誅殺了雙手沾滿文臣鮮血的鄭仲夫,替文臣出了口惡氣,而且標榜恢復武臣政變前的秩序,壓制了跋扈的武班官僚,所以儘管他的短暫執政期間依然處於武臣政權的狀態,但卻博得了飽受壓迫的文臣的極大好感,甚至還有人為他立廟祭祀,不過他沒能殺死李義旼,致使在他手中逐漸趨於終結的武臣政權死灰復燃,也讓文臣倍感遺憾。高麗高宗前期的宰相崔洪胤曾在慶大升廟題詩道:“氣蓋世兮力拔山,安劉功業勃平間。至今留得三韓恨,虎入羅中任放還。” [6]  就反映出文臣對慶大升的這種評價。在朝鮮王朝所修的《高麗史》中,慶大升與其他十名武臣執政者不同,是唯一沒被列入“叛逆傳”的武臣政權首腦。

慶大升影視形象

武人時代》(2003年—2004年KBS大河劇),樸勇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