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慄腹磯鶇

鎖定
慄腹磯鶇(學名:Monticola rufiventris)是鶇科、磯鶇屬小型鳥類,體長20-25釐米。雄鳥上體呈輝亮的鈷藍色,兩翅黑褐色,喉藍黑色,其餘下體慄紅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背具黑色鱗狀斑,下體棕白色密雜以黑褐色橫斑,黑白相襯,極為醒目,特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1] 
慄腹磯鶇在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尤以陡峻的懸崖和溪流深谷沿岸的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及其林緣地帶較常見。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見集成小羣。多停在喬木頂枝上,尾上下來回擺動,偶爾也將尾呈扇形散開。主要以甲蟲、金龜子、蝗蟲、蚱蜢、毛蟲等昆蟲為食,也吃蝸牛、軟體動物、蜥蜴、蛙、水生昆蟲和小魚等其他動物。分佈於中國、巴基斯坦、不丹、印度、盂加拉國、緬甸、泰國、老撾和越南。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中文名
慄腹磯鶇
拉丁學名
Monticola rufiventris
外文名
Chestnut-bellied Rock Thrush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鶇科
磯鶇屬
慄腹磯鶇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Jardine & Selby,1833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慄腹磯鶇形態特徵

慄腹磯鶇
慄腹磯鶇(25張)
雄鳥從頭到尾等整個上體亮鈷藍色,尤以頭頂和腰最亮。上背和兩肩沾黑。眼先、頰、耳羽、頭側和頸側黑色。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與背相同亦為鑽藍色沾黑,其餘翅覆羽和飛羽黑色,除最外側兩枚初級飛羽外,其餘飛羽和覆羽外翈均沾鈷藍色。中央尾羽鈷藍色,外側尾羽內翈暗褐色,外翈亦為鈷藍色,因而尾外表面亦為鈷藍色,尤以羽緣較輝亮,尾下表面則為黑褐色。下體頦、喉黑色而綴有藍色,其餘下體慄紅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為慄紅色。 [1] 
雌鳥上體包括兩翅和尾在內翈為橄欖褐或灰橄欖褐色,尤以頭頂至後頸較灰,背具黑色次端橫斑和灰白色羽緣,在背形成隱約可見的黑色鱗狀斑,到腰和尾上覆羽黑色橫斑變得較為清晰可見。翅褐色具淡色羽緣,內側覆羽亦大多具橫斑。尾褐色、外翈稍沾灰藍色。眼先和眼周棕白色或乳黃白色,耳羽黑色具淡白色羽軸縱紋,其後有一棕白色或皮黃斑,頸側皮黃色。下體皮黃色或棕白色,頦、喉純乳白色,其餘下體密雜以黑褐色橫斑或鱗狀斑。 [1]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色,腳鉛褐色或黑褐色。 [1] 
大小量度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峯
跗蹠
雄性
47-58克
210-245毫米
18-22毫米
119-122毫米
96-109毫米
25-28毫米
雌性
46-58克
214-224毫米
20-21毫米
105-116毫米
92-103毫米
26-28毫米 [1] 

慄腹磯鶇近種區別

相似種紅腹磯鶇Monticola philippensis)體型較小,下體頦、喉、胸均為藍色,胸以下為慄紅色;慄腹磯鶇僅頦、喉為藍黑色,其餘下體均為慄紅色,據此可明顯與之區別。 [1] 

慄腹磯鶇
紅腹磯鶇Monticola philippensis
體量
雄性體重47-58克,雌性體重46-58克 [1] 
雄性體重34-58克,雌性體重46-60克 [6] 
特徵
僅頦、喉為藍黑色,其餘下體均為慄紅色 [1] 
體型較小,下體頦、喉、胸均為藍色,胸以下為慄紅色 [1] 
圖片
慄腹磯鶇 慄腹磯鶇
紅腹磯鶇 紅腹磯鶇

慄腹磯鶇棲息環境

慄腹磯鶇在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中,尤以陡峻的懸崖和溪流深谷沿岸的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及其林緣地帶較常見。秋冬季多下到海拔2000米以下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疏林和林緣地帶活動,有時甚至進入到村寨附近的果園和人類房前屋後的樹上。 [1]  越冬在低海拔開闊而多巖的山坡林地。 [4] 

慄腹磯鶇生活習性

行為: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見集成小羣。多停在喬木頂枝上,尾上下來回擺動,偶爾也將尾呈扇形散開。主要在地上覓食,也在空中捕食。繁殖期間常站在高樹頂端長時的鳴叫。 [1] 
食性:主要以甲蟲金龜子蝗蟲蚱蜢毛蟲等昆蟲為食,也吃蝸牛、軟體動物、蜥蜴、蛙、水生昆蟲和小魚等其他動物。 [1] 

慄腹磯鶇分佈範圍

慄腹磯鶇世界

存在(居住地):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老撾、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5] 
存在(繁殖地):巴基斯坦。 [5] 

慄腹磯鶇中國

在中國分佈於西藏南部(聶拉木、錯那、通麥、吉隆)、雲南(西北部麗江、西部騰衝、盈江、龍川江、龍陵、鳳慶、景東、西南部滄源、南部勐海、東南部蒙自)、四川(東北部萬源、東部達縣、萬縣、中部成都、南部宜賓、樂山、西南部涼山、西昌)、貴州(西北部威寧、西南部興義、興仁、南部望謨、東部江口、雷山、北部綏陽)、湖北、浙江、廣東、廣西、福建和西沙羣島。 [1] 
慄腹磯鶇分佈圖 慄腹磯鶇分佈圖

慄腹磯鶇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懸崖或岩石縫隙中,也在石頭下或樹根間的洞隙中營巢。巢呈杯狀,結構較粗糙,主要由苔蘚、細枝、枯草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細草莖和細草根,通常隱蔽很好。每窩產卵3-4枚。卵乳白色、被有紅褐色斑點,卵為鈍卵圓形,大小為24-29毫米×19-21毫米。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雛鳥晚成性。 [1] 

慄腹磯鶇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5]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7] 
種羣現狀:全球種羣數量尚未確定,但據報道,該物種在中國的種羣估計為大約100-10000對繁殖對,大約50-1000只個體關於遷徙和大約50-1000只越冬個體(巴西,2009年)。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