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感事

(袁宏道詩作)

鎖定
《感事》是明代詩人袁宏道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首聯寫湘山景色,頸聯和頷聯寫議論朝政大事傳出詩人滿腹心事的具體內容。尾聯寫時事之感,融入景物之中。全詩借景抒情,語言簡練,抒發為國家民族的利益與前途而憂慮之情。
作品名稱
感事
創作年代
明代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作    者
袁宏道
出    處
《袁中郎全集》

感事作品原文

感事1
湘山晴色遠微微2,盡日江頭獨醉歸。
不見兩關傳露布3,尚聞三殿未垂衣4
邊籌自古無中下5,朝論於今有是非6
日暮平沙秋草亂,一雙白鳥避人飛。 [1] 

感事註釋譯文

感事詞語註釋

1.感事:感慨時事,憂慮國家治亂。
2.湘山:君山,又名洞庭山,在洞庭湖中。微微:幽靜的樣子。
3.露布:古代用稱檄文、捷報或其他緊急文書。
4.垂衣:指垂衣而治,天下太平。
5.邊籌:關於邊防的政策、謀劃。
6.有是非:對國家大事意見不統一。 [2-3] 

感事白話譯文

晴光下最美的是遠處湘山翠微,替我整日江頭獨賞獨醉,傍晚緩步而歸。
一直不見居庸關山海關傳來戰鬥捷報,我真擔心北方邊境軍民的安危。朝廷還未能像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國家的命運前途更使我憂愧。
從古以來謀劃邊防沒有中下策,只應有上策就是加強戰備抵禦外侮。朝廷內議論政事激烈尖鋭,而今應當知道究竟誰是誰非。
眼看暮色蒼茫平沙上秋草衰頹,雙白鳥躲避行人向遠處飛。

感事創作背景

萬曆二十年壬辰(1592)袁宏道告假回到公安,此詩即作於家居時。萬曆後期,內憂外患,危機四伏。西北和東北邊境處於多事之秋,而朝廷在這一重大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袁宏道深為國家民族的利益與前途而憂慮,《感事》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作的。 [4] 

感事作品鑑賞

感事文學賞析

首聯從寫景敍事起,但意不在景;詩人整天徜徉山水,沉溺酒鄉,顯然有滿腹心事。此聯起筆即微逗詩題“感事”二字,空靈而不粘滯。既然少年科場得意,選官在即,應該是不會有什麼不高興的事情發生,這裏也不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説愁”,而通過二聯即通過議論朝政大事傳出詩人滿腹心事的具體內容。萬曆後期,明王朝內外交困,危象畢露。帝王昏庸。閹豎專權,賢良慘遭殺戮,內裏已被蛀空,邊患四起,倭寇嚴重騷擾於東南沿海。這一年,日本豐臣秀吉又發動了侵朝戰爭,遊擊史儒戰死於平壤,副總兵袒承訓統兵渡鴨綠江援救失敗,僅以身免,中朝震動;寧夏哱承恩等作亂,殺巡撫和兵備副使;朝臣們對一些重大政事議論紛紜,意見尖鋭對立,甚至有人因此而獲罪。
頷聯用了兩個典故,邊關不見戰鬥捷報,朝廷未聞無為之治。實情是邊關告急文書雪片似飛來。敗耗頻傳,朝廷上君昏臣奸,政治腐敗黑暗至極。詩句用“不見”“尚聞”,避免直率淺露,寫得頗為深婉曲折。這首詩是袁宏道的早期作品,並不能代表他“獨抒性靈”,率意而為,任情揮灑的獨特風格。頸聯寫詩人表示對朝堂政事極為不滿。邊防政策自古以來就不用消極抵禦、被動應戰、處處捱打的中下之策,而是採取充實國力、加強戰備、積極抵禦的上策;朝臣們議論國是,提出不同意見,批評執宰大臣本是忠於職守的表現,可是明神宗卻反其道而行之:“諭廷臣,國是紛紜,致大臣爭欲乞身,此後有肆行誣衊者重治!”可是,詩人此時在家鄉候選,“居石浦之上,偕外祖父龔容卿及舅惟學,惟長輩,終日以論學為樂”。無權無力來過問政治,所以詩的尾聯寫他面對着長滿秋草的平原,在暮色蒼茫中,目送一對白鳥,避人遠遠飛去。也許“避人飛”是在有意無意之間。從這形象中不僅使人感受到詩人憂心國事的滿腔悵恨之情,還使人覺得詩人彷彿又在慶幸自己沒有捲入這場政治漩渦,能像這對白鳥一樣,自由自在地避人遠去。此聯以景結情,又與首聯取得呼應,使結構更為嚴密。
這首詩一反向來律詩喜好堆垛典故的習慣,能於平易中見藴藉,正體現了袁宏道論詩的主張:“性靈竅於心,寓於境。境所偶觸,心能攝之心所欲吐,腕能運之。”因此《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他的詩能“變極重為輕巧。” [5-6] 

感事名家點評

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英志《元明清詩詞選》:“此詩沉鬱頓挫,得杜詩之精神,於‘清新輕俊’、‘戲謔嘲笑’之外,另具一格。” [7] 

感事作者簡介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號石公,又號六休,公安(今湖北)人。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歷官吳縣知縣、順天教授、考功員外郎等職。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受李贄、徐渭影響頗深,不滿前後“七子”的復古主義,認為“世道既變,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勢也”(《與江進之尺牘》),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創作以散文小品擅勝,清新流暢,真率自然。其詩淺近通俗,但有膚廓之嫌。有《袁中郎集》。 [8] 
參考資料
  • 1.    陶文鵬主編.歷代愛國詩歌選譯: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02:第550頁
  • 2.    丁國成,遲乃義主編.中華詩歌精萃 下: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11:第1709頁
  • 3.    羊春秋,何嚴編著.明詩精華二百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10:第305頁
  • 4.    (明)袁宗道,(明)袁宏道,(明)袁中道著.三袁集:三晉出版社,2008.10:第74頁
  • 5.    周嘯天主編.元明清名詩鑑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第454頁
  • 6.    陳器之主編.歷代詩詞曲千首精譯 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09:第1415頁
  • 7.    王英志選注.元明清詩詞選:太白文藝出版社,2004.05:第200頁
  • 8.    何偉.中國古代吏部名人: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