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愛新覺羅·永璟

鎖定
愛新覺羅·永璟(1756年1月22日 [1]  —1757年9月7日 [2]  ),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三子,母為皇后那拉氏
乾隆二十年乙亥十二月二十一日卯時生,幼殤,未封。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七月二十四日子時殤,年三歲。 隨葬端慧皇太子園寢。無嗣。同母兄十二阿哥永璂、姐皇五女。
別    名
十三阿哥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滿族
出生地
翊坤宮
出生日期
1756年1月22日 [1] 
逝世日期
1757年9月7日 [2] 
本    名
愛新覺羅·永璟
父    親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
母    親
純帝繼皇后
同母兄
皇十二子愛新覺羅·永璂
同母姐
皇五女
祖    父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
祖    母
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

愛新覺羅·永璟人物生平

清高宗乾隆(愛新覺羅·弘曆)十三子愛新覺羅·永璟,幼殤,未封,隨葬於端慧皇太子園寢,其母為繼皇后那拉氏
由於在懷孕期間,那拉氏的愛女夭折,或許是母親孕中悲傷過度,加上高齡生產,影響了永璟的健康,僅存活了兩歲多一點便夭折。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初十日,皇后那拉氏的母親郎佳氏去世,此時皇后正在南巡途中。七月十八日,乾隆帝奉皇太后自圓明園啓鑾出發,巡幸熱河,秋獮木蘭,隨行后妃有皇后、純貴妃、舒妃、慶嬪、穎嬪、祥貴人。永璟夭折時,皇后那拉氏一行人都在避暑山莊,所以皇后那拉氏依然沒能見到至親最後一面。
乾隆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九日,內務府檔案記載:本日送十三阿哥金棺去,太監等用馬二十八匹。沿途分為三宿,途徑大興、宛平、通州、三河、薊州等五州縣。
乾隆二十二年八月初三日,永璟金棺至朱華山。當日乾隆帝、后妃等人在熱河避暑山莊。
乾隆二十二年九月十六日,乾隆帝奉皇太后自避暑山莊啓鑾回京,九月二十二日抵達圓明園,彼時永璟被送至東陵已有四十多天了,回到北京的皇后那拉氏已經無法再去看小兒子的金棺。

愛新覺羅·永璟家庭成員

《清皇室四譜》史料記載 《清皇室四譜》史料記載
祖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
外公:佐領那爾布,追封一等公,後因繼皇后剪髮而剝奪
外婆:郎佳氏,乾隆二十二年三月卒
舅舅:訥裏
同母兄:皇十二子永璂
同母姐:皇五女
表兄:佐領、一等侯那蘇肯。乾隆十三年四月封三等侍衞並乾清門行走,十五年八月十五襲一等侯,三十年削侯,三十一年奪世管佐領。
參考資料
  • 1.    《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五百三》稱:“乾隆二十年十二月……庚申……皇十三子永璟生”。按台灣中研院所設“兩千年中西曆轉換”換算為公元紀年,為1756年1月22日
  • 2.    《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五百三》稱:“乾隆二十二年七月……甲寅……皇十三子永璟生”。按台灣中研院所設“兩千年中西曆轉換”換算為公元紀年,為1757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