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釋手成語出處
編輯愛不釋手成語典故
編輯蕭統少時即有才氣,性愛山水,而尤其酷愛讀書。他記憶力極強,五歲就讀遍儒家的“五經”,讀書時,“數行並下,過目皆憶”。他更喜歡“引納才學之士,賞愛無倦”,所以在身邊團結了一大批有學識的知識分子,經常在一起“討論墳籍,或與學士商榷古今,繼以文章著述,率以為常”。據《南史》記載,蕭統的東宮當時有藏書近三萬卷,“名才並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
正是出於對讀書的喜愛,後來蕭統便着手編輯自周至梁的大型詩文選集——《文選》,既以自賞,亦為傳世。他認為文章應該“麗而不浮,典而不野”,凡是收入《文選》的,都應“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也就是經過作者的深思熟慮而又文辭華美的作品。他似乎對晉末大詩人和文學家陶淵明的作品格外讚賞,曾親自為《陶淵明集》作序,並在這篇序言中毫不掩飾地流露他對陶作的崇奉之情:“我特別愛好讀陶的文章,愛好到放不下手;而且緬懷他的人品,為沒能和他生活在同時代感到遺憾。”
陶淵明的作品為什麼能讓蕭統如此着迷?顯然與其詩文獨特的藝術風格有關。陶詩自然樸素,韻昧雋永;陶文亦以質樸、醇厚、簡練見長。如其名作《歸去來辭》、《桃花源記》等,確實讓人百讀不厭,無怪乎蕭統要“愛不釋手”了。
[3]
愛不釋手成語寓意
編輯人世間,愛情是人類最重最濃的情感之一。真摯的愛是發乎於心靈深處的呼喚,遂將兩顆純潔無瑕年輕的心,緊緊地牽繫在一起,即使遠隔千山萬水而兩個真誠相愛的人,仍然寄情物而相互慰藉,喜愛到不肯放手的地步。
[2]
愛不釋手成語用法
編輯愛不釋手成文用法
愛不釋手成語示例
愛不釋手成語辨析
編輯愛不釋手—手不釋卷
“愛不釋手”和“手不釋卷”,都含有“放不下手”的意思。不同在於:“愛不釋手”表示喜愛的範圍很廣,可用於能拿到手的一切東西,如書、畫、筆、文具盒、衣服、鞋、帽等;“手不釋卷”僅用於對書的喜愛,它含有的“勤奮、用功”及有時指“(看書)入迷”的意思,是愛不釋手所沒有的。
[4]
- 參考資料
-
- 1. 愛不釋手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3-03-14]
- 2. 李子丹著.成語詩歌全集 上[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7.08:8
- 3. 無錫市崇安區檔案局(館)主編.無錫勝蹟與成語典故[M].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13.01:254-255
- 4. 郄祿和,黃英妮主編.新華萬能成語辭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