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惠遠寺

鎖定
惠遠寺,藏名為“嘎達向巴林”,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因西藏局勢不穩而請七世達賴喇嘛噶桑嘉措避難於此,特撥白銀,徵地500餘畝,修建廟宇、宮殿樓房,寺門正中高懸清世宗欽賜“惠遠寺”巨大鎦金匾額。
由於天時地利十一世達賴克珠嘉措便降生於 此地,從此惠遠寺在藏區影響至深。
中文名
惠遠寺
地理位置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
藏    名
嘎達向巴林
始建於
雍正七年(1729年)

惠遠寺基本簡介

惠遠寺
惠遠寺(6張)
惠遠寺經3次重建,新建廟宇為宮殿式金瓦頂樓,配以金幢寶瓶法輪異獸
惠遠寺 惠遠寺
,彩繪歷代帝王及戰將,各種唐卡畫,活佛神像於檐檁之上;浮雕九龍九獅門枋,肥梁胖柱,鋪陳富麗;庭院寬敞,佈局嚴謹;樓堂庭廊,和諧得體。殿宇建築豪華,具地方特色,為康巴建築藝術精品。該寺現收藏有各種貴重文物多件,寺廟每年為種種祭祀活動念經245天,大的法會有正月的“默朗欽布”,六月的“亞卻”和十一月的“安卻”。每逢法會,各地的信徒都前來朝拜、頌經,熱鬧非凡。

惠遠寺地理位置

惠遠寺 惠遠寺
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原乾寧縣)協德鄉境內,海拔3550米,距縣城110公里,距八美石林13公里,距康定塔公43多公里,距亞拉自然風景區17公里。

惠遠寺歷史見證

惠遠寺 惠遠寺
建寺於清雍正七年(公元1728年)。當時,蒙古準噶爾部入侵西藏,藏區秩序十分混亂。為保障七世達賴的安全,清政府特選定乾寧(原泰寧)這塊蓮花寶地修建寺廟。清政府專為建寺撥出庫銀,動用了大量工匠和民工,仿照西方佛寺及內地的形式,修建了規模宏偉,建造獨特,金碧輝煌的寺廟。寺院佔地500畝,修建1000餘間僧舍。寺廟建成以後,雍正皇帝欽定寺名,親書匾額《惠遠寺》。並派專人迎請七世達賴來該寺居住,達賴駐錫該寺達七年之久(公元1728-1735)。雍正皇帝特派其御弟,時任理藩院主事的果親王允許、國師章嘉呼圖克圖鄧高惠遠寺經辦七世達賴返藏事宜。達賴行前要求將惠遠寺交付他繼續管理,經允許後,七世達賴留下堪布1人,喇嘛、扎巴70多人守佛頌經。清政府每年支付白銀七百七拾兩,作為該寺的香火供奉費(一直到民國末年)。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十一世達賴克珠嘉措誕生於惠遠寺附近的下村,並從惠遠寺起程,由專人護送去拉薩。由此,惠遠寺的聲譽進一步的提高,該寺因享有:“九龍”(代表中央王朝),“九獅”(代表政教合一的西藏地方政府)的崇高尊號而名揚全藏區乃至國內外。
“民改”時,經政府批准惠遠寺被確定為保留寺廟,不僅沒有受到破壞,還專門留下三十位喇嘛扎巴管理寺廟。但是,在“文革”期間,惠遠寺和宗教陳設全部被查抄,許多無價之寶的文物被毀,除大殿外殼以外,其餘的寺廟建築也被毀。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恢復和落實了黨的正確的民族宗教政策。1982年,經甘孜州人民政府批准惠遠寺為開放寺院,在“級左”時期被佔用的寺廟的寺產退還寺廟,國家先後撥款23萬餘元,對惠遠寺進行了維修。在級左路線中受到冤假錯案的上層愛國進步的宗教界人士戈教活佛、牛麥郎加活佛等得到了平反,政治上恢復了名譽。覓掘找回了將移作豬廄地板的石碑。現立於殿宇兩側。石碑共有五座。計: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御製惠遠寺碑》蒙、漢文石刻各一座,《果親王渝惠遠寺奉碑》一座,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四川候補道史致康《泰寧惠遠寺碑記》一座,參差排列,記述了該寺的修建歷史。

惠遠寺寺廟現狀

惠遠寺 惠遠寺
惠遠寺現有兩位活佛,第二序位牛麥郎加活佛系民改前認定的活佛,第一序位第四世戈教活佛於1992年5月26日經甘孜州人民政府核批的全州第一位轉世活佛,也是新中國建立起來第一名由人民政府核批的轉世活佛。該寺現有僧侶208人,其中堪布4人,寺管成員15名。惠遠寺地處偏僻,當地的經濟較落後,寺廟以寺養寺方面困難較多,信教羣眾也沒有什麼可靠的收入,儘管如此,寺廟還是克服眾多困難保障格西及部分學員的基本生活補助,希望能留住僧侶,不讓他們出境。

惠遠寺思想教育

惠遠寺 惠遠寺
長期以來,惠遠寺宗教愛國人士寺管會堅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積極在僧眾和廣大信教羣眾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堅持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為維護當地的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該寺自1982年重新開放以來沒有出現過一位僧侶私自出境情況,沒有在寺廟僧眾發生一起貼反動標語、撒反動傳單、散佈反動言論等有損於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案件和行為的事情。在全州藏傳佛教寺廟中樹立高舉愛國注意旗幟,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榜樣。
培養僧侶方面,剛入寺者先在寺院學習藏文基礎知識,然後學習基礎性經文及語法、書畫等。經文達到一定水平後,有少數到拉薩哲蚌寺、阿壩州阿壩縣嘎地寺、石渠色須寺塔公佛學院等進一步學習深造。為了僧侶不必去遠方他鄉求經學習,該寺特從石渠色須寺和昌都扎亞寺請出來格西為廣大僧侶授佛學知識,這樣就能打消僧侶私自出境求學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