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

鎖定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是宋代詞人吳文英創作的一首詞。此詞寫作者在重陽節前一日登飛翼樓觀景,感慨萬千;下片由景生情,追憶作者與蘇姬杭妾的歡樂往事,抒發了無限惆悵之情。此詞章法是過片則變,上片採用以景抒情的寫法,下片以時空交錯的曲筆行文。
作品名稱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
作品別名
惜秋華·思渺西風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詞
文學體裁
作    者
吳文英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作品原文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
思渺西風,悵行蹤、浪逐南飛高雁。怯上翠微,危樓更堪憑晚。蓬萊對起幽雲,澹野色山容愁卷。清淺。瞰滄波、靜銜秋痕一線。
十載寄吳苑。慣東籬深把,露黃偷翦。移暮影、照越鏡,意銷香斷。秋娥賦得閒情,倚翠尊、小眉初展。深勸。待明朝、醉巾重岸 [1]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註釋譯文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詞句註釋

⑴惜秋華:詞牌名。夢窗詞入夾鍾商。此詞雙調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韻,下片六仄韻。
⑵八日:即重九節前一日。飛翼樓:在紹興。朱祖謀箋:王邁《飛翼樓》詩:“亭前一望海東流,更有雄樓在上頭。燕子飛來春漠漠,鴟夷仙去水悠悠。”題注云:“舊傳説范蠡故址。”
⑶翠微:指綠色山巒。
⑷危樓:借指飛翼樓。危,一作“花”。
⑸蓬萊:指浙江紹興蓬萊閣。
⑹吳苑:指蘇州。
⑺把:一作“處”。
⑻露黃:指菊花。翦:同“剪”。
⑼影:一作“景”。
⑽秋娥:即杜秋娘。此以杜秋娘借指眼前的歌妓。閒情:指歌妓所唱的與自己羈旅之情與憶姬之事均無關的歌曲。
⑾翠尊:杯中美酒。
⑿岸:即岸幘。幘,頭巾,本覆在額上,把橫掀起露出前額叫“岸幘”,表示灑脱不拘。 [2]  [3]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白話譯文

我在重陽前一日登上飛翼樓眺望湖山秋色,見滿湖秋風掀浪,無休止地追逐着南飛的鴻雁,不覺思緒萬千,想到自己也像那雁兒般羈旅行役,行蹤飄忽,不禁惆悵不已。重九登高,本是從古至今的習俗,現在我年老力衰,怕上高山,所以選擇飛翼樓作為憑欄眺望湖景夕照的地點,以寄託登高之意。眺望隔湖山色,發覺淡綠色的遠山彷彿籠罩着一層憂愁的面罩,那幽雲繚繞使對岸的蓬萊閣恰如仙境般飄渺微茫。瞰視樓前,湖水清淺,湖面一碧萬頃,浩浩蕩蕩,秋水共長天一色。
我曾在蘇州客居了十餘年,當時年紀尚輕,風流倜儻,所以慣於憐香惜玉,和所愛的女子經常在暗中約會。如今已是衰老暮年,重返飛翼樓觀看那湖山舊景,不覺自感意銷氣餒,更何況在愛情上杭妾亡、蘇姬去,只剩孤身一人,不禁興悲。我曾在中秋佳節賦詞一首寄情,詞中回想:從前倚傍在湖畔的花叢中,杭妾初展雙眉捧酒勸飲的快樂情景,這是多美妙的時刻啊!可是今天登上是樓,卻不見伊人,能不悲乎?所以還是到明天重陽節喝得醉熏熏的去湖岸邊追尋夢境吧。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創作背景

此詞為傷羈旅、憶去姬而作。據詞中有憶姬語,可知此詞當作於蘇姬杭妾去後。夏承燾《吳夢窗系年》言,此詞約作於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 [2]  [3]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作品鑑賞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整體賞析

此詞上片寫羈旅之情。發端“思渺西風”一韻,感慨漂泊在外。言西風引得思緒邈遠,最令人惆悵的是自己行蹤不定,猶如大雁逐浪而飛。起筆就勾出一個漂泊不定的形象,為全詞定下了哀嘆的調子。“怯上翠微”一韻,化用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詩意,表達了自己在重陽前夕怕登高望遠,不敢上翠微山,然而晚上登臨了飛翼樓,憑欄遠望,更哪堪忍受遊子之悲。此韻在退讓之中,進一步表達了傷羈旅之情。“蓬菜對起幽雲”一韻,寫臨樓憑欄所見之景:蓬菜閣上幽雲漫卷,原野山色愁容黯淡。此以擬人法寫山色、飛雲,表達個人之愁情。夏承燾《吳夢窗系年》言,淳祐二年(1242)“七月,蒙古兵渡淮入揚、滁、和州,屠通州,邊警日亟。”詞中的“蓬菜幽雲”“山容愁卷”暗寫了國事之多秋。“清淺瞰滄波”言在樓上俯視:水波清淺,秋痕一線,一切又沉浸在無聲的靜謐之中。在無聲中滿藴着愁情。“靜銜”二字下得好。以擬人手法將飛翼樓之高,俯瞰秋水之態生動地勾出。
過拍“十載寄吳苑”逆人,回憶十年來自己寄居蘇州。“慣東籬深把,露黃偷翦”一韻,繼續回憶十年來在蘇州與吳姬相借之事。此處借偷剪菊花,表達自己與吳姬的關係,與《絳都春·為李篔房量珠賀》中的“旋剪露痕,移得春嬌栽瓊苑”的意思一樣,均是借剪花、移花喻迎姬之事。“移暮影”一韻,平出,寫隨着時光流逝,時過境遷,所愛之人,已決然他去,香消情斷,令人無限感慨。“秋娥賦得閒情”一韻,平出,寫眼前在飛翼樓,有歌妓侑酒,使自己初展愁眉。最後二韻,扣小序“八日登高”,“明朝”正是九月九日登高佳節。言面前歌妓勸酒,已飲得大醉,忘乎所以。但不直言,卻説明天更要一醉方休,擺脱一切憂與愁。“醉巾重岸”言喝醉酒後,頭巾又重新上揚,露出額頭,更加灑脱不羈。
此詞章法是過片則變,上下片內容各有側重,上片以虛實之筆寫旅之愁家國之憂,採用以景抒情的方法。景物多實寫,登上飛翼樓,觀蓬萊,看野色,覽山谷,瞰滄波,有遠觀、有俯視,景中寓情。下片抒發憶姬之悲,以時空交錯的曲筆行文。有回憶、有眼前、有日後;有吳苑、有紹興。這種時空交錯,不用虛詞銜接,常採取“潛氣內轉”法,故而不易為人辨其脈絡。 [2]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名家點評

明代文學家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十二:“總於‘惜秋華’三字,曲致幽悄。”
近代詞學家楊鐵夫《夢窗詞選箋釋》:“此因九日而憶姬之作。一韻自述旅況;二韻不登山而登樓;三韻樓外所見;四、五韻,樓本近水;六韻逆入;七韻‘露黃偷剪’即‘移得春嬌栽瓊苑’之意;八韻時異境遷,無限感慨;九韻此日亦有妓席;十、十一韻以明朝為去路,收合八日。” [2]  [3]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作者簡介

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遊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4] 
參考資料
  • 1.    唐圭璋.全宋詞(四).北京:中華書局,1965:2913
  • 2.    趙慧文 徐育民.吳文英詞新釋輯評(下).北京:中國書店,2007:585-587
  • 3.    吳熊和.唐宋詞彙評·兩宋卷(四).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430
  • 4.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