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恩施燈戲

鎖定
燈戲,又名燈調, [2]  俗稱“唱燈(兒)”,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 [3]  恩施州五大地方劇種之一。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2]  其中,尤以流行於恩施白楊坪鄉羊角壩一帶的“羊角燈戲”最具代表性,“羊角燈戲”的班底規模、活動範圍較大和歷時較長,演出的代表劇目《雪山放羊》,在參加1955年湖北省匯演中獲獎,經湖北省戲曲界鑑定,定名為恩施燈戲,主要流行於恩施州所屬的恩施市、利川市、宣恩縣、咸豐縣、來鳳縣及建始縣廣大農村。
參見百度百科詞條:“燈戲”“梁山燈戲”等相關詞條。
中文名
恩施燈戲
俗    稱
唱燈(兒)
所屬地區
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
類    別
劇種

恩施燈戲歷史淵源

恩施燈戲 恩施燈戲
燈戲起源於四川,清乾隆年間由四川流入恩施,距今已有200多年曆史。清道光版《施南府志》載:“五方雜處,人口大增,商貿通暢,……,年節燈事,城鄉俱興。”燈戲經過四川(今重慶)的萬縣、黔江、石柱、酉陽、秀山一帶傳入恩施。在傳播傳承過程中,不斷與恩施方言和民歌小調融合,逐步形成了“恩施燈戲”的自身特色,於1995年正式定名為“恩施燈戲”。 [2] 
恩施最早的燈戲班是“姜撮瓢燈戲班”,班主“姜撮瓢”(真名和生卒年不詳)。按師承關係計算,至今已有九代傳人。恩施燈戲在恩施市的三岔、崔壩、白楊坪等鄉鎮廣為流行。僅白楊坪鎮就有“洞下槽燈戲班”“張家槽燈戲班”“魯竹壩燈戲班”“朝陽坡燈戲班”和“九根樹燈戲班”。其中以“洞下槽燈戲班”最為活躍。 [2] 

恩施燈戲文化特徵

恩施燈戲基本內容主要表現在劇目、聲腔、表演三個方面。恩施燈戲在形成過程中,與川劇、南劇合演劇目,移植、改編劇目。其內容大都反映大眾百姓、姑嫂婆媳、販夫走卒等基層勞動人民羣眾的日常生活瑣事、趣事。 [2] 
燈戲因演出意義不同而名稱各異。新春元宵,歡度佳節,稱“賀新燈”;清明祭祀,稱“清明燈”;壽誕祝壽,稱“壽燈”;男婚女嫁、抱子添孫,稱“喜燈”;燒香還願、酬神祭把,稱“公燈”。
恩施燈戲在恩施本土落地生根後,其演唱的語言也自然多使用逐漸文學化的恩施方言。唱詞一般為七言對偶式,句式為二二三,也有十字句。唱腔主要有正腔和小調兩大類,以恩施流行的花鑼鼓和稱之為“大筒子”的胡琴伴奏,用恩施方言演唱。 [4]  屬正腔類的聲腔有:本腔、七句半、一字板、悲腔、神狗調、四平調及辰河調,均為板腔體。詞曲結合上,基本是兩句唱詞構成上下樂句同步式的規整唱腔。其小調部分多出自恩施一帶流行的燈歌小調。 [2] 
恩施燈戲角色行當主要是小生、小旦、小丑,具有角色小、戲小、戲班小的特點,故又稱“三小戲”。 [2] 
恩施燈戲特點有四:一是服裝道具簡單,1件官衣、1頂紗帽、3副口條、1把劍足矣;二是人物少,生、旦、丑三行,出台常為一男一女,最多不超過4人;三是器樂不多,文場只需1人,用“大筒子”伴奏,武場增加鼓、鑼;四是不擇演出場所,院壩、戲台皆可。 [4] 
燈戲進校園 燈戲進校園
恩施燈戲的平民性、娛樂性和觀賞性,或借取傳統,或提煉生活,通俗活潑,富於鄉土氣息,其一招一式、一腔一板都具有獨特的魅力,反映了人民羣眾的生活願望,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2] 

恩施燈戲代表劇目

恩施燈戲主要在恩施、利川、咸豐、宣恩及建始部分地方的廣大農村中的年節、婚嫁、壽誕等民俗吉期中演出。燈戲舊時劇目多為男女豔情,故士紳人家不許子女觀看,燈戲往往於午夜搭台演出。但燈戲中舊時也有不少反映下層人民生活的好劇目。
恩施燈戲劇目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一是燈戲固有劇目(或説傳統劇目)共79出,如《吳豆拜年》等;二是與川劇、南劇合班演出劇目,即燈戲藝人稱之為“風絞雪”類演出劇目有17出,如《 [1]  薛仁貴打摩天嶺》等;三是從川劇、南劇移植、改編劇目有6出,如《山伯訪友》等;四是解放後整理改編和創作的劇目有10出。
現存傳統劇目107個,多為單本摺子戲,主要有《雪山放羊》《打鍋審子》《大説媒》《小説媒》《攔算》《王麻子打樣》《神狗劈柴》等。 [2] 

恩施燈戲保護工作

近日在恩施州調研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工作的湖北省“中國民族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專家組成員、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何中華女士向州市文化部門透露:恩施市白楊坪鄉以地方劇種《恩施燈戲》為主要內容申報的“中國民族文化藝術之鄉”,已順利通過省級專家組審定,並報送文化部終審。這是該鄉燈戲進入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的又一新進展。
燈戲是恩施自治州南、堂、燈、儺、柳五大地方劇種之一,屬單本摺子戲,角色大多是平民百姓,情節均為日常生活中的瑣事趣聞,基本上不涉及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和歷史事件,具有“小情節”、“小人物”、“小戲班”的“三小”特點。服裝、道具和舞台佈景簡單,田頭、場院隨處可“設場”演出。唱腔、道白詼諧幽默,動作滑稽生動,風格鮮活,易學、易唱、易傳,因此成為男女老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1952年和1954年,該鄉燈戲班《雪山放羊》和《神狗打柴》劇組,先後兩次代表恩施地區赴省參加中南六省業餘戲劇匯演,均獲極大成功,省戲劇界正式將該劇種定名為《恩施燈戲》。
白楊坪《恩施燈戲》現已師承九代傳人共一百多年,其中第八代傳人(班主)廖南山(已故)和第九代傳人(班主)孟永香均由恩施州人民政府授予“民間藝術大師”稱號。2005年,州文聯和州民間藝術家協會正式授予“恩施市白楊坪燈戲表演隊”隊旗。該鄉現有燈戲小班5個,從藝70餘人,劇目112個,年演出活動經常。由於其活動的經常性和演出地點的不確定性被人們戲稱為燈戲“游擊隊”。
為不斷傳承與發展《恩施燈戲》,恩施市白楊坪鄉政府實行了燈戲專項財政預算,制定了 “十一五”傳承、 發展規劃。規劃已申報劇團建設系列項目,並在上級文化部門支持下,與湖北民族學院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建立民間文化藝術數據庫,繼而成立燈戲藝術研究所,舉辦燈戲“藝術節”,以此力推該地民間燈戲加速進軍藝術殿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