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思維流

鎖定
思維流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一種科學事實。
中文名
思維流
狀    態
客觀存在
屬    性
科學事實
對    應
學習

思維流簡介

人在需要、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積極作用下,當思維活動到
思維流 思維流
一定程度時,會產生一種思維流。在思維流發生的這段時間裏,人表現為精神振奮、心情愉悦、充滿愛心、感受性強、自覺性高、記憶清晰、反應敏捷、聯想豐富,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學習和研究的效率達到平時的最高水平。學生在高度自覺狀態下全神貫注地學習,作家在創作中思潮滾滾,科學家在探索中妙思泉湧,發明家在研究中突發奇想產生靈感和頓悟,詩人在某個意境中張開想象的翅膀,這些都是一種思維流。 思維流和我們平時所説的思維活動是特殊和一般的關係。思維流是時間持續、高度活躍狀態下的一種思維活動,是需要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積極的心理因素和思維和諧共振的結果。人在醒着的時候,每時每刻都進行着思維活動。有人在漫不經心地看書,有人邊走邊欣賞沿途的風光,有人邊看電視邊發議論,買賣之間在討價還價,都是開動着腦筋,進行着思維活動,但這些思維活動都不是思維流。
從科學研究方法論的角度看,大家把形形色色的高度活躍狀態下的思維活動概括為思維流,易使人們從整體上把握關於思維的基本規律。人們把思維流和一般的思維活動區分開來,有助於專門而深入地研究關於思維流的諸多特性,進而使大家在思維與學習、思維與教學方面得到新的啓示。

思維流規律

思維流條件性規律

思維流 思維流
思維流的形成是有條件的,只有當一定的條件滿足時,人的思 維流才能形成。動機條件和知識信息條件是形成思維流的兩個最基本的條件。動機條件是形成思維流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內在的動力和心理的需要,沒有解決問題的興趣和願望,人就不可能深入地、認真地、持久地思考和研究,也就不可能形成思維流。具備與思維對象相應的知識信息,是形成思維流必要條件。以學習為例,在學習過程中,一定的知識,是思維活動積極開展的前提和基礎,沒有一定的知識,思維活動無法積極開展。思維活動的積極開展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因此知識與思維是緊密聯繫互為作用的。有一個實驗可以很好地説明一定的知識是開展思維活動形成思維流的必要條件。教師在黑板上出了一道思考題,解這道題要用到若干個知識點,基礎好的具備了若干個知識點的學生,在教師的要求和興趣的作用下,很快進入積極的思考狀態,思維流很快形成。而基礎較差沒有掌握解這道題所必需的知識點的學生,面對教師的要求,同樣有着解這道題的迫切願望和心理需要,思維活動卻難以積極開展,思維流根本無法形成。在教學過程中,能不能把學生引導到思維流的狀態下高效率地學習,動機條件和知識信息條件是兩個缺一不可的是最基本的條件。創作、科學研究等其它腦力活動也不例外。 進一步的研究還表明,形成思維流的兩個最基本的條件,動機條件和知識信息
思維流 思維流
條件之間有着互為作用關係。在思維流的形成過程中,知識就是力量,知識起着振奮精神和強化動機的作用。知識量的儲備和人對知識的理解的深刻性達到一定的程度,面對相應的問題,人極易產生思維衝動和解決問題的心量需要;具備了與思維衝動所需要的相應的知識信息,對解決問題有了一定的把握和信心,這種把握和信心,對解決問題的動機起着強化作用,反之,如果不具備解決問題所必要的知識信息,就會信心不足,情緒不佳,對解決問題的動機起着削弱的作用;在思維流形成的過程中,知識信息豐富,易使問題解決而獲得成功,而這種成功的心理體驗極易使人精神振奮,心情愉悦,起着強化動機的作用。在思維流形成的過程中,動機對知識信息同樣起着積極作用,在動機條件的作用下,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從而使頭腦中的已有知識訊速處於覺醒和臨戰狀態,加速思維流的形成。

思維流持續性規律

思維流 思維流
由於在思維流的狀態下,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教學可取得理想 的效果。因此研究思維流持續的條件,研究怎樣儘量延長思維流的時間,顯然是極為重要的。
研究表明,思維流的持續,主要依賴於學習的內容的適度和在思維流過程中不斷取得成功的體驗。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適度,主要指難易適度,過難和過易,都不可能使學生在思維流狀態下長時間思考。
在學校教學過程中,大量的事實都可以證明學習內容的適度,是學生在思維流狀態下能長時間學習的重要條件。例如在晚自修過程中,凡是全神貫注,長時間在思維流狀態下學習的學生,都滿足認知水平和學習內容的深度相統一這一條件。
在思維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得成功體驗,是思維流持續的另一重要條件。
思維流
教學的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把取得眼前的成功作為直接的目標,成功感得到滿足,學習的積極性愈高。在思維活動過程中,成功感是興趣的源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過程,使人產生一次又一次繼續學習的興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只要獲得一次成功,大腦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記,在下一次的學習中就會重現成功的心理體驗。在學習過程中,成功的體驗使人產生愉快的心情,使人在愉快中進入樂學的狀態。總而言之,學習過程中的成功感,是學生的心理需要。成功感作用於興趣,成功感作用於情感使人心情愉悦,成功感作用於解決問題的動機和信心,成功感直接而顯著地增強需要、動機、興趣,愉悦等積極的心理因素與思維和諧共振的效果,使人忘記時間的過去,使人更加專注地學習,使人在思維流的狀態下長時間地學習思考。
思維流 思維流
綜上所述,適度的學習內容,思維過程中不斷地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 是思維流持續的主要條件。

思維流階段性規律

思維流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有着明顯的階段性特點。思維流的形成,首先是思維的啓動性階段。在這個階段,人的注意力從其它方面轉變到思維活動的對象上來,神經器官完成對其它器官的調節,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人們首先要從心理上的惰性使自己振奮起來,從思維活動過程來看,在剛開始時,思維活動還不能一下子進入問題的中心和關鍵。所以,思維流的啓動階段是一個精神方面的、意志方面的、心理方面準備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見到這種現象,學生剛剛進行完課間活動,帶着興奮、激動或喧鬧的聲音進入教室時,有教學經驗的教師,總是用熱情的教態,從容不迫的舉止,和藹可親,信任而期待的目光環視全班學生,使四五十個學生在教師目光的注視下一覽無餘,學生往往很快被教師的這種富有表現力的藝術所感染而安靜下來。事實上這是教師通過教學的藝術幫助學生過好思維的啓動關,幫助學生迅速完成神經器官對其它器官的調節,而使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思維活動的對象上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開始時,總要經歷一個思維的啓動階段。
思維流
經過了思維的啓動階段,人已經克服心理上的惰性而漸趨振奮,神經器官已經完成對其它器官的調節而使注意力全部轉移到思維活動的對象上來。思維漸漸進入到解決問題的中心和關鍵,各種積極的心理因素與思維活動逐漸產生和諧共振,思維流進入高潮階段。這時人處於高度的自覺狀態,全神貫注于思維的對象,大腦皮層高度興奮,思維高度活躍,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獲得一次又一次成功的體驗,充滿愉快和喜悦,身心處於良好的平衡狀態,充滿活力,學習的效率達到平時的最高水平。 思維流進入高潮階段一定的時間後,開始逐漸進入結束階段。思維流進入結束階段,有時是因為學習任務完成,有時是因為一定的時間限止,例如晚自習的鐘聲響了,有時是因為外來的因素使人終止思考,有時是因為問題久久得不到解決或學習時間過久,出現了疲勞,大腦皮層興奮區由興奮轉向保護性抑制。
啓動階段、結束階段、高潮階段,是思維流從開始到結束所經過的三個基本階段。

思維流思維訓練培養

思維流 思維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為現代教育理論的一個重要論點,已經 得到教育界的廣泛承認和重視。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必須在學生思維流的形成上做好文章。因為思維流是時間持續、高度活躍狀態下的一種思維活動,是需要、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積極的心理因素與思維和諧共振的結果。鑑於思維流的這些特點,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若能努力讓學生形成思維流,就能極大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形成思維流,從而有效地體現其主體地位,具體可以從三方面來做好這個工作。

思維流克服惰性心理

思維流 思維流
惰性心理幾乎在每個學生心理上都有所存在,只是學困生心理上的學習惰性 更外露一些,如遇到難題容易產生厭倦、畏懼的心理,減弱學生信心和興趣,而究其原因,主要是目標不明確,興趣不濃等,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對症下藥,幫助學生克服怠惰心理,過好思維的啓動關,使學生想形成思維流。具體做法有三點:一確立目標:成績好的學生有高目標,成績差的學生也有符合其發展可能的小目標,要使學生理解這些目標,並內化為自己的需求。
二激發興趣:適當開展競賽,可經常用一些有一定思維坡度,又有一定趣味的題目向班集體進行“數學智力挑戰”,輔之以正確評價,適當鼓勵等。
三融洽關係:師生關係應做到嚴肅之中不乏輕鬆愉快,緊張之下也有歡聲笑語。這種關係易消除學生恐懼、怠惰心理,是學生形成思維流的催化劑

思維流安排適度內容

思維流 思維流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數學自身的魅力,把握教學內容 的度,力求適度。適度主要指難易適度,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儘量讓每個學生“跳一跳才能夠得着”,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慾和成功體驗,使學生能很快形成思維流。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只要獲得一次成功,在腦中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記,在下一次的學習中就會重視成功的體驗。教學中教師經常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把取得眼前的成功作為直接目標,成功感愈得到滿足,學習的積極性愈高,繼續學習的興趣也愈濃,過高和過易的教學內容都會減弱學生的學習動力,不利於學生思維流的形成。 例如,開始講乘法的意義,我按照教材循着例題的編排讓學生用學具擺3個2,寫加法算式,擺5個2,寫出加法算式,接着要求學生,如果不擺學具能不能很快地寫出加法算式,學生很高興,教師報“6個2”,學生很快寫好,老師再報“30個2”,學生啞然,此時,老師神秘地告訴學生:“有點嫌煩了吧,想不想學一種很簡潔表示方法?”。從而在學生充滿好奇地,可接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尋找剛才所列加法算式的共同點,並逐步引出乘法的意義。
由此可見,我們教者在教學過程中安排適度的教學內容能使學生心情愉快,充滿信心,自覺自願,樂於形成思維流。

思維流教得新穎生動

思維流 思維流
教師教得活潑,學生才能學得輕鬆,才能享受到數學思維的快樂。在具體的 教學過程中有兩點值得教師重視。 一要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動作操作,可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思維的對象上來,並進入精神振奮狀態主動學習。如“長方體認識”教學,許多教師喜歡用所謂的現代計算機教學媒體,動感演示,引導學生認識長方體的特徵,但我總覺得,計算機教學媒體再精彩,學生沒有親自去體驗,計算機教學媒體再精彩,與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尚有距離。我喜歡組織學生一起親自實踐,撕面粘疊證明長方體相對面面積相等,拆框架比較證明長方體相對稜長度相等,裝拆散的框架還其原貌。通過“撕——拆——裝”一系列操作活動,學生培養了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打開了思維的閘門。
二要重視的教學機智。能否靈活自如地調控好每個教學環節,是教師的教學機智問題,教學機智是一個教師智慧的體現,是教學成功的重要調控因素。作為教者要使受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裏,使視聽、師生均能獲得美的精神享受,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形成思維流的氛圍全神貫注地學習,從而達到“自求”、“自得”的效果。教學機智包括面廣,如:“親切和藹的教態”,“清晰、邏輯性強的數學語言”、“課堂隨機應變能力”等等。
綜上所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思維流的形成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們數學教師應努力創設條件使學生形成思維流。美國數學大師波利來説得好:“思維是從學生頭腦中產生出來的,而教師應該僅僅起一個產婆的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力爭起好“產婆”的作用,在學生思維流的形成上繼續潛心研究,不斷創新,讓學生隨着“思維流”的形成逐步從“要我學”走向“我要學”的境界,培養主體意識,發揮主體作用,提高數學素養。

思維流參考資料

1、《企業家論綱:意識流、思維流的構築與創新》作者:陳榮耀著
2、《思維:國際級企業和企業家戰略思維》作者:郎鹹平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