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思想道德與法治

(武漢大學建設的慕課)

鎖定
思想道德與法治是武漢大學建設的慕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該課程於2016年9月26日在中國大學MOOC平台首次開課,授課教師是佘雙好、金筱萍、陳訓威、戴正清、程凌、李玲、黃代翠、徐亞文、倪素香、史珊珊、陳武等。據2021年12月中國大學MOOC顯示,該課程已開課11次 [1] 
該課程共六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及法治教育三方面內容 [1] 
中文名
思想道德與法治
別    名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授課平台
武漢大學
授課教師
佘雙好、金筱萍、陳訓威、戴正清、程凌、李玲、黃代翠、徐亞文、倪素香、史珊珊、陳武
建設院校
中國大學MOOC
首開時間
2016年9月26日
類    別
慕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性質

課程定位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是針對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而設立的課程,課程主要內容進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幫助學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解決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該課程針對大學生入學後在成長成才過程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道德遐思、法律疑問而展開,以問題為導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同學們去觀察、思考、選擇,為同學們的健康成長開啓智慧之門 [2]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簡介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青年大學生肩負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為切入點,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主線,以思想引導、道德涵化、法治教育為主體內容,最後落腳到行為的養成,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的提升。
該課程包括三大知識模塊: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領悟人生真諦 把握人生方向”、“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繼承優良傳統 弘揚中國精神”、“明確價值要求 踐行價值準則”等內容,旨在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確立科學的理想信念,承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道德教育。包括“ 遵守道德規範 錘鍊道德品格”等內容,旨在幫助大學生理解道德的本質和作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美德和中國革命道德,遵循社會主義道德核心和原則,遵守道德規範,提升個人品德。三是法治教育。包括“學習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養”等內容 [2]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大綱

緒論
課時
0.1 本門課導學
0.2 大學生人生髮展的時代方位
0.3 大學生人生髮展的時代要求
0.4 思想道德與法律的關係
0.5 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
0.6 緒論自學PPT
0.7 緒論教學大綱(供教師參考)
第一章 領悟人生真諦 把握人生方向
課時
1.1 第一章導學
1.2 人的本質是什麼
1.3 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辯證關係
1.4 人生目的是人生觀的核心問題
1.5 人生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
1.6 反對拜金主義
1.7 第一章自學PPT
1.8 第一章教學大綱(供教師參考)
第一章單元測試
第二章 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
課時
2.1 第二章導學
2.2 什麼是理想信念
2.3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
2.4 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
2.5 理想與現實的關係
2.6 堅持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統一
2.7 第二章自學PPT
2.8 第二章教學大綱(供教師參考)
第二章單元測試
第三章 繼承優良傳統 弘揚中國精神
課時
3.1 第三章導學
3.2 重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3.3 中國精神的豐富內涵
3.4 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
3.5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愛國主義
3.6 改革創新是時代的要求
第三章單元測試
第四章 明確價值要求 踐行價值準則
課時
4.1 第四章導學
4.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
4.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結構
4.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底藴
4.5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義力量
4.6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
4.7 第四章自學PPT
4.8 第四章教學大綱(供教師參考)
第四章單元測試
第五章 遵守道德規範 錘鍊道德品格
課時
5.1 第五章導學
5.2 道德的本質和功能
5.3 中華傳統美德及其當代價值
5.4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5.5 社會主義道德領域
5.6 社會主義道德實踐
5.7 第五章自學PPT
5.8 第五章教學大綱(供教師參考)
第五章單元測驗
08
第六章 學習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養
課時
6.1 第六章導學
6.2 法律及其特徵
6.3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6.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的核心要義
6.5 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法治體系的聯繫與區別
6.6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6.7 法治思維的含義與特徵
6.8 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關係
6.9 依法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的基本要求
6.10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邏輯
6.11 大學生法治素養的提升
第六章單元測驗
(注: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排列 [2] 

思想道德與法治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學時安排
授課教師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6年09月26日至2017年01月12日
2-3小時每週
佘雙好、金筱萍、陳訓威、戴正清、程凌、李玲、黃代翠、徐亞文、倪素香、
25857人
第2次開課
2017年02月20日至2017年06月13日
佘雙好、金筱萍、陳訓威、戴正清、程凌、李玲、黃代翠、徐亞文、倪素香、劉水靜、於涓
15617人
第3次開課
2017年09月25日至2017年12月25日
佘雙好、金筱萍、陳訓威、程凌、李玲、黃代翠、徐亞文、劉水靜、倪素香、於涓
26106人
第4次開課
2018年03月05日至2018年06月26日
佘雙好、金筱萍、陳訓威、戴正清、程凌、李玲、黃代翠、徐亞文、倪素香、劉水靜、於涓
8470人
第5次開課
2018年09月24日至2018年12月31日
佘雙好、金筱萍、陳訓威、戴正清、程凌、李玲、黃代翠、倪素香、劉水靜
21457人
第6次開課
2019年02月25日至2019年07月20日
佘雙好、金筱萍、陳訓威、戴正清、程凌、李玲、黃代翠、徐亞文、倪素香、劉水靜、於涓
9400人
第7次開課
2019年11月04日至2020年01月04日
佘雙好、金筱萍、陳世鋒、戴正清、程凌、李玲、黃代翠、倪素香、史珊珊、陳武
17827人
第8次開課
2020年02月17日至2020年06月01日
89157人
第9次開課
2020年09月15日至2020年12月31日
3-5小時每週
佘雙好、金筱萍、陳世鋒、戴正清、程凌、李玲、黃代翠、楊威、史珊珊、陳武、劉水靜
17095人
第10次開課
2021年03月01日至2021年06月30日
佘雙好、金筱萍、戴正清、程凌、李玲、黃代翠、楊威、史珊珊、陳武、劉水靜
6042人
第11次開課
2021年10月1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佘雙好、金筱萍、陳訓威、戴正清、程凌、李玲、黃代翠、史珊珊、陳武
25003人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1-2]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特色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內容按照2021版教材的順序依次展開,根據各章節所涉及的理論和現實問題選擇課程的重難點,並對重難點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闡述,重難點問題的選擇展開,希望便於學生在線學習和教師課堂翻轉。該課程講授具有專題性、生動性、針對性、互動性、綜合性和多樣性等特點,是教師從事“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的稱心幫手,也是大學生學習“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的良師益友 [2] 

思想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

該課程主要幫助大學生了解法律特別是社會主義法律的特徵和運行,掌握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內容,領會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則,引導大學生積極培養法治思維,合理行使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 [2] 

思想道德與法治學習預備

參考文獻
書名
作者
出版時間
出版社
習近平
2014年10月
外文出版社
人民日報評論部
2015年3月
人民日報出版社
該書編寫組
2018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學生輔導讀本》
吳潛濤、李培超、王易
2016年6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佘雙好主編
2015年9月
武漢大學出版社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駱鬱廷、周葉中、佘雙好
2005年10月
武漢大學出版社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2] 

思想道德與法治所獲榮譽

2017年12月26日,該課程前身“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3] 
2020年11月24日,該課程前身“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4] 

思想道德與法治教師簡介

佘雙好,男,1964年11月生,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所所長 [5] 
金筱萍,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6] 
陳訓威,男,高級工程師,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實驗與信息中心主任 [7] 
戴正清,武漢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所所長,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8]  [11] 
程凌,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系書記、副教授 [9]  [11] 
李玲,女,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10] 
黃代翠,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11] 
徐亞文,男,1966年3月出生,浙江天台人,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5] 
倪素香,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12] 
史姍姍,女,1986年2月生,湖南衡陽人,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系講師 [13] 
陳武,男,1987年5月生,四川南充人,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