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忘記

(漢語詞語)

編輯 鎖定
忘記,漢語詞語,拼音wàng jì,不記得過去的事、沒有記住應該記住的;人體大腦記憶中的特殊功能。
中文名
忘記
外文名
forget
拼    音
wàng jì
解    釋
不記得過去的事

忘記漢語詞語

編輯

忘記拼音

wàng jì

忘記解釋

不記得過去的事,沒有記住應該記住的。

忘記例句

我忘記了他的名字。 [1] 
忘記了痛苦,就不再有痛苦。深義是不記,不記又何須忘記,亦是説忘記,忘記,妄記,人生的妄念。

忘記詳解

1. 不記得。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記事一》:乃答以歲月之久,皆忘記。
〔明〕李贄《與周友山書》:我亦全然忘記近事,只覺如初時一般,談説終日。
朱自清背影》: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2. 該做的事沒有想到去做。
〔明〕張居正《女誡直解》:你眾女將我這教誡的言語,務要勉勵,身體力行,不要怠慢忘記了。
陳登科《赤龍與丹鳳》十六:他伸手一摸,軍帽忘記戴了,又跑回來找帽子。
3. 沒有感覺到。
〔宋〕范成大西江有單鵠行》:懷安浦漵暖,忘記雲海寬。
〔清〕孫枝蔚《九日汪叔定季甪招飲見山樓》詩:笑聲亂落梧桐樹,忘記江頭羽檄馳。
李準《耕雲記》:電閃着,雷打着,風捲着雲……那時我也忘記害怕啦!只覺得好看。 [1] 

忘記生理機能

編輯

忘記基本含義

一個事件是否會被遺忘,與其聯繫之事件的數目、所喚起情感和時間以及身體狀態有關。普遍認為,相對於記憶是主動,遺忘是被動的。就是説,人能夠主動選擇記住某件事,而不能選擇去忘記某件事。為了避免將重要的信息被遺忘,人們通常的做法是複習。

忘記生理學機制

根據大腦研究對解釋記憶的生理基礎所提出的理論,人在記憶的時候,神經元之間建立新的特異的突觸聯繫。當人要記憶多件事物的時候,這些單個的突觸聯繫就會成為“網絡”。網絡帶來的好處是,當信息需要被讀取的時候,過程的切入點並不一定要是該信息本身,還可以是該網絡上的其它節點。再遵循這個切入節點與所需信息的節點之間的連接(該過程被稱為聯想),大腦就可以同樣得到需要的記憶信息,並且將它裝載到“內存”中。這也解釋了某單一的事件與其他事件建立的聯繫越多,就越不容易被遺忘。相反,孤立的單個事件容易被遺忘。
遺忘從此有兩種:第一種是記憶突觸聯繫的消失。第二種則是記憶突觸暫時失活。兩者的結果都是一樣,就是大腦讀取該信息的嘗試失敗。但第二種解釋更能説明,為什麼人對“有印象”的事物,能更快的再次去接受或是再記憶。這也是預習被提倡的原因。而複習,則是大腦不斷重複讀取某信息,一方面重新激活那些失活了的記憶突觸,另一方面則可以建立更多節點與該信息相連接,以達到下一次更快讀取該信息的目的。
遺忘的速度跟記憶的時間有關。這方面有一個有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理論。這是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在1885年出版的《關於記憶》一書中提到的。認為遺忘的速度在記憶緊接着的過後最快,然後慢慢放緩,直到遺忘的停止。但此時記憶的內容不到原先的30%。也是因為這個發現,所以有人提出學習的“四次複習法”。
遺忘是有選擇性的。根據所謂的Peters原則,人們所忘記的事情與情感因素有關。人會很快忘記漠不關心的事,相反,那些能引起強烈情緒反應的事情則難以被忘懷。能引起正面情緒(愉快)的事情會較長久被保留,而引起負面情緒的(不愉快)事情則不然。往日的時光因此多是美好的時光,因為這種選擇性會將負面以及一般的事情剔除,而保留正面的內容。
不同的理論都有基本相同的共識,就是遺忘是信息處理的一個重要功能。遺忘是記憶內容的整理,使其系統化結構化。通過這個過程,重要的信息會以簡明的、容易讀取的方式貯存。R. Dreistadt從這種認識出發,去解釋日常生活中“靈光一閃”的現象。

忘記壓力心理障礙症

有一種名叫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又譯: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心理疾病。病人會不斷的讀取以前不愉快甚至是可怕的回憶。這種心理疾患見於美國的越戰老兵。被認為可能是遺忘的過程出現障礙所致。
失戀後,我們總愛問:“我怎樣可以忘記他?我很想忘記他,但我就是沒法忘記他。”如果沒法忘記他,就不要忘記好了。為什麼要那麼痛苦地去忘記一個人?時間自然會讓你忘記他。
我請你千萬別想着一頭粉紅色葫蘆娃。請問,你想到的是什麼?你立刻就想到一頭粉紅色的大葫蘆娃。你越努力想去忘記,你越是無法忘記。仍然愛着他,忘不了他,是理所當然的事,不必覺得慚愧。
有些人明明忘不了,卻自欺欺人説:“我已經忘了他。”然而,只要別人一提起他,她就無法控制自己。有一天,你會忘記他。真正的忘記,是不需要努力的。
有一天,你從浴室洗了一個澡出來,扭開唱機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你忽然想起,你曾經愛過一個人,啊,原來你愛過這個人,那彷彿是很遙遠的事,你已經一點感覺也沒有了。這就是忘記。有一天,別人提起某某,你才猛然想起,你曾經愛過這個人,已經不記得了。這就是忘記。如果時間不可以令你忘記那些不該記住的人,我們失去的歲月又有什麼意義?

忘記失憶疾病

與上述的遺忘不同,在醫學上有各種病態的遺忘,即痴呆。有名的例子是阿茲海默病,老年痴呆。這種疾病會慢性的發展,隨着年齡的增加而惡化。若是由於事故和意外導致,例如休克腦震盪等引起的遺忘,則被稱為失憶。還有癔病病人的針對特定時間段的失憶,會伴有身份識別障礙。例如一女子與其丈夫吵架後,突然神經失常,指稱她根本不認識其丈夫。經過與醫生的交談得知,她把談戀愛以及結婚的這一整段經歷都忘卻了。

忘記記憶方法

記憶,就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回憶四個基本過程。 其形式有形象記憶、概念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運動記憶等。
記憶的大敵是遺忘。提高記憶力,實際就是儘量避免和克服遺忘。在學習活動中只要進行有意識的鍛鍊,掌握記憶規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記憶力。下面介紹增強記憶的十種方法。
1.注意集中。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
2.興趣濃厚。如果對學習材料、知識對象索然無味,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以記憶。
3.理解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識才能牢固地記住它。理解記憶的效果優於機械記憶
4.過度學習。即在記住的基礎上,多記幾遍,達到熟記、牢記的程度。過度學習的最佳程度是150%。
5.及時複習。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温習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6.經常回憶。學習時,不斷進行嘗試回憶,可使記憶錯誤得到糾正,遺漏得到彌補,使學習內容難點記的更牢。閒暇時經常回憶過去識記的對象,也能避免遺忘。
7.讀、想、視、聽相結合。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比單一默讀效果好的多。
8.運用多種記憶手段。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分類記憶、特點記憶、諧音記憶、爭論記憶、聯想記憶、趣味記憶、圖表記憶、縮短記憶及編提綱、做筆記、卡片等記憶方法,均能增強記憶力
9.掌握最佳記憶時間。一般來説,上午9~11時,下午3~4時,晚上7~10時,為最佳記憶時間。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
10.科學用腦。在保證營養、積極休息、進行體育鍛煉等保養大腦的基礎上,科學用腦,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

忘記訓練方法

一、五個在場下訓練注意力集中的方法
1.拿一個網球,把它放在你面前,盯着它看,把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它的上面。讓你的腦子裏只有這個網球,試着逐漸增加訓練的時間。(外部視覺的)
2.閉上雙眼,用你的想象來想象這個球,並把注意力集中在上面,試着逐漸增加訓練的時間。(內部視覺的)
3.拿一個節拍器,打開它,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節奏上,讓你的腦子裏充滿這個節奏,如果你的腦子裏有別的東西出現,就讓它象一片雲一樣飄過。(外部聽覺的)
4.選一句話或一個字,最好是比較積極的,然後重複對自己説。在你的腦子裏象放錄音一樣一遍遍地反覆。試着逐漸增加訓練的時間。(內部聽覺的)
5.注意你的呼吸。去感覺空氣進出你的肺,並且讓呼吸使你平靜。每一次你吸氣時,就好象你使你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增大,每一次呼氣時,就好像把其他的雜念都呼了出去。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外部聽覺的和內部動覺的)
二、五個在場上訓練注意力集中的方法
1.把注意力集中在飛行中的球上。讓你的腦子裏充滿這個運動的球,別讓別的東西進入。保持注意力並全部集中在球上。(外部視覺的)
2.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球的彈跳聲或你和你的對手的擊球聲上,並跟上這個節奏。(外部聽覺的)
3.當你對手擊球的時候吸氣,當你擊球的時候呼氣。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並讓呼吸使你平靜。(內部動覺的和外部聽覺的)
4.在對打過程中,在擊球前,在心裏對自己説“進攻”、“迎上去”或者類似的話,讓這句話充滿你的腦子。(內部聽覺的)
5.在分與分之間,讓一個不動的或動的想象的形象出現在你的腦子裏,比如一個特別的戰術安排,或你自己充滿鬥志的形象。你還可以想象在你的腦子裏出現“鎮靜”,“COME ON”等等字句,這些字句必須比較短,才能更容易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它上面。
三、12種能增強記憶力的食品
人大腦中有無數億個神經細胞在不停的進行着繁重的活動,科學研究證實,飲食不僅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而且在大腦正常運轉中也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食物有助於發展人的智力,使人的思維更加敏捷,精力更為集中,甚至能夠激發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營養保健專家研究發現,一些有助於補腦健智的食品,並非昂貴難覓,而恰恰是廉價又普通之物,日常生活隨處可見。以下幾種食品就對大腦十分有益,腦力勞動者、在校學生不妨經常選食。
1.牛奶。牛奶是一種近乎完美的營養品。它富含蛋白質、鈣及大腦所必需的氨基酸。牛奶中的鈣最易被人吸收,是腦代謝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此外,它還含對神經細胞十分有益的維生素B1等元素。如果用腦過度而失眠時,睡前一杯熱牛奶有助入睡。
2.雞蛋。大腦活動功能,記憶力強弱與大腦中乙酰膽鹼含量密切相關。實驗證明,吃雞的妙處在於當蛋黃中所含豐富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後,能產生出豐富的乙酰膽鹼,進入血液又會很快到達腦組織中,可增強記憶力。國外研究證實,每天吃1、2只雞蛋就可以向機體供給足夠的膽鹼,對保護大腦,提高記憶力大有好處。
3.魚類。可以向大腦提供優質蛋白質和鈣,淡水魚所含的脂肪酸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不會引起血管硬化,對腦動脈血管無危害,相反,還能保護腦血管、對大腦細胞活動有促進作用。
4.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它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轉化為穀氨酸。穀氨酸是參加人體腦代謝的唯一氨基酸,能促進智力發育,維持和改進大腦機能。常攝入些味精,對改善智力不足及記憶力障礙有幫助。由於味精會使腦內乙酰膽鹼增加,因而對神經衰弱症也有一定療效。
5.花生。花生富含卵磷脂腦磷脂,是神經系統所需要的重要物質,能延緩腦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腦血栓形成。實驗證實,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環、增強記憶、延緩衰老,是名符其實的“長生果”。
6.小米。小米中所含的維生素B1和B2分別高於大米1.5倍和1倍,其蛋白質中含較多的色氨酸和蛋氨酸。臨牀觀察發現,吃小米有防止衰老的作用。如果平時常吃點小米粥小米飯,將益於腦的保健。
7.玉米。玉米胚中富含亞油酸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保護腦血管和降血脂作用。尤其是玉米中含水量穀氨酸較高,能幫助促進腦細胞代謝,常吃些玉米尤其是鮮玉米,具有健腦作用。
8.黃花菜。人們常説,黃花菜是忘憂草,能安神解鬱。黃花菜不宜生吃或單炒,以免中毒,以幹品和煮熟吃為好。
9.辣椒。辣椒維生素C含量居各蔬菜之首,胡蘿蔔素和維生素含量也很豐富。辣椒所含的辣椒鹼能刺激味覺、增加食慾、促進大腦血液循環。有人發現,辣椒的辣味還是刺激人體內追求事業成功的激素,使人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辣椒以生吃效果更好。
10.菠菜。菠菜雖廉價而不起眼,但它屬健腦蔬菜。由於菠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B1和B2,是腦細胞代謝的最佳供給者之一。此外,它還含有大量葉綠素,具有健腦益智作用。
11.橘子。橘子含有大量維生素A、B1和C,屬典型的鹼性食物,可以消除大量酸性食物對神經系統造成的危害。考試期間適量常吃些橘子,能使人精力充沛。此外,檸檬、廣柑、柚子等也有類似功效,可代替橘子。
12.菠蘿。菠蘿含有很多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錳,而且熱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的作用,有人稱它是能夠提高人記憶力的水果。菠蘿是音樂家、歌星和演員最喜歡的水果,因為他們要背誦大量的樂譜、歌詞和台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