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電圖學應試指南

鎖定
《心電圖學應試指南》是2003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繼鴻。 [1]  本書共設二十三章,涵蓋了心電圖學的所有基本、重要內容。
書    名
心電圖學應試指南
作    者
郭繼鴻
出版社
人民軍醫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3年5月1日
頁    數
514 頁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801577894
字    數
805000
紙    張
膠版紙

心電圖學應試指南內容簡介

每章分為辯證節,分別為:基本內容、診斷標準及正常植、重要概念、鑑別診斷、習題和參考答案。通過前四節的複習,可使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記憶、掌握關鍵性內容,提高心電圖學的應試能力。後兩節分別為考題與答案,該部分完全依照衞生部國家醫學考試中心的要求,以5種不同的題型選列考題及答案。A1型題為單句型選擇題,是從5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答案。B1型題為標準配伍題,5個備選答案可以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A2型題為病例摘要型選擇題,先列一個簡單病例,然後從5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答案。A3型題為病例組型選擇題,也先提供病例,再設2~3個與病例有關的問題,在每個問題的5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答案。A4型題為病例串型選擇題,回答時,須注意問題與病例的關係,從5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答案。全書共含350幅圖及1200個考試題,適合於醫師(醫士)、技師(技士)閲讀。

心電圖學應試指南目錄

第一章 心理圖形成原理
第二章 心電圖與心電向理環、心理圖導聯、心電軸
第三章 正常心理圖
第四章 心室肥大及心房肥大
第五章 心肌梗死
第六章 心肌缺血
第七章 心肌炎與心肌病
第八章 心包炎、肺心病、二尖瓣狹窄及先天性心臟病
第九章 電解質紊亂、藥物、中毒對心電圖的影響
第十章 心律失常總論
第十一章 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
第十二章 過早搏動
第十四章 心房撲動及心房顫
第十五章 房室交界性心律
第十六章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第十七章 預激綜合徵
第十八章 房室阻滯
第十九章 室內阻滯
第二十章 心臟起搏心電圖
第二十一章 動態心電圖
第二十三章 經食管心房調搏

心電圖學應試指南作者簡介

郭繼鴻,男,1949年生,現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心內科副主任、心臟電生理室主任,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學分會常委、秘書長,中國心功能學會常委,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副主編,中華醫學雜誌編委,中國實用內科雜誌常委,臨牀心電學雜誌副主編,心血管診療技術雜誌主編等職務。1978年至1987年在同濟醫科大學從事醫療及科研工作,並先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並獲醫學博士學位。其間組建了同濟醫科大學協和醫院的心臟電生理室,因在國際上首先提出旁道裂隙現象、在國內首先記錄竇房結電圖、與他人合作研製心臟程序刺激檢查治療儀等科研成果,榮獲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的“有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與人合作開發研製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心臟程序刺激檢查治療儀仍廣泛應用於臨牀。1987年調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從事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1988年,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從事心電生理學研究。於1989年拒絕國外多方挽留毅然回國,並創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臨牀心電生理室,1991年率先完成了國內第一例射頻消融術。此後,他最先將雙房同步起搏、動態心房起搏以及多程序起搏預防治療房顫、雙室同步起搏及右室雙部位起搏治療充血性心衰、雙腔起搏治療肥厚梗阻性心肌病、防治血管迷走性暈厥等新觀點、新概念和新技術引入國內,而且豐富和發展了節律重整、折返性早搏、拖帶現象等許多心電學理論,並充分應用於臨牀實踐中。作為教學院校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先後培養了數十名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以及數百名進修醫師,為心臟電生理學、心臟起搏及導管射頻消融術在我國的不斷開展、普及和推廣做出傑出貢獻。他承擔了多項衞生部部級科研項目,獲得多項科技成果獎。近年來,郭繼鴻教授主編了《介入性心臟病學》、《臨牀心臟電生理進展》、《現代人工心臟起搏學》、《食道心房調搏電生理學》等多部專著,參編專著二十餘部,在國內外專業雜誌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