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徽州茶商

鎖定
徽州茶商,指經營茶業的徽州商人。茶業為徽商經營的四大行業之一。徽州植茶始於南朝,唐代已成為全國著名的產茶區。正是徽州茶商的不懈努力,才推動了徽茶的發展,才有了中國十大名茶,徽茶獨佔其三的格局!
中文名
徽州茶商
地    區
徽州茶商
釋    義
經營茶業的徽州商人
起    源
南朝

徽州茶商緣起

徽州多佳山好水,自古盛產好茶、香茶、名優茶。茶園,好茶的源頭。“問渠哪得清如許 唯有源頭活水來”,我國曆代貢茶、傳統名茶,大多出自高山。明代陳襄古“霧茶吸盡香龍脂”便道出了茶場的選址對於好茶重要性。
茶葉多了,除小半自飲外,茶農們將其大部銷售外地,以度生計。徽州區的黃山毛峯、休寧的炒青始祖松蘿茶,黃山區的太平猴魁,歙縣的漕溪茶和頂谷大方茶,祁門紅茶等,馳名海外,享譽全球。“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的徽州少年,被“丟”在北京、上海、杭州、蘇州、嘉興等城市後,大多習文從商。三年學徒滿,有的便在當地開起了布莊,有的辦起了木行,有的則成了鹽商和茶商。為打通銷售渠道,大批茶商創辦的茶號、茶行、茶莊如雨後春筍,應運而生。
徽州商人四出經營茶葉,史料可查,始於明代。而徽州的茶葉買賣是很早的。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詩人白居易的著名詩篇《琵琶行》中曰:“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説明原屬祁門之浮樑,遠在1100多年前就已成為茶葉的集散地。唐鹹通三年(公元862年),歙州司馬張途著的《祁門縣新修閶門溪記》中所載:“千里之內,業於茶者七,八矣。由給食、供賦,悉恃祁之茗,色黃而香。賈客鹹議,逾於諸方.”可見當時祁門茶市相當興隆。宋代《貢茶錄》所説的:“早春英華,來泉勝金”,諸名茶皆出自徽州。

徽州茶商分類

徽州茶商功能

徽商經營茶葉,有茶號、茶行、茶莊、茶棧等多種類型。“茶號”猶如當今的茶葉精製廠,乃從農民手中收購毛茶,進行精製後運銷。“茶行”類似牙行,代茶號進行買賣,從中收取佣金。“茶莊”,乃茶葉零售商店,以經營內銷茶為主,後期亦少量出售外銷茶。“茶棧”,一般設在外銷口岸,如上海、廣州等地,主要是向茶號貸放茶銀,介紹茶號出賣茶葉,從中收取手續費

徽州茶商職能

茶商因在茶葉運銷中的職能不同,大致可分為收購商、茶行商和運銷茶商。
茶葉收購商人,有的地方稱為“螺司”。他們深入茶山,向零星茶户(茶葉生產者)收購毛茶,然後賣與茶行商人。有的地方沒有這類收購商,由茶户直接賣與茶行商人。
茶行商人的業務,主要是代運銷茶商收購茶葉,他們一般為經紀人,亦有兼營毛茶加工業務者。運銷茶商至產茶區販茶,必投茶行,給驗茶引,預付貨款。茶行商人代為收購,抽取佣金。開設茶行,要經過官府批准,領取照帖。官府禁止私自開設茶行。
運銷茶商大致有兩種,運銷“官茶”的稱“引商”;運銷“商茶”的稱“客販”。另外還允許帶銷“附茶”十四斤,作為“官茶”運腳之費。“客販”請引於地方政府,專門運銷“商茶”,除繳納引課之外,凡遇税關,需驗引抽税。產茶區生產的茶葉,要先盡“引商”收買。然後方給“客販”運銷。

徽州茶商著名茶商

獨特的環境,孕育出了許多著名的徽商。宋代徽商朱元經營茶業,遇蔡京改茶法,説其私販茶葉有罪,因而下獄。元代敏人畢仁16歲便在廬州開設茶葉店,充當坐賈。其父畢天祥則每年運茶數百引,充當行商。坐賈與行商結合,獲得商額利潤,知名於時。還有張文卿(1867-1931年)、汪裕泰等人。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黃山毛峯創始人、謝裕大茶行締造者謝正安!
謝正安(1838-1910),名閏年,字靜和,徽州漕溪(今屬徽州區富溪鄉)人,生於茶業世家,畢生經營茶業,為謝裕大茶行主人,黃山毛峯創始人,著名歷史徽商。他於清同治後期,精心研製茶葉,於清光緒元年,首創黃山毛峯。謝公視野開闊,善抓商機,有膽識,勇投入,致謝裕大茶行迅速崛起,黃山毛峯暢銷中外,“名震歐洲四、五載”。
著名茶學家王鎮恆教授,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多次深入漕溪一帶實地考察後,稱“漕溪是黃山毛峯之鄉,謝正安乃黃山毛峯之父。”
2005中國國際徽商大會上,黃山毛峯創始人謝正安被評為十大歷史徽商,併名列前茅。大會頒發了“十大歷史徽商”和“中國商業經濟專家”稱號。
胡錦濤、江澤民、朱鎔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先後以黃山毛峯禮贈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等貴賓。
作為徽商,謝正安以經營茶葉為主,先後開設“謝裕大茶行”、“億中祥茶號”和漕溪、新田、崗村、坭田、營口等地廠棧,並涉足經營鐵路、木材、錢莊、紙張、皂燭諸行業,馳騁商場近半個世紀。他不僅是位傑出的茶商,還是位傑出的茶葉科技工作者,對茶葉的種、栽、管、摘、制、評諸方面,均有一定造詣。清政府曾授他“奉政大夫” 、“朝議大夫”。

徽州茶商經營理念

徽州茶商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由於受到當時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再加上徽州茶商大多從小就秉受傳統文化教育與滋潤,因而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而且能體現“儒賈”特色的經營觀念,從而豐富了中國商業史中的觀念文化。雖然經營觀念只是商業文化的一個層面,但它對徽商的興業發家,其作用卻不容忽視。

徽州茶商效益觀念

地緣效益
“善治生者,不惟任地,且惟擇地”。徽州茶商經商伊始,不過是將茶和其它特產運往外地,以其所有,易其所無。後來,從追求經濟效益出發,便逐漸跳出徽州本地的範圍,走南闖北,以謀取高利。
徽州茶商足跡幾乎遍及全國,北到遼寧、北京、南到廣州、福建、東到上海等,杭州是徽州茶商東出經商的樞紐,蘇州是徽州茶商北上東進的要道,橫貫東西的長江是當時一條重要的天然商路,縱貫南北的大運河也是當時重要水道商路,一些徽州茶商不僅從事茶的轉運販賣,而且置有山場,經營特色經濟產品等。清代是徽州茶商的鼎盛時期。茶葉經營日盛,由大城市延伸到一些小鎮也都有了徽籍人開的茶店。
行業效益
商場如海,浩瀚無際。商人經商,首先要考慮的便是選擇哪一“行”。其着眼點,無非以利潤效益為目的。
集約效益
徽州茶商在經商過程中,以其智力和才能,往往採取集約化的經營方式從事販買販賣活動,從而實現了高效益。徽州茶商大多經營本地所產的茶葉。不少茶商,不只是單一的販茶,而是集收購、加工、運輸、銷售以及設立茶莊於一體。
羣體效益
徽洲茶商帶有濃厚的宗族性和地域性,有佐父業茶、佐兄業茶、近親合營、同鄉合營等方式,所用夥計大多是族人或者同鄉。
總之,羣體結合從事商業經營,都是為了追求效益。而且是在追求羣體效益的同時,更是為了追求個人效益。所謂“以眾幫眾,無非亦為已身地也”徽州茶商的羣體效益觀念,在中國商業文化史上,堪稱別具一格。

徽州茶商名牌觀念

徽州茶商有很好的品牌意識,並注重這種無形資產的建立,所以湧現出一批“老字號”。如謝裕大、張一元等等,而這種名牌觀念,也激勵着他們的進取精神。晚清時徽州茶商努力迎合消費者口味,大獲成功,太平猴魁和祁門紅茶先後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和清廷農工商部獎章。
據《徽州商會資料》記載,清光緒年間歙縣茶商謝正安開辦了“謝裕大”茶行,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謝正安在試製“黃山毛峯”茶時,歷幾載,易幾地,反覆選、制、品、評,不斷地實驗,不斷地改進,終於在充頭源村做出了大家都滿意的,色、香、味等方面都有特色的茶;而謝正安將這種茶取名為“黃山毛峯”;接着,又很快地將“黃山毛峯”茶推向了市場;從而使它成了“謝裕大茶號”的一張王牌,以致“名震歐洲四、五載”。

徽州茶商質量觀念

徽州茶商十分注重商品的質量,他們總是想顧客之所想,努力使顧客滿意。如茶商謝正安認為;“嘴硬不如貨硬”,“只要貨贏人,不愁客不來”;謝正安在收購茶農的毛茶時十分看重質量,收購毛茶時要細嫩、緊結,凡是有死茶、爛茶、斷折、紅蒂等現象較多的毛茶即拒絕收購。這説明了謝正安重視質量,也反映了貨真價實是經營商業的重要前提。從茶葉銷售階段來看,徽州茶商堅持誠心為質、以義為利的銷售理念,以儒商形象示人。在茶葉產品競爭方面,茶商力爭上游。
徽州茶商在經營茶葉時還注意收集消費者的反饋信息,根據消費者的口味,不斷提高品位,體現了人本精神。如光緒二年,祁門胡元龍創建“胡日順”茶廠,改制紅茶,因其迎合了許多歐美消費者的口味而大受歡迎。

徽州茶商信譽觀念

質量觀念、名牌觀念、信譽觀念都是互為作用的。經營商業如果商品不能保證質量,不能創出名牌,何來信譽!不論是合作者之間還是對消費者,徽州茶商都非常重信義,講信譽。商不背儒教,敦仁尚義,目為儒商。正是因為徽州茶商受到儒家“民無信不立”的影響,所以在經營中能以信譽為本,並由此而導致商業興隆,財源茂盛。
如茶商謝正安就採用“以義為利”的經營策略,他在與人交易時,或有狡詐的小茶販矇混其數,多取他的錢財,他並不斤斤計較;而在付給他人貨物時,若一旦發現有缺斤少兩的情況,他則必如數予以補償。謝正安這樣做不但沒有蝕本,反而使生意更加紅火。當謝正安的生意做大後,有人試圖冒充“謝裕大”的品牌銷茶;謝正安發現後立即在信譽單上增加“和”字記號;同時聘請了律師,以保護自身利益並維護茶號聲譽。
同時,他還採取特製包裝,並在茶箱貼上特定的三角形“信譽單”並註明品名、數量和質量等;謝正安還承諾,一旦發現貨名不符當即可以成批退貨並賠償損失。因此,張之洞為謝裕大茶號”題寫了“誠招天下客,譽滿謝公樓”的對聯。

徽州茶商途程觀念

途程是指地理、水陸交通路線方面的知識。徽州茶商途程觀念,突出地反映在由他們親自編輯的商旅途程的專書中。徽州茶商在前輩商人的傳授下和行走四方的過程中熟諳了這些知識,並將自己的多年積累編纂成商旅路程圖書作為經商行路的指南;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中葉休寧大賈黃汴的《一統路程圖記》,書中詳細介紹了各地道路的起訖分合、距離、行走難易和水陸驛站名稱、食宿條件、物產行情、社會治安、行會特點、船轎價格、名勝古蹟等。
途程觀念,從另一角度來審視,又是時間觀念。在徽州茶商的腦海裏,時間就是效益,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利潤。

徽州茶商人才觀念

商業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素質如何,直接關係到商業經營的成敗。謝正安的老鄉徽商後代的清代著名理財家、經濟思想家王茂蔭在總結徽商的經營之道時説:“以商賈之道言之,大抵能創一肆守一業者,其人必工心計,習儉勤,且旦夕以身入其中而又知人而善任,非是則敗。”同時,他又説,一個商人業主縱然“有資本鉅萬”,如果用人不當的話,“不數年而覆者矣”。
徽商不僅注重人才的競爭和聘用,也對夥計的訓練與培養,而且對有才幹而忠心者,給予擢升,並允准其離主自立經營;而這種作法有利於激發夥計的敬業和專注精神,這無疑對商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上面所列的徽州茶商經營觀念的幾個主要方面,大多都是他們從商的商業道德問題。自明清以來,徽州茶商以自身的開拓進取創造了輝煌業績----商業的繁榮和文化的成就,同時形成了一種儒商精神,樹立了一代儒商的形象。
徽州百年茶號“怡新祥”的創始人孫友樵儒商一生,他在生意中概括出:“無儉不富、無仁不旺、無智不明、無勤不固”。這可以説是對徽州茶商經營活動的高度概括。徽州茶商的成功之道:一是徽商的創業精神,二是徽商的創新能力。

徽州茶商歷史評價

徽州茶商的興衰已經成為歷史,但是,歷史上徽州茶商所鑄造的儒商精神,徽州茶商實踐儒學道德規範並作為商業理性的自覺追求和注重自身形象的樹立,對今天的商家來説仍然是富有啓迪意義和學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