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官茶

鎖定
由官府生產經銷或向官府納税後銷售的茶均稱官茶,在歷史上由政府嚴格控制,用於“茶馬互市”。唐文宗大和九年(835)起設“榷茶法”,不久又行税茶,對私賣、漏税規定了杖脊甚至處死刑。唐代還開始了同西北迴紇等族以茶換馬的茶馬貿易。官茶主要指專供宮廷及達官貴用享用的高品質茶或花葉茶品,官茶採辦處就是宮延專門的茶葉採辦機構 。
中文名
官茶
外文名
guan tea
定    義
官府生產經銷銷售的茶均稱官茶
相關人物
歐陽修
文獻記載
《論茶法奏狀》

官茶官茶簡介

官茶文獻記載

宋 歐陽修 《論茶法奏狀》:“往時官茶容民入雜,故茶多而賤,徧行天下。今民自買賣,須要真茶,真茶不多,其價遂貴。” 宋 黃庭堅 《次韻張仲謀過酺池寺齋》:“何時來煑餅,蟹眼試官茶。” 宋 陸游 《建安雪》詩:“ 建溪 官茶天下絕,香味欲全須小雪。”

官茶歷史背景

公元1595年 [1]  (明萬曆二十三年),御史李楠以湖南茶葉(安化黑茶)行銷西北礙茶法馬政為由,請求朝廷禁運。黑茶終於被朝廷正式定為官茶。西北邊銷茶逐漸由安化黑茶取代。官茶一直起着安撫民心,穩定邊疆的重大作用。

官茶官茶發展

官茶體制自唐宋以來延續達一千多年,官茶是古代茶法中的主角,並在漢、藏之間發揮過重要聯繫作用,官茶雖已喪失了昔日的地位與功能。官茶傳入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有着悠久的歷史,據説,新疆青海甘肅寧夏一帶的居民,曾以得到“涇陽官茶茯磚”為榮,甚至將之視為一種財富的象徵,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視作珍品收藏。
陝西官票 陝西官票
茶馬互市期間,陝西商幫也得到了迅速崛起,財雄勢宏被尊為“西秦大賈”,曾位居我國明清十大商幫前列。他們在秦嶺巴山的崇山嶺中開闢了陝甘茶馬古道,使陝茶道通天下,輸往西北的陝西茶葉最多時達到年一千一百萬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