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彪西

(法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

鎖定
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在三十餘年的創作生涯裏,形成了一種被稱為“印象主義”的音樂風格,對歐美各國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寫過一些對遭受苦難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創作風格也有所改變。此時他已患癌症,於1918年去世,享年56歲。
中文名
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
外文名
Achille-Claude Debussy
出生日期
1862年8月22日 [1] 
職    業
法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
代表作品
牧神午後

德彪西人物簡介

克勞德·德彪西
克勞德·德彪西(13張)
1873年入巴黎音樂院,在十餘年的學習中一直是才華出眾的學生,並以大合唱《浪子》獲羅馬獎。後與以馬拉美為首的詩人與畫家的小團體很接近,以他們的詩歌為歌詞寫作了不少聲樂曲,並根據馬拉美的同名詩歌創作了管絃樂序曲《牧神午後》,還根據比利時詩人梅特林克的同名戲劇創作了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他擺脱瓦格納歌劇的影響,創造了具有獨特個性的表現手法。鋼琴創作貫穿了他的一生,早期的《阿拉伯斯克》、《貝加摩組曲》接近浪漫主義風格;《版畫》、《歡樂島》、兩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則是印象主義的精品。管絃樂曲夜曲》、《大海》、《伊貝利亞》中都有不少生動的篇章。

德彪西人物生平

1862年,德彪西生於巴黎近郊,7歲開始學鋼琴,11歲就被巴黎音樂學院錄取成為正式學生.在音樂學院,他用心修煉作曲課程,卻是學校中出名的叛徒.他從來不信服古典派一些不合理的作曲規則,總喜歡追求新的和聲法與奇特的旋律,以至學院派的老師們常常對他的標新立異深表不滿而加以斥責.
1881年,曾被聘為柴可夫斯基的贊助人----梅可夫人的家庭教師,也隨同他至意大利,德國等地旅遊.幾次的旅行對德彪西而言,真是增廣見聞.他聽到有俄羅斯民間音樂的旋律,吉卜賽人粗獷的舞曲節奏,以及當時正興起的俄國五人團,奇特而新穎的音樂,這一切對於他以後的作曲風格有深厚的啓發.1884年,以清唱劇<浪子>獲得"羅馬大獎".年紀輕輕就獲得此殊榮,其才華可想而知.
在慶祝巴黎艾菲爾鐵塔落成的音樂會中,來自東方國家,特別是爪哇加美隆的打擊節奏,全音音節的旋律印象極為深刻,進而影響德彪西后來的創作.他成功地運用全音音階作曲技巧,成為屬於個人的特殊風格.
除了作曲,教學外,德彪西也從事音樂評論的工作,由於他的評論立場中肯,言辭鋒利,相當受人尊敬,曾出版樂評集.由於此時巴黎美術界的發展正值顛峯狀態,雷諾瓦,莫奈,塞尚等畫家十分活躍,當時莫奈完成一幅名為<日出·印象>的畫而名噪一時,這便是印象主義.印象派等藝術形式用語產生的開端.再加上文學作品都以標榜"印象主義"為題材,這些文學家與藝術家互相往來,對於音樂家有很大影響.德彪西遂將其理論應用到作品中,發展成為印象印象,成為印象主義的創始人與完成者
生前的最後十年,是德彪西藝術顛峯的時期,許多偉大結束的代表作皆陸續完成,自成一派而聞名世界,也經常在歐洲各國演奏與指揮自己的作品.至50歲起,被癌症所困,身體日漸衰弱.當第一次大戰爆發時,德彪西於1918年去世,享年56歲.
1881年首次訪問俄羅斯。他對新的和聲學和印象派音樂結構的發展作出貢獻。音樂信仰方面開始支持華格納(Wagner),後來轉向反對韋格納的音樂。他的歌劇巴利斯(Pelleas)和馬利山特(Melisande)風格與他的所有前輩不同,而與穆索爾斯基(Mussorgsky)的自然風格相似。1894年,牧神午後帶給他音樂方面首次成功,之後還創作了很多著名作品,例如《兒童世界》、交響詩《大海》以及《李爾王》等。

德彪西人物評價

世人總是稱德彪西為印象派作曲家,但是他本人對此説法卻非常憤怒,事實上象徵派的詩人(像是馬拉美、魏倫、梅特林克等)對德彪西的意義遠比印象派的繪畫要來得大。
印象派畫家所要捕捉的是光影感覺,而德彪西就像這些畫家一樣,他嘗試以音樂捕捉事物的印象或情緒,而且要用最經濟的方式把某個念頭的正確本質凝塑下來。
德彪西可説是一位革命性的音樂家,他創新和聲與旋律,在他的音樂中,色彩、音色與節奏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和聲與旋律。雖然他的作品還存在著調性,但是幾乎已經瀕臨潰散的地步。經過德彪西創新之後,音樂創作就不再被既定規則所限制,改革風氣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德彪西的樂曲幾乎都有標題,但並不表示他有意創作標題音樂,他從不説故事的,寧可給聽眾一個印象,他的音樂只是暗示人們某種意象,而不明白的指出。德彪西曾説:“我最鄙夷那些唯唯諾諾企圖製造意義的音樂”。
德彪西早年相當崇拜華格納,但在薩替的影響下這股狂熱很快就消逝,他自稱為“法蘭西作曲家”,意義在表達反華格納立場,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更進一步表明反德意志。他將法國固有的清新可愛、高貴典雅與德意志的冗長繁瑣、厚重笨拙相比較,他認為:法國子民將精緻與色彩視為掌上明珠,所以法國音樂家若以堆砌響度為能事就不是法蘭西風格了。

德彪西人物軼事

德彪西從小就具有高尚品位,當同伴對那些便宜的糖果垂涎欲滴時候,他卻寧可選擇一小塊精緻蛋糕;當然長大後就成為品位超卓人士,買的書籍、印刷品無不精美絕倫,飲食方面非常講究,他是偏好魚子醬美食家;穿著更是盡善盡美、精心搭配,時尚所流行的衣飾都曾出現在他身上,總之德彪西重質不重量。
德彪西是天生叛逆者,從小就有滿腦子疑惑,往往對長輩提出一些令人尷尬問題,而自己卻不以為意。在音樂院學習時也對老師提出諸多挑戰,令法朗克、紀羅等音樂家七竅生煙,火冒三丈。
德彪西是個很難相處的人,朋友極少,説得上來的只有薩替與皮耶勒威。他對私生活極端保密,男女關係錯綜複雜、風波不斷;他1887年從羅馬返鄉後就與蓋布瑞爾.杜邦同居十年之久,後來卻另娶羅莎莉.泰克希爾為妻,蓋布瑞爾為此舉槍自盡,所幸並未身亡;和羅莎莉結婚沒多久又另尋新歡,勾搭上有夫之婦艾瑪.巴鐸克。艾瑪的前夫是銀行家,已育有數名成年子女,在與前夫正式離婚前就為德彪西生下一個女孩(小名週週),所以當艾瑪與德彪西在1905年結婚時,大多數巴黎知識份子都站在羅莎莉這一邊。
德彪西最感興趣的音樂是穆索斯基與爪哇的甘美朗音樂(他發覺甘美朗音樂也運用對位法);對過去的音樂家一個也看不上眼,而且還批評的很難聽;德彪西相信:音樂因其本性使然,絕不可能被侷限於傳統與固定形式窠臼中,音樂是顏色與韻律的組合,他擁有得天獨厚靈敏雙耳,能創造出正確的音樂色彩,這種能力是天生的,無法用後天的訓練培養。
德彪西創作了不少鋼琴曲,但他卻沒有專業的鋼琴技巧,他犀利的觸感足以彌補一切缺憾。德彪西窮其畢生精力要將鋼琴從電光石火聲音中釋放出來,彈琴時就像直接在琴絃上挑抹,未曾經過琴鍵與琴槌干預,大量運用踏板創造出前所未有效果,從他指尖流瀉出來的音韻簡直就是一首首清澄優美的詩歌。
德彪西使用貝希斯坦鋼琴創作了多首鋼琴曲,德彪西使用過貝希斯坦鋼琴後這樣説道:鋼琴曲只因為貝希斯坦而譜寫。

德彪西音樂創意

德彪西構築新世界

德彪西這位現代音樂的創始者,開發了任何音樂家都沒有發現過的、奇怪的音的世界。他生於 1862年。他的前輩中並沒有音樂家,他的父親是一個店主,窮得不能給他的兒子任何種類的教育, 因此他計劃使他的孩子成為一個水手。但是一位曾經做過肖邦學生的好心腸的夫人,對這個有音樂天賦的 孩子很感興趣,於是免費給他上課。德彪西十分珍惜這個機會,他努力學習,十一歲的時候, 德彪西就考上了巴黎音樂學院。德彪西在音樂學院期間,成為某位有錢的俄國貴夫人的一個三重奏中的鋼琴家,並且有機會到 歐洲各地旅行——佛羅倫薩、維也納、威尼斯,而且最後在那個貴夫人的俄羅斯莊園裏住了一段時間。在那裏,德彪西遇到一些正在努力從民間音樂中為他們的祖國創造一種民族音樂的俄國作曲家。德彪西對這些俄國音樂家所使用的,與別國作曲家們所用的大調、小調音階大相徑庭的奇怪音階 非常感興趣,這些音階是建立在狂熱的東方民族的民間音樂基礎之上的。一年以後,德彪西回到巴黎音樂學院,並像許多別的法國音樂家們一樣,贏得了羅馬獎而完成了 他的音樂學院課程。但是他寫的音樂與別的音樂家完全不同,他不常使用那些傳統古典音樂中所用的大調 和小調音階。有時,他會回到早期教堂音樂的那些有點古怪的古老調式上去,他還經常使用一種 全音音階。我們的大調和小調音階是由七個音組成的,五個全音和兩個半音,而大調與小調音階之間的區別在於 那些半音放在哪裏。在大調音階裏,半音總是處於第三音和第四音,和第七音和第八音(3-4;7-1) 之間。在小調音階裏,其中的一個半音總是在第二音和第三音之間,但是也有幾種不同的小調間音階, 在那裏,第二個半音處在不同的地方。德彪西最喜歡的音階有六個全音而完全沒有半音 (如C、D、E、升F、升G、升A),所以他的旋律聽起來同任何過去的音樂都不一樣,而他的和絃就更加奇怪。德彪西正是運用了他所偏愛的全音音階,構築起他與眾不同的“夢幻世界”。

德彪西泛音

德彪西對傳統音樂作了許多大膽革新。之所以只有他敢這樣做,也許是因為任何一個音樂家都 不曾有過他這樣的一雙敏鋭的耳朵:德彪西實際上比一般人聽得見更多的泛音。正像一種顏色往往是由一些別的顏色組成的那樣(紫=藍+紅,橙=紅+黃,等等),一個音往往也是 由許多音組合而成的。各種音是由空氣中的各種振動引起的,而正如我們從希臘的單絃琴上看到的 那樣,一個音是高還是低,要看振動有多快。但是,一個音除了第一個或主要的振動之外, 還有一些次要的、共鳴式的振動,正象一塊扔到水裏的石頭引起的不是一個波,而是一圈圈不斷擴展開的 波紋。泛音中的第一個和最強的是基音上面的第五個音,這是德彪西不用助聽器也能聽得見的音。假如我們有一架調音調得很準的鋼琴,不出聲地按下一個琴鍵,然後很響地敲擊它上面或下面的 第五個音,我們就往往能聽見它作為另一個音的泛音,發出德彪西曾經用耳朵聽得見的效果。第二個泛音是原來的音(基音)上面的第十個音,第三個泛音還要高,但已十分微弱。下面的泛音依此類推。造成不同樂器音色差別的主要原因,就是泛音的不同。一把像小提琴那樣的 樂器,其中的較低的泛音較強,就有一種平滑而圓潤的音質;而一把象小號那樣的樂器,其中較高的泛音 較強,就有一種較為洪亮的音質。德彪西建造他那古怪的、非塵世的音樂,用的就是這些在空氣中聽不見其振動的音。他為了讓 所有的人們都聽見,大膽地敲響了那些人們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聽見了的聲音。由於德彪西 敏感的耳朵,他還在管絃樂隊裏使用各種樂器的不同組合來發出柔和的、閃爍着的音響效果。起初人們還被他的音樂所困惑,並且不知道怎樣理解它,但是一旦聽慣了,就會非常喜歡它。德彪西所創立的這種音樂,就是被後人稱為“印象主義”的音樂。

德彪西主要作品

德彪西總表

(1) 管絃樂曲: 《春》(1886); 《牧神午後前奏曲》(1894); 《夜曲》(1899);
《大海》(1905); 《意象》(1912).
(2) 室內樂: 《絃樂四重奏》(1893);
《大提琴奏鳴曲》(1915);
《長笛、中提琴和豎琴奏鳴曲》(1915); 《小提琴奏曲》(1916-1917).
(3) 鋼琴曲: 《貝加莫組曲》(1905); 《鋼琴曲》(1901); 《版畫》(1903); 《意象》(1905和1907); 《兒童園地》(1908); 《前奏曲》(卷I:1910,卷ii:1913); 《練習曲——獻給肖邦》(1915); 《白與黑》,供兩架鋼琴演奏(1915).《月光曲》
(4) 合唱作品: 《浪子》(1884); 《中選的小姐》(1888); 《聖塞巴斯蒂安之殉難》
(1911).
(5) 歌劇: 《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1902).
(6) 歌曲:五十餘首

德彪西專輯曲目

Disc: 1
1. Préludes Book I: I. Danseuses de Delphes (Lent et grave)
2. Préludes Book I: II. Voiles (Modéré)
3. Préludes Book I: III. Le vent dans Ia plaine (Animé)
4. Préludes Book I: IV. Les sons et les parfums tournent dans l'air du soir (Modéré)
5. Préludes Book I: V. Les collines d'Anacapri (Trés modéré)
6. Préludes Book I: VI. Des pas sur la neige (Triste et lent)
7. Préludes Book I: VII. Ce qu'a vu le vent d'Ouest (Animé et tumultueux)
8. Préludes Book I: VIII.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Trés calme et doucement expressif)
9. Préludes Book I: IX. La sérénade interrompue (Modérément animé)
10. Préludes Book I: X. La cathédrale engloutie (Profondément calme)
11. Préludes Book I: Xl. La danse de Puck (Capricieux et léger)
12. Préludes Book I: XII. Minstrels (Modéré)
13. Préludes Book II: I. Brouillards (Modéré)
14. Préludes Book II: II. Feuilles mortes (Lent et mélancolique)
15. Préludes Book II: III. La Puerta del Vino (Mouvement de Habanera)
16. Préludes Book II: IV. Les fées sont d'exquises danseuses (Rapide et léger)
17. Préludes Book II: V. Bruyéres (Calme)
18. Préludes Book II: VI. General Lavine - eccentric (Dans le style et le mouvement d'un Cakewalk)
19. Préludes Book II: VII. Le terrasse des audiences du clair de lune (Lent)
20. Préludes Book II: VIII. Ondine (Scherzando)
21. Préludes Book II: IX. Hommage à S. Pickwick,Esq.,P.P.M.P.C. (Grave)
22. Préludes Book II: X. Canope (Trés calme et doucement triste)
23. Préludes Book II: XI. Les tierces alternées (Modérément animé)
24. Préludes Book II: XlI. Feux d'artifice (Modérément animé)
Disc: 2
1. Pour le piano: I. Prélude (Assez anime et tres rythme)
2. Pour le piano: II. Sarabande (Aved une elegance grave et lente)
3. Pour le piano: III. Toccata (Vif)
4. Estampes: I. Pagodes (Moderement anime)
5. Estampes: II. La soirée dans Grenade (Mouvement de Habanera)
6. Estampes: III. Jardins sous la pluie (Net et vif)
7. Images,Set I: I. Reflets dans l'eau (Andantino molto)
8. Images,Set I: II. Hommage à Rameau (Lent et grave)
9. Images,Set I: III. Mouvement (Anime)
10. Images,Set II: I. Cloches à travers les feuilles (Lent)
11. Images,Set II: II. Et la lune descend sur le temple qui fut (Lent)
12. Images,Set II: III. Poissons d'or (Anime)
13. Children's Corner: I. Doctor Gradus ad Parnassum (Moderement anime)
14. Children's Corner: II. Jimbo's Lullaby (Assez modere)
15. Children's Corner: III. Serenade for the Doll (Allegretto ma non troppo)
16. Children's Corner: IV. The Snow is Dancing (Moderement anime)
17. Children's Corner: X. The Little Shepherd (Tres modere)
18. Children's Corner: VI. Golliwogg's Cakewalk (Allegro giusto)
Disc: 3
1. 12 Etudes: I. Pour les cinq doigts (d'apres Monsieur Czerny) (Sagement)
2. 12 Etudes: II. Pour les tierces (Moderato,ma non troppo)
3. 12 Etudes: III. Pour les quartes (Andantino com moto)
4. 12 Etudes: IV. Pour les sixtes (Lento)
5. 12 Etudes: V. Pour les octaves (Joyeaux et emporte,librement rythme)
6. 12 Etudes: VI. Pour les huit doigts (Vivamente,molto leggiero e legato)
7. 12 Etudes: VII. Pour les degrés chromatiques (Scherzando,animato assai)
8. 12 Etudes: VIII. Pour les agréments (Lento,rubato e leggiero)
9. 12 Etudes: IX. Pour les notes répétées (Scherzando)
10. 12 Etudes: X. Pour les sonorités opposées (Modere,sans lenteur)
11. 12 Etudes: XI. Pour les arpèges composés (Dolce e lusingando)
12. 12 Etudes: XI. Pour les accords (Dedide,rythme,sans lourdeur)
13. Masques (Tres vif et fantasque)
14. D'un cahier d'esquisses (Tres lent-sans rigueur)
15. L'Isle joyeuse (Quasi una cadenza - Tempo : Modere et tres souple)
16. La plus que lente (Lent - Molto rubato con morbidezza)
17. Le petit negre (Cakewalk. Allegro giusto)
18. Berceuse heroique (Modere - sans lenteur)
19. Hommage à Haydn (Mouvement de Valse lente)
Disc: 4
1. Suite Bergamasque: I. Prélude (Moderato - tempo rubato)
2. Suite Bergamasque: II. Meneut (Andantino)
3. Suite Bergamasque: III. Clair de lune (Andante tres expressif)
4. Suite Bergamasque: IV. Passepied (Allegretto ma non troppo)
5. Danse bohémienne (Allegro)
6. Rêverie (Andantino sans lenteur)
7. Mazurka (Scherzando - assez anime)
8. Valse romantique (Tempo di valse - Allegro moderato)
9. Deux Arabesques: I. Andantino con moto
10. Deux Arabesques: II. Allegretto scherzando
11. Nocturne en re bemol majeur - in D flat - Des-dur
12. Danse (Tarentelle styrienne) (Allegretto)
13. Ballade (Andantino con moto)
14. Fantaisie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I. Andante - Allegro
15. Fantaisie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II. Lento e molto espressivo-
16. Fantaisie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III. Allegro molto

德彪西德彪西作品專場音樂會

德彪西簡介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德彪西作品專場音樂會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成立於2010年3月,作為中國國家級表演藝術中心常駐樂團,一直活躍於國家大劇院繁忙的歌劇、舞劇和音樂會演出中,並以高質量的演出廣受好評。目前樂團的首席指揮由著名指揮家呂嘉擔任,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陳佐湟作為樂團的創立者之一,榮膺樂團桂冠指揮。傑出青年指揮家陳康明擔任樂團的駐團指揮。如今,樂團每年參演十餘部歌劇和舞劇,同時以“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的名義舉行約30場交響音樂會。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始終保持着良好的藝術質量和國際化的運營標準,樂團演奏家來自中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大部分演奏傢俱有在歐美工作或學習的經歷。樂團吸引了許多世界級傑出藝術家與之合作,包括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鋼琴家史蒂芬·科瓦塞維奇、王羽佳小提琴家寧峯大提琴家張漢娜、歌唱家裏奧·努奇等。在《茶花女》、《塞維利亞理髮師》等劇目中與樂團有過多次合作的洛林·馬澤爾大師評價説,“他們富有激情,非常努力並且十分優秀。”樂團長期保持着與馬澤爾和艾森巴赫等大師的合作關係。
2011年度,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繼續作為國家大劇院新制作和原創歌劇的堅實班底,參演的“大劇院出品”歌劇包括《托斯卡》、《塞維利亞理髮師》、《蝙蝠》和《趙氏孤兒》。作為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2011年度樂團還積極參演國家大劇院“紀念馬勒逝世百年”系列音樂會,邀請世界著名指揮家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里爾·夏巴多、耶歐·萊維與潤·馬爾科執棒,成功上演了馬勒第一、第十交響曲,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上演了馬勒第二、第三、第八交響曲。樂團還舉行了兩場具有特別意義的現代作品音樂會、分別上演了武滿徹、吉雅·坎切利與一批中國青年作曲家的作品,作曲家坎切利本人親臨了他的作品音樂會。2011年1月末,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應邀參與了國家大劇院版《圖蘭朵》在韓國首爾的演出,獲得當地媒體與民眾的一致好評。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熱心於藝術教育普及事業,創立至今多次獻演國家大劇院藝術教育週末音樂會,以精心挑選的曲目和高水準的演出獲得了熱烈反響。
2012年度,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即將參演國家大劇院製作的瓦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和《羅恩格林》,同時還將與指揮大師弗拉基米爾·阿什肯那齊、羅傑·諾林頓爵士、楊·帕斯卡·托特裏耶、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等首次合作,還將再度攜手艾森巴赫大師帶來多場音樂會。樂團的多個國外巡演計劃也在籌備中。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按照國際慣例和市場運作規則,實行新型的管理運營體制,作為國家大劇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發揮着重要作用。

德彪西演出信息

時間:2012.08.25 星期六 19:30
地點: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