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不孤,必有鄰

(古代名言)

鎖定
“德不孤,必有鄰”是出自孔子《論語·里仁》的句子:“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1]  代表孔子對人際關係的看法,意謂一個有高尚道德的人決不會是孤立的,一定會有人來與他做伴。 [3] 
作品名稱
德不孤,必有鄰
作    者
孔子
創作年代
春秋時期
作品出處
《論語》
文學體裁
文言文
拼    音
dé bù gū,bì yǒu lín
注    音
ㄉㄜˊ ㄅㄨˋ ㄍㄨ,ㄅㄧˋ ㄧㄡˇ ㄌㄧㄣˊ

目錄

德不孤,必有鄰詩詞介紹

德不孤 必有鄰 德不孤 必有鄰
俗話説“遠親不如近鄰”,親近和諧的鄰里關係,是幸福生活的一個重要條件;從這個角度來説,“鄰”就可以引申成為鄰居之間互相親近的關係,所以古人常説,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在他們看來,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都有一種朝着與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動的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總會走到一起的,所以我們也説:“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這裏的類和羣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侷限的。志同道合的人們之間,或許時空距離很近,或許很遠,但是不管是近是遠,最終他們都會產生共鳴,這就是“德不孤,必有鄰”。

德不孤,必有鄰分析

“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意味着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我們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旁邊的人剛開始的時候會以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我們。我們知道,在現實生活中講道德、講原則,可能會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裏面。例如,由於放棄一些物質利益,講道德、講原則的人往往會被人譏笑,説他們迂腐,甚至虛偽,從而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思想壓力;我們也許就會因此反問自己: 為什麼自己身邊的人都不是這麼做的?我們是不是做錯了?我們是不是真的迂腐、虛偽?
答案是否定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古人看來,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麼即便在短時間內或許沒有互相呼應的夥伴,但是時間長了就總會有同樣性情和抱負的人過來與他親近。“德不孤,必有鄰”,孔子在這裏講的,不僅僅是一種人生經驗,更是一種社會生活的規律。
雖然“德不孤”強調的重點是個人的努力,是我們應該如何着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然而,從我們今天來理解,“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不僅僅只講述了一個提高道德修養的問題。我們做任何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都希望有人理解,有人支持,不過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也許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德不孤,必有鄰”,只要自己不懈地追求,身邊的人可以從不理解到理解、從不支持到支持,而遠方的志同道合的人們,在通過各種渠道瞭解了我們的所作所為之後,一定會給我們送來遙遠的幫助和祝福。
對《論語》的研究,認為每篇裏面的章句是連貫而不能拆開的,二十篇前後次序也是連貫不能拆開的,這裏又可以證明。這篇《里仁》,並不是教你去找一個仁愛路去住。古人的解釋,即是選一個住處要找一個仁裏,世界上哪來這許多仁裏?到哪裏去找?孔子自己的家鄉,當年也不一定是仁裏。哪裏是仁裏?假如我們的故鄉是不仁統治的世界,我們就不管他了嗎?我們正要把他恢復回來,把罪惡打垮。這才是人性的仁道呀!其實那個“裏”字,就是“自處其中”的意思,腳跟站得穩的地方就叫“裏”。“里仁”,是我們作人的立足點處於仁道。所以“德不孤,必有鄰。”自己有道德的涵養,能體用兼備,自然會影響近身的人。《大學》裏的修、齊、治、平也是這個道理。一般人往往以現前利益的眼光,批判道德為無用之修養。

德不孤,必有鄰典故

講到這裏,有一本清人的筆記,講到有一個典故,清朝末期,貪官污吏橫行,某地卻出了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縣官兒,清貧潦倒可想而知,他自然也就成了官場上的“異類”。告老還鄉後,有一天在門前看到鄉下人賣一條新鮮的魚,問價以後,摸摸口袋中沒有錢,也就沒有買成。回家和太太提起,太太説你何不寫一張條子給他呢!他問:在這個爾虞我詐的社會,寫什麼條子可以買到魚呢?太太説你寫上“清官”兩字,他就把魚給你了。
太太的幽默把這個老縣官兒給逗樂了。當然,這裏的“清官”一詞是一語雙關,一是代表清朝的官,靠官場權威索取魚,二是代表清廉的官,靠清白守信換取魚。
這個典故説明什麼?就是説明人應該為道德而活着,有時候你會感到寂寞、冷清,即使自己已被看成“異類”,也要堅守道德底線,雖然看似孤單,但從道義的角度上講卻是最不孤單的,因為正義的力量終究會得到社會的認可。 [2]  所以我認為如果寂寞能當成一種享受,那就可以講道德了。如果你視寂寞為痛苦而不是享受,就難講真學問真道德了。但是在此,孔子告訴我們,如果真為道德而活,絕對不會孤苦伶仃,一定有與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