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復旦大學EMBA

鎖定
復旦大學EMBA是2002年成為國內首批獲國務院學位辦批准開辦中文EMBA學位教育的院校之一。(學位辦[2002]64號) [2] 
復旦大學EMBA紮根上海、背依復旦,汲取海派商業文化的精髓和中外人文科技的智慧。自2002年項目成立以來,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以培養“將帥之才”為宗旨,不僅為具有豐富管理實踐經驗的企業家、高級經理人員提供全面的、系統的、國際化的現代工商管理教育。更以百年積澱和人文底藴為基礎,幫助學員積累內涵修養,完善知識結構,激發創新潛能,培養肩負中華民族復興使命的各行業領袖。 [2] 
復旦EMBA基於“將帥之才,致勝之道“的培養目標下,秉承”商道人文,融會貫通“的培養方法,萃取中華文化傳承與積澱,借鑑西方現代商業管理經驗與養分。通過人文思維和商業思維的培養,完善思想境界。造就博學篤志、格物明德,兼具國際視野又深諳中國國情的商界領袖人物。從而推動社會繁榮和文明進步,主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 
中文名
復旦大學EMBA
批准單位
國務院
批准文件
學位辦[2002]64號
招生對象
企業或政府主管部門的決策層管理人員 [2] 
報考條件
大專以上學歷,10年以上工作經驗,包括6年以上管理經驗
學制長度
學制2年,在職學習 [2] 
授課語言
全中文(海外選修配同聲翻譯) [2] 
可授證書
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 [2] 
創辦時間
2002年 [2] 

復旦大學EMBA發展歷程

1905年 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復旦大學創立
1917年 復旦大學設立商科,是我國最早開設工商管理教育體系的高校
1929年 正式成立商學院
1991年 成為全國首批開辦MBA課程的院校
2002年 成為全國首批開設EMBA課程的高校
2005年 值復旦百年校慶之際,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校友以個人稿費捐贈設立“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旨在獎勵我國在管理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工作者,被譽為中國管理學界的“諾貝爾獎
2010年 與台灣大學合作推出海峽兩岸第一個高端中文雙學位EMBA項目,專注培養大中華地區產業領袖
2012、2013年 復旦大學EMBA連續兩年位居英國《金融時報》全中文EMBA項目全球第1名 [1] 
2018年 復旦大學EMBA再教育部首次舉行的專業學位水平評估中獲得最高的”A+”評級 [3] 
2021-2022年 復旦大學EMBA學位教育項目名列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項目排名12位,連續兩年位居全中文EMBA項目全球第1名,在學術研究、生源資歷,國際師資比例等多項指標均位列中文項目全球1位 [2]  [4] 
2022年 UTD發佈“全球商學院科研百強榜(2017-2021)“中,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位列中國大陸第1,全球第83,連續七年穩居全球百強。 [5] 
2022年 復旦大學EMBA學位教育項目成立20週年 [2] 

復旦大學EMBA項目概況

復旦大學EMBA萃取中華文化傳承;借鑑西方商業管理經驗,“育將帥之才,釋致勝之道“為企業決策層傳授全球領先的管理思想,激發構建先進的管理理念,搭建高端的商業交互平台。 [2] 
(一)復旦大學EMBA項目
2002年,復旦大學正式開辦EMBA學位教育項目(國內首批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准的EMBA項目之一)。(學位辦[2002]64號)
復旦EMBA項目作為中國商業中頗具影響力的全中文EMBA項目,旨在向中國市場的政府及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傳播全球領先的管理理念;為學生提供系統全面的工商管理知識和人文教育,培養服務於中國經濟的企業領袖;同時為校友搭建高端的商業平台,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
復旦大學EMBA項目以案例教學為主,注重培養戰略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習方式包括個人學習、小組討論、實例研究、實地考察和項目作業等多種形式。學制兩年,每月集中授課四天。復旦大學EMBA學生在順利完成規定學分及論文答辯後,將獲頒復旦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
(二)復旦-台大EMBA項目
2010年,為促進海峽兩岸工商管理教育交流,推動兩岸社會經濟發展,復旦大學和台灣大學合作開設三證雙學位EMBA項目,簡稱“復旦-台大EMBA項目” [2] 
復旦-台大EMBA項目旨在集聚兩校學科優勢,整合兩岸經濟發展經驗,培養大中華地區產業經濟領袖,並引領中文EMBA教育發展方向。
項目學制兩年,每月集中授課四天,教學以上海為主,其中1/3在台灣授課。完成18門課程,並通過一篇碩士論文答辯後,可獲得復旦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及台灣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

復旦大學EMBA名師陣容

復旦大學EMBA始終堅持全中文授課,來自全球頂尖的管理學教授們將最先進的管理理念與中國本土文化充分融合。
全中文授課模式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與教授間的交流,更有利知識的充分吸收 [2] 
復旦EMBA的師資力量:
100%擁有名校博士學位;100%擁有海外研究經歷;100%擁有企業實踐經驗
復旦大學EMBA的授課師資團隊(部分):包季鳴教授;胡鴻昌教授;胡守鈞教授;黃麗華教授;華民教授;胡君辰教授;金立印教授;蔣青雲教授;孔愛國教授;李君山教授;李緒紅教授等
國際師資團隊(部分)陸亞東教授,鮑勇劍教授,陳明哲教授,陳曉萍教授,方二教授,白崇亮教授等
人文講師團隊(部分)駱玉明教授;陳思和教授;王德峯教授;葛劍雄教授;汪湧豪教授;吳曉明教授等
行業講師團隊:(部分)秦朔;王煜全;葛文雄;江南春;王正華;李迅雷等 [2] 

復旦大學EMBA項目優勢

優勢一:復旦大學EMBA匯聚全球權威的華人教授專注研究中國特色的未來商業發展道路。囊括復旦大學和海內外商學院知名教授及企業家兼具學術理論高度和豐富的實戰經驗。
優勢二:復旦大學EMBA融合西方管理理念和本土文化,通過國際化課程體系傳授先進管理思維。中西融匯,古今貫通為學生提供最易於理解和實踐的全中文授課開拓眼界、提升格局。
優勢三:紮根長三角,背依百年復旦以人文滋養商道,以商道孕育人文。秉承學術獨立、思想自由的復旦精神發揚綜合學科優勢,內外兼修成就現代管理者的態度和温度。
優勢四:廣交友、寬涉獵相互學習,收穫志同道合的終生友誼,英才輩出,將帥雲集的強大校友資源,復旦大學EMBA不僅搭建高端商業交流平台,更是發揚“二人行,必有我師”的學習理念 [2] 

復旦大學EMBA培養體系

商道人文,融匯貫通
依託百年復旦,復旦大學EMBA品牌作為中國商學院中的謙謙君子,提倡“人文+商道”雙線並行的治學方式和教育理念,造就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的商界“將帥之才”。
“人文商道”,既是一種商業理念:
商業發展不僅是為了利益,更為了中國經濟和社會向良、向善與可持續發展;也是一種獨創的學習系統;
以全球商道助力學生開拓商業眼界,以人文思考助力學生放大思維格局;
復旦大學EMBA首創的雙體系培養模式,由“人”“文”“商”“道”的課程體系與“融匯貫通”的學程體系構成。植根中國本土商業實踐,覆蓋管理之道。啓迪商業思維,探尋商業機會,明晰企業使命,把握人生定位 [2] 

復旦大學EMBA課程體系

商道人文,融會貫通
人文修養是當下商業經營環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做到商道與人文融會貫通,才能真正成就現代管理者應有的高度。人文即為“人文思維“,通過汲取人文智慧力量,提升個人全局觀和管理情商,商道即為”商業思維“,通過領悟商業之道,拓商業視野提升商戰實力和創拓能力。復旦大學EMBA萃取中華文化傳承與積澱,借鑑西方現代商業管理經驗與養分。通過人文思維和商業思維的培養,完善思想境界。造就博學篤志、格物明德,兼具國際視野又深諳中國國情的商界領袖人物。從而推動社會繁榮和文明進步,助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 
人文商道的課程體系 分為人、文、商、道四大模塊,涵蓋了將帥之才所必須的具備的個人能力,文化通識,商業之術及致勝之道。
融會貫通的學程體系 分為知道、問道、同道、致道四大模塊:
“知道”即為課堂教學模塊,該模塊不僅包含課程內容,同時還設有如“君子知道人文商道講堂”“人文盛典”等相關教學活動內容,“問道”即行聞訪學,該模塊設有如“海外遊學”“移動課堂”“企業參訪”等相關教學活動內容,“同道”即 同儕互學,該模塊設有行業協會,私董會,俱樂部等相關互動活動內容,“致道” 即 終身研學,該模塊設有後EMBA,DBA,企業家峯會,科創企業家營等多個交流活動內容 [2] 

復旦大學EMBA第二課堂

(一)復旦管理學國際論壇
2005年,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傑出校友、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以個人稿費捐資設立“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旨在獎勵我國在管理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工作者,倡導管理學理論符合中國國情,並密切與實踐相結合,推動我國管理學長遠發展,促進我國管理學人才的成長,提高我國管理學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被譽為中國管理學界的“諾貝爾獎”。
作為國際管理學研究領域最新、最前沿的學術交流平台之一,“復旦管理學國際論壇”由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和復旦大學聯合主辦,旨在促進中國及世界管理學者之間的相互交流,探索中國管理學的發展道路,並推動中國管理學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切實貢獻。
參加歷屆復旦管理學國際論壇的部分嘉賓包括:
–汪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
–韓正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
–孫春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時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
–徐匡迪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
–路甬祥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
–陳德銘 時任商務部部長
–李毅中 時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復旦大學EMBA活動介紹

(一)君子知道復旦大學EMBA人文商道講堂遍邀行業泰斗共聚人文商道講堂遍邀社會、經濟、外交、歷史、哲學、地理、醫療、前沿科技等各學科學術泰斗開設主題演講旨在以百年復旦之文化底藴,提升個人修養、完善知識結構,養成超然之氣質。
(二)問道東西復旦大學EMBA海外遊學課程全年八條線路感受全球思維的碰撞問道世界頂級學府,參訪國際領先企業,感受海外別樣人文,尋找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化對策。
(三)大道至簡復旦大學EMBA移動課堂入一座城 看一樣人 修一席身在教授帶領下深入瞭解當地風物人情,將理論與實業結合,直觀感受商學之道。
(四)行戈壁,觀自在復旦大學EMBA領導力課程在實踐中學習商道,從人文中汲取能量,外觀天地,內修自在.踐行復旦大學EMBA一直以來所倡導的“要趕路,更要感悟”的理念 [2] 

復旦大學EMBA國際交流

復旦大學EMBA旨在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又深諳中國國情的管理人才,無論從師資、課程、參訪企業還是校友平台都充分彰顯國際化的元素,為同學提供直通海外名校學習的機會。
同學可參與復旦EMBA深受歷屆學生歡迎的“問道東西”海外遊學課程項目,同時還可申請海外頂尖名校的短期課程和在線課程,畢業後還可優先申請耶魯大學MAM碩士學位 [2] 
先人一步鎖定名校 優先申請耶魯大學碩士學位
特點:持續學習、優先申請
通過復旦大學EMBA學習,同學可重新建立管理思維和國際視野,並應用到商業實踐,提升企業管理和戰略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而在畢業後,如有繼續學習深造的打算,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發展定位,申請耶魯大學MAM碩士學位。MAM是為期一年的碩士學位項目,作為GNAM成員學校的EMBA畢業生享有優先通道申請此項目。在完成相關課程並達到學位要求後,即可獲得相應學位。
直通海外頂尖名校多種方式同享王牌教授前沿課程
特點:線上線下參與方式靈活、長短期皆可、純國際化環境
GNAM聯盟由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於2007年發起,彙集了全球30餘家頂尖商學院,國內僅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北京人民大學商學院兩所學校是其成員。復旦大學EMBA學生和校友可通過申請聯盟特設的國際學習交流項目,與來自全球的商業精英交流切磋。
如果你是復旦EMBA在讀生且時間較為自由充裕,可選擇Global Network Weeks課程。
Global Network Weeks課程(線下)可以提供學生在美國耶魯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香港科技大學、意大利博科尼大學等海外知名的成員學校集中一週的課程學習,親身體驗該學校的學習生活、項目和教師的專業知識。同時還可以選擇各校專門針對EMBA同學開設的課程,與全球商界精英一起上課,參觀當地企業,並與專注於當前商業問題的行業專家當面探討 [2] 
如果你是復旦EMBA在讀生或校友,希望參與一學期完整版原汁原味的海外課程,可選擇Global Network Courses線上課程。
Global Network Courses是由頂尖海外名校專門為聯盟成員的學校提供的線上課程,是完整的持續整個學期的在線課程。在課上有來自多個成員學校的學生連線,與教授進行課題的討論,協作完成小組項目,提升團隊合作技能和跨文化視角。
該課程是小型網絡在線課程,與許多機構提供的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不同,除了可以直接參與王牌教授精心準備的前沿課程外,還可與精選全球頂尖優秀的EMBA學生在線溝通,交流溝通管理技能 [2] 
多條海外經典路線沉浸式短期遊學體驗
特點:短期、沉浸式體驗、內部深度交流
復旦大學EMBA推出的“問道東西”海外遊學課程在廣度與深度上獨樹一幟。10餘條遊學線路,涵蓋創新、金融資本、領導力、智能製造、品牌營銷共5大模塊,足跡遍佈美東、美西、英法、德國、北歐、以色列等。與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倫敦商學院、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等20餘所全球頂尖名校建立長期合作,帶領同學深入訪問蘋果、FaceBook、美國運通、摩根大通、路威酩軒集團、歷峯集團等知名企業。
同時課程着重為學生拓展商業與人文兩大視野。商業視野涵蓋八大經典和熱點課題,全方位囊括最核心的商業維度,為學生搭建系統化知識架構,提升商戰實力和拓創能力,人文視野通過深度體驗當地標誌性活動,多層次展現整體人文特色,讓學生快速融入文化氛圍,品味滋養出不同商業思維的社會土壤。
在復旦EMBA,“問道東西”的每一條遊學線路均由帶隊教授親自設計,對海外教授的授課內容進行篩選和提煉,並全程參與解讀,真正帶領學生探索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化對策 [2] 
遊學院校/遊學線路:
美國
-麻省理工大學斯隆管理學院
-哈佛商學院
-斯坦福大學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西點軍校
歐洲
-倫敦商學院
-法國埃塞克商學院
-意大利博克尼大學
亞洲
-新加波國立大學
-香港大學
-台灣大學
遊學課程專題:
國際金融專題
-芝加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期貨和期權交易所
-波士頓:富達投資集團—全球最大的專業基金公司
-紐約:聯邦貯備銀行—世界上最具實力的銀行、紐約證券交易所—全美最大的證券交易所
-新加坡: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亞洲僅次於東京、香港的第三大交易所
歷史、政治與軍事
-紐約:聯合國總部—全球最大的國際組織
-華盛頓:間諜博物館—全球最大的間諜博物館
-紐約:西點軍校—最全最知名的軍事學校
科技與創新專題
-舊金山:德勤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te)--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
-硅谷:思科集團總部—全球領先的互聯網設備供應商、Google集團總部—萬維網上最大的搜索引擎
-洛杉磯:德美樂嘉(Dermalogica)--美國具備權威和領導地位的化妝品牌
-台北: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台灣發展信息軟件及知識密集工業的中心
-台中:友達光電—全球第一家於紐約證交所(NYSE)上市的TFT-LCD製造公司
運營管理專題
-高雄:高雄港—曾長期位居世界海洋貨運第三大港,僅次於香港與新加坡
-蘇州:普洛斯中國的供應鏈管理、明基(蘇州)的創新文化、日立顯示器(蘇州)的精細化運作
-新加坡:裕廊工業園區—亞洲最早成立的開發區之一
品牌與奢侈品管理
-巴黎:酩悦軒尼詩路易威登(LVMH)—全球頭號奢飾品集團、歷峯集團(Richemont)—世界第二大奢侈品集團、達能集團依雲礦泉水(Evian)—世界最昂貴的礦泉水
-米蘭:羅洛皮雅那(LoroPiana)—頂級羊絨供應商、古馳集團(Gucci)—對話FabioBacci(Gucci公司前首席運營官)
-摩德納:帕加尼(Pagani)和蘭博基尼(Lamborghini)—全球頂級跑車製造商
國企經營專題
-上海:寶鋼集團—戰略規劃、張江集團—產業定位
-哈爾濱:哈藥六廠—醫藥品牌
-青島:青島啤酒—國際化發展
-成都:全興集團—水井坊品牌運作
民企發展專題
-杭州:娃哈哈集團—對話宗慶後、萬向集團—對話魯偉鼎、宋城集團—對話黃巧靈、華立集團—對話汪力成、傳化集團—對話徐冠巨、廣廈集團—對話樓忠福
-寧波:雅戈爾集團—對話李如成
-龍巖:龍工集團—校友李新炎交流

復旦大學EMBA學生構成

復旦大學EMBA,已為國內外各領域輸送了大量企業家和高管。有力地推動中國本土進步、全球進步、商業文明進步。20年來,復旦大學EMBA培養了超過8200位的商業領袖人才。任職上市公司董事長等300多人、數十位人大政協代表;近30家校友企業上榜民營企業100強、500強。
校友統計:
復旦大學EMBA校友超8200位;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校友超55000位;
復旦大學校友近40萬
行業統計
–金融/保險業 18.37%
–製造業 15.44%
–房地產/建築業 11.35%
–信息科技 10.28%
–零售貿易 9.04%
–文娛休閒 6.32%
–商業服務 5.64%
–多元化集團業務 4.85%
–交通物流 4.44%
–醫療健康4.26%,政府機構、非營利性組織 2.58%,消費品2.39%,能源、採掘等2.1%,其他行業2.93%
工作職能
–戰略決策層佔比 97.9%
平均工作及管理年限
–學生平均工作年限 18年(國家規定工作年限 8年)
–學生平均管理年限 12年(國家規定管理年限 4年) [2] 

復旦大學EMBA申請流程

招生對象
企業或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層管理人員
報考條件
–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大專招生比例不超過10%)
–10年以上工作經驗,包括6年以上管理經驗
申請報考
確認學歷背景和工作經驗符合招生要求
填寫報考申請表
結果反饋:3個工作日內以郵件形式反饋,審核通過的申請人將在郵件中收到正式報名表的鏈接地址和個人報名賬號信息(非官網登錄賬號)。
正式報名
填寫正式報名表
提供兩份推薦信
申請人填寫兩位推薦人的郵箱地址,系統將推送推薦信的中英文模板,由推薦人在線完成填寫。
一號推薦人應是申請人的直接領導,二號推薦人應是瞭解申請人學術或工作背景的相關人士。
注:如申請人已是所在企業或組織的最高領導,可改由本行業或部門中熟悉申請人工作經歷和個人成就的同事或其他人士作為一號推薦人。
結果反饋:提交正式報名表後,招生老師會與申請人聯繫參加學校預審考試事宜。
繳納報名費
繳費方式:預審考試現場繳納現金或刷卡,或轉賬支付
參加學校預審考試
復旦大學EMBA預審考試分為面試和筆試兩部分,其中面試環節30分鐘,筆試環節2小時。
面試內容:由申請人就個人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創業歷程及經營業績等作自我陳述,考官將根據自我陳述和正式報名表中的填寫信息進行提問。
筆試內容:①基礎數學和邏輯能力測試(選擇題)②英文閲讀理解(選擇題)③管理案例分析和論述(論述題)。
結果反饋:10個工作日內反饋,預審考核通過的申請人將收到《復旦大學EMBA預錄取通知函》。
繳費方式:轉賬支付,查看 學費/報名費轉賬賬户信息。
參加全國聯考並達線
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並達到復旦自主劃定的錄取分數線
收到復旦大學EMBA正式錄取通知書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