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御守鹽

鎖定
御守鹽,實質為粗海鹽,在約公元1世紀時被一個叫做“旗木佐佐鹿明”的船運工人無意中發現,在一次吃飯時“旗木佐佐鹿明”發現鹽裏面有一種結晶怪異,味道鹹澀,無法食用。
中文名
御守鹽
外文名
Keep salt
拼    音
yù shǒu yán
發現時間
約公元1世紀
味    道
鹹澀
發現者
“旗木佐佐鹿明”的船運工人

御守鹽主要成分

御守鹽成分 御守鹽成分
御守鹽清洗的真面目:
切勿使用所謂“御守鹽”等物質清洗雞翅木。“御守鹽”實質為粗海鹽,用其浸泡“淨化”雞翅木,不但起不到養護雞翅木的作用,反而會極大地損傷木質,造成木質變粗、變色及開裂。
御守鹽本質上是海鹽的一種,但因成分不同又跟海鹽有所區別。所以對天然和田玉山料沒有腐蝕作用。御守鹽由10多種礦物組成其中含量比較多的是蛋白質0.3 克、碳水化合物2.3 克、鈣542 毫克、鉀182 毫克、鈉91768 毫克、鎂663 毫克、鐵21.4 毫克、鋅0.65 毫克、銅0.28 毫克、錳0.26 毫克、硒0.1 微克,

御守鹽傳説

御守鹽很有歷史,在大約公元1世紀時被一個叫做“旗木佐佐鹿明”的日本船運工人無意中發現,在一次吃飯時“旗木佐佐鹿明”發現鹽裏面有一種結晶怪異,味道極其辛鹹澀辣,無法食用,因此船運工人將這個鹽用筷子揀出來隨手扔到牀下。因為海邊隱晦雜碎的小鬼小妖很多,所以船運工人常常會被鬼壓身。“旗木佐佐鹿明”自從把鹹澀的鹽扔到牀下後,不再有鬼壓身的情況。所以每次做飯時他常把鹹澀鹽選出來分發給朋友。後來日本著名的通靈師"賚良"要求船工幫助搬運中國大漢王朝運來的書籍藥材時發現有些船工的身上沒有任何濁氣。而有些身上有大量小鬼依附身體。所以叫來一些船工詢問後知道是因為身上攜帶一種鹹澀的鹽,故此"賚良"將此鹽命名為“御守鹽”,並把“旗木佐佐鹿明”專門請來揀選御守鹽。到了公元六世紀,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説混和了道教咒術密教佔術,傳入日本。正是日本平安時代陰陽師盛行。此時御守鹽被作為風水佈局、消除邪靈的神物。

御守鹽鑑定方法

御守鹽是日本密宗佛教單獨產的一種,所以仿冒很多。掌握鑑定方法對於客户很重要。
御守鹽分為原裝和散裝兩種:
1:原裝沒有證書,原因在於原裝的是由神社封印好的整包,無法取出做鑑定。所以是沒有成分鑑定的説法的。標註原裝御守鹽也有證書的,反而是值得懷疑的行為。另外,原裝的御守鹽都會有神社附帶的御朱印,而封印的紋章也必須和神社相對應才是正品。在日本,明治神宮的御守鹽是最好的。
2:並不存在所謂散裝的御守鹽。日本是個極其重視包裝的國家,在神社中出售的所有商品都會有很精美的包裝,因此根本不存在像食用鹽一樣散開來賣的不敬行為。

御守鹽選購注意事項

1:御守鹽購買時第一要素就是向賣家索取證書,至少買個放心。大家要注意正規證書都有鋼印的。
2:御守鹽配合使用時,常用到御守紙也稱作御守宣紙,不要忘記購買,要不到時會後悔的。因為雖然用量很少但是到了用的時候如果沒有,恐怕郵費車費就是一大筆花銷,所以如果可以一起買到就一起買。作為購買技巧御守宣買單數別買雙數,這是因為從日本來的時候一般都是1大葉上面有2個小張御守宣紙,如果賣家忙不過來就不切割了所以買單數時常常可以被多給一張。這個是購買訣竅
3:御守鹽其實用的時候要用到御守盤和其它的工具,不過因為進口量是被限制的所以賣家櫃枱不擺出來或者網店上不發圖,因為賣家都是以利益為最大化,把御守鹽用的工具都留給老客户,御守工具其實包括72種。常見的是御守盤、御守碗、沖洗壺等這個本身都是可以保值的物品。但是不是骨灰級水晶迷還是別和店主討要御守工具,因為那些工具最低都是百元千元。

御守鹽名詞解釋

雞翅木:是木材心材的弦切面上有雞翅(“V”字形)花紋的一類紅木。雞翅木以顯著、獨特的紋理著稱,歷來深受文人雅士和廣大消費者喜愛。在《紅木國家標準》中,收錄了三個樹種為雞翅木:1非洲崖豆木,即非洲雞翅木,產地在剛果;2白花崖豆木,即緬甸雞翅木,主要分佈在緬甸、泰國;3鐵刀木,分佈在南亞東南亞,另在中國雲南、廣東等地也有引種栽培。按照標準規定,雞翅木的必備條件是:崖豆屬和鐵刀木屬樹種;木材結構甚細,含水率12%時氣幹密度大於0.80g/cm3;木材的芯材為黑褐或慄褐,弦面上有雞翅花紋。由於花紋悦目,雞翅木適宜製作傢俱,也適宜室內裝修及製作地板、裝飾單板等。
頻繁消磁也無害處。雞翅木 具有吉祥寓意的“相思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