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得無

鎖定
得無,又寫作“得毋”、“得微”,常與句尾語氣詞的“邪”、“乎”相呼應,表示懷疑和推測的語氣,可譯為是“莫非......嗎?”或“該不會......吧?”,表示對某種事實的推測。 [1] 
中文名
得無
拼    音
dé wú
注    音
ㄉㄜˊ ㄨˊ
出    處
《吳越春秋》

目錄

得無解釋

恐怕,是不是。常和“邪”、“乎”構成表推測性的疑問句 [1] 

得無例句

一、寫作“得無”
吳越春秋》:夫神物之化,須人而成。今夫子作劍, 得無得其人而後成乎? [4] 
韓詩外傳》:扁鵲造宮,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曰:“世子暴病而死。” [2] 
《漢書·趙充國傳》:此漢精兵,擊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毋有伏兵乎? [3] 
二、寫作“得微”
莊子·盜蹠》:“今者闕然數日不見,車馬有行色,得微往見蹠邪?” [5] 
《晏子春秋》:晏子被元端,立於門曰:“諸侯得微有故乎?國家得微有事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 [6] 
三、寫作“得毋”
新書·容經》:放杖而立曰:“子之兄弟亦得無恙乎?”曳杖倍下而行,曰:“妻子家中得毋病乎?” [7] 
史記·梁孝王世家》:袁盎顧之曰:“我所謂袁將軍者也,公得毋誤乎?”刺者曰:“是矣!” [8] 
戰國策·魏策》: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難以行,太子為及日之故,得毋嫌於欲亟葬乎? [9] 
子贛由其家來謁於孔子,孔子正顏舉杖,磬折而立,曰:“子之大親毋乃不寧乎?”放杖而立曰:“子之兄弟亦得無恙乎?”曳杖倍下而行,曰:“妻子家中得毋病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