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其虛

鎖定
徐其虛(1906——1929.8),原名徐其昌,字風鳴,號南州。湖北麻城乘馬鎮崗石槽衝村人。1906年出生在一個破落地主家庭。2歲喪父。6歲進私塾。1923年考入麻城高等小學,受師於進步教師王幼安。1924年考入武漢中學,深受董必武、陳潭秋的影響。1926年暑假,回到家鄉,宣傳革命道理。1926年夏,懷着救國民於水火,改造社會的遠大理想,毅然參加了賀龍領導的國民革命軍。1929年2月,鄂東特委的豫南特委舉行聯席會議,決定組織立夏節(商南)起義,劃商羅麻地區為鄂豫皖特別區,成立特別區委,為委員 [1]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名
徐其虛 [2] 
別    名
徐其昌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6年 [1] 
逝世日期
1929年8月
畢業院校
武漢中學
職    業
學生
出生地
湖北麻城

徐其虛成長曆程

徐其虛(1906.4.29—1929.8.17)商南立夏節起義主要領導人 [3]  6歲進私塾。1923年考入麻城高等小學,受師於進步教師王幼安。1924年考入武漢中學,深受董必武陳潭秋的影響。1926年暑假,回到家鄉,宣傳革命道理,在王樓奎屋的大門上張貼標語:“窮莫憂愁富莫誇,哪有常窮久富家。土豪把我窮人壓,不勞而獲得榮華。只要農民團結緊,千年鐵樹也開花。”1926年夏,懷着救國民於水火,改造社會的遠大理想,毅然參加了賀龍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由於作戰勇敢,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受黨的派遣回到家鄉從事農運工作,與王樹聲等人一起建立起乘馬地區第一個黨支部。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後,返漢隨賀龍部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不久,黨又派他返回麻城堅持革命鬥爭。9月下旬,與蔡濟黃、劉文蔚、王樹聲、廖榮坤等在邱家畈聽取傳達中國共產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和省委指示,並發動了“九月暴動”。11月18日,與劉文蔚、廖榮坤等率領麻城農民自衞軍和上萬名羣眾參加了黃麻起義。受挫後,隨起義隊伍轉移木蘭山。1928年1月,鄂東軍改為工農革命軍第七軍。不久,所部編為四個小隊。和戴克敏帶領一個小隊於3月返回黃麻老區,打死黃安縣公安局長和曹“屠夫”。4月初,一舉消滅上戴家民團,為第七軍全部返回黃麻老區掃清了道路。7月,第七軍奉命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三十一師,下轄四個大隊,任第三大隊大隊長。10月,鄂東特委重組,為委員。

徐其虛黃麻暴動

十月革命的炮聲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浪潮給交通閉塞的麻城送來了馬克思主義。1923年麻城最早黨員王幼安在縣高等小學教書時,組織起馬列主義研究小組,積極宣傳馬列主義,培養進步青年。徐其虛等傾向進步的學生參加了這個小組。在王幼安的教導下,他閲讀了一些進步書刊,初步接觸了一些馬列主義基本知識,給他純潔的心靈以深刻的影響。  1924年,徐其虛考入武漢中學,在董必武陳潭秋的影響下,他與麻城在漢學生蔡濟璜、劉文蔚等常在一起學習《響導週刊》、《湘江評論》等進步書刊,利用節假日到工廠、農村進行社會調查,瞭解工農疾苦,使徐其虛在政治上逐步成熟起來。  1925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黨迅速發起了一個聲勢浩大的反帝運動。暑假期間,徐其虛與麻城在漢學習蔡濟璜、劉文蔚、劉象明、鄧天文等回到家鄉,利用走親串友等方式,向羣眾宣傳反帝反封建思想。1926年暑假,徐其虛等又回到家鄉,宣傳革命道理,他們在王樓奎屋的大門上張貼標語:“窮莫憂愁富莫誇,哪有常窮久富家。土豪把我窮人壓,不勞而獲得榮華。只要農民團結緊,千年鐵樹也開花。”這些宣傳使閉塞的山村燃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星星之火。  1926年夏,徐其虛抱着救國民於水火,改造社會的遠大理想毅然參加了賀龍領導的國民革命軍,轉戰於宜昌、沙市等地。他作戰勇敢,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9月,徐其虛受黨的派遣回到家鄉從事農運工作, 他與王樹聲、桂花蟾、廖榮坤等建立起乘馬地區第一個黨支部,並在西張店、垸店等地建立起農民協會。秋去冬來,他仍赤腳草鞋,穿一身土布,系一根粗布腰帶,渾似一個樸實的農民,櫛風沐雨,奔走於西張店、垸店一帶幾十裏的山村之中。在他的努力下,西張店、垸店地區很快建立起了農會,懲治土豪劣紳,開倉放糧,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  1927年“七·一五”後,徐其虛返漢隨賀龍部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不久,黨又派他返回麻城堅持革命鬥爭。9月下旬, 徐其虛與蔡濟璜、劉文蔚、王樹聲、廖榮坤等在邱家畈聽取傳達“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隨即在邱家畈、乘馬崗、林家山、伍家廟等地發動農民舉行了“九月暴動”,但在敵人的殘酷鎮壓下,暴動不得不中途停止。10月初,為了領導黃麻地區的暴動,省委又派代表到麻城,在林家山再次傳達“八七”會議精神。11月初,黃麻特委在七里坪文昌宮召開黃麻黨團活動分子會,決定發動大規模的武裝暴動。徐其虛與蔡濟璜、劉文蔚、王樹聲、廖榮坤等在乘馬崗、順河兩區組織武裝起義。  11月13日,徐其虛、廖榮坤等率領麻城農民自衞軍和上萬名羣眾參加黃麻起義,攻克了黃安城。18日,成立了黃安農民政府和工農革命軍鄂東軍。12月5日,敵十二軍教導師突襲黃安城,因眾寡懸殊,起義隊伍撤出黃安城,後徐其虛又隨起義隊伍轉移到木蘭山,開展以木蘭山為中心的游擊戰爭。  1928年1月,鄂東軍改為工農革命軍第七軍,不久,編為四個小隊, 徐其虛、戴克敏帶領一個小隊,約20人,他們採取晝伏夜動,遠襲近止,聲東擊西,繞南進北的游擊戰術,開展游擊戰爭。3月,徐其虛、 戴克敏率部殺回黃麻老區,打死黃安縣公安局長曹“屠夫”。4月初, 在紫雲區上戴家,一舉消滅了“清鄉團”,繳槍10餘支。給黃麻老區人民以極大的鼓舞。當時有歌謠唱道:“黨員遊擊轉回還,先打清鄉團,除劣紳,一心要共產,誰敢來抵抗,叫他的狗命完,只急得土豪劣紳兩眼朝上翻”。  隨着黃麻老區革命形勢的好轉,加上敵人內部衝突,駐黃麻地區敵十二軍撤回河南。這時,在木蘭山堅持鬥爭的第七軍在吳光浩的率領下,全部返回黃麻老區,在清水塘召開會議,決定開闢柴山堡,走邊界武裝割據的道路。7月,第七軍奉命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三十一師, 下轄四個大隊,徐其虛任第三大隊大隊長。在柴山堡,他除了做好軍事領導工作外,還組織戰士到茶棚、路口張貼標語,宣傳發動羣眾,到駐地幫助羣眾犁田、車水,發動羣眾參軍參戰。一次,在柴山堡的新廟,發現敵十八軍一個連向我駐地進發,我軍即把部隊拉上山頭,擺開陣勢,準備戰鬥。敵發現我軍後不但不開槍,反而坐在路邊休息。敵一軍官模樣的人手搖白毛巾向我軍走來。當時,我軍非常詫異,不知敵人是否詐降,怎麼辦?這時,徐其虛挺身而出,果斷地説:“讓我去探聽個虛實,要是詐降,只犧牲我一個人,要是真降,可帶回一個連來。”説罷大步向山下走去。徐其虛這種顧全大局、英勇的行動,深受戰士們的佩服。通過接觸,是敵軍真譁變過來當紅軍,這在當時對於壯大紅軍隊伍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幫助。10月,鄂東特委重組,徐其虛為特委委員。  1928年冬,鄂東特委提出學習井岡山辦法,準備創建鄂豫皖邊界武裝割據,派徐其虛等到商南幫助工作。1929年2月,鄂東特委和豫南特委舉行聯席會議,決定組織商南起義,劃商南、麻(城)東和羅(田)北為鄂豫特別區,成立鄂豫特別區委,徐其虛為委員。徐其虛到商南後,他以織襪為掩護,走鄉串户,發動羣眾,他待人誠懇,態度謙和,助人為樂,方圓幾十裏沒有人不知道這麼一個可敬的織襪工人。為了組織暴動武鬥骨幹,徐其虛在潘家垸組織了一個有18人的兄弟會,進一步向他們灌輸革命道理,講解黃麻起義懲治土豪劣紳,實行土地革命的情況,教育他們樹立革命必勝的信心。  起義的準備工作,引起了敵人的注意,他們預感革命的風暴即將來臨,於是四處“清鄉”搜捕共產黨人,妄圖阻止革命,形勢已發展到一觸即發的地步。鑑於此,1929年5月2日,商羅麻特委在太平山穿石廟召開了緊急會議,決定5月6日(立夏節)發動起義,成立了起義總指揮部,徐其虛與周維炯負責軍事。立夏節夜晚,徐其虛率領三十多位農民武裝,一舉消滅了白沙河民團,其他各路起義部隊,先後解除了丁家埠、南溪、竹林庵、斑竹園、碾垸、吳家店等地反動民團的武裝,起義成功了。5月9日,起義隊伍彙集到斑竹園,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三十二師,徐其虛任黨代表。10日,成立辦事處,即臨時革命政府,徐其虛任辦事處主任。辦事處成立後,徐其虛在南溪、斑竹園等地發動羣眾,打土豪、殺劣紳、收繳地主武裝,摧毀豪紳政權,成立農民協會。5月底,農協會員發展到8000餘人,赤衞隊發展到四五千人, 初步形成了一塊縱橫六七十里的革命根據地。  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使敵人惶恐不安,於是便進行瘋狂“清剿”,妄圖把年幼的紅軍和新生的紅色政權扼殺在搖籃中。5月16日, 敵商城縣保安團和親區團匪顧敬之等部聯合進犯南溪,當夜,徐其虛、周維炯率部將敵擊潰,斃傷敵30餘人,俘敵10餘人,繳槍20多支,紅軍首戰告捷,大大的鼓舞了廣大軍民鬥爭的勇氣。20日,徐其虛、周維炯又指揮部隊東進皖西,一舉攻克皖西重鎮金家寨。21日,又克流波撞,打敗了諸佛庵民團之後,又揮師南下羅田,連戰皆捷。徐其虛為紅三十二師的誕生和商南革命根據地的建創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徐其虛犧牲情況

徐其虛烈士 徐其虛烈士 [3]
1929年2月,鄂東特委的豫南特委舉行聯席會議,決定組織商南起義,劃商南、鄂東、羅北為鄂豫皖特別區,成立特別區委,為委員。5月6日,發動起義,帶領農民武裝30餘人一舉消滅白沙河民團。5月9日,起義隊伍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三十二師,任黨代表。10月,成立辦事處(即臨時革命政府),又任辦事處主任。和周維炯率部多次打退反動民團的圍攻,為商南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8月,被錯殺於商城斑竹園簡家畈(今屬金寨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2019年6月26日,先烈徐子清、徐其虛爺孫倆的遺骸遷葬在金寨縣烈士陵園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