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元珙

鎖定
徐元珙(?—1688年),清朝官吏。清武進(今常州市區)人,字輯五。順治十二年(1655)進士。徐永宣父。授刑部主事,任員外郎,典試廣西,遷郎中。歷官福建建寧道、直隸口北道參議、光祿寺少卿、太常寺卿、通政使、都察院副都御史等。所至修葺城牆,訓練將士,捕盜安民,修建學舍,發展教育,有應變才。曾上疏糾正北海祭祀典禮。後以侍親乞歸。康熙二十七年(1688)孝莊皇太后駕崩,赴京哭靈,病發而卒。賜歸葬。為人真誠厚道,講義氣,教子有方。 [1] 
本    名
徐元珙
輯五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南省武進縣
逝世日期
1688年
主要成就
北海祀典、釐正北郊配饗位次
官    職
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目錄

徐元珙生平

順治十二年(1655年)進士,授刑部主事,遷員外郎。典廣西試,遷郎中。出為福建建寧道僉事,善治盜。移山西冀寧南道參議,遭母憂去。康熙十二年(1673年),起直隸口北道參議。時宣鎮未設府縣,但置同知分防。元珙和調將士,嚴斥堠,增亭障,葺城郭,修學舍,邊境晏然。入為光祿寺少卿,歷太僕寺卿、通政使。二十四年,授太常寺卿。疏請釐正北郊配饗位次,略言:“本朝分祭南北郊。圜丘南鄉,三聖並配,甚鉅典也。獨方澤配位,臣不能無議。昭穆之位,分左右不分東西。圜丘南鄉,則東為左為昭,西為右為穆;地祇既北鄉,則西為左為昭,東為右為穆。蓋東西有定方,而左右無定位,從正位所鄉而殊。漢、唐地祇皆南鄉,至宋政和四年,引北牖答陰之義,始改北鄉,配位亦改焉。明嘉靖九年,建方澤壇,因宋制,地祇北鄉,而配位仍設於東,不應古禮。蓋其時禮官誤執以東為左,因循至今。然明配位止一太祖,或左或右,尚無越次之嫌。今三聖並配,左右易位,因之昭穆失序;況配位誤則從壇皆誤,即陵山從祀嶽鎮者亦誤。揆諸典禮,實有未安,有待釐正。”疏入,下廷臣集議,學士徐乾學韓菼皆韙元珙議,獨許三禮駁之,遂不行。
二十五年,遷左副都御史。疏請正北海祀典,略言:“唐望祭洛州,即今河南府。宋望祭孟州,即今懷慶府。明依宋制。説者謂懷慶屬濟源,潛通北海,故於此望祭焉。本朝定製,東海祀萊州,南海祀廣州,西海祀蒲州,皆為允當。獨北海仍祀懷慶,竊以嶽鎮方位,當準皇都。往南祭北,於義未愜。謹按北鎮醫巫閭山在今奉天府境,山既為北鎮,川即可為北海,矧長白山水、黑龍、鴨綠諸江,悉朝宗於海。請更定北海之祭,就北鎮醫巫閭為便。或疑歷時已久,不可輒更。臣按北嶽祀恆山曲陽,積二千餘年,用科臣言改祀渾源州。嶽祭可更,何疑海祭?”疏入,議行。
二十六年,疏乞歸養。至家,父已前卒。二十七年,孝莊文皇后崩,赴闕哭臨。疾作,卒於京師,上聞而憫之,喪歸,許馳驛,恤如禮。 [2] 

徐元珙評價

元珙尚風義,座主陳彩沒,妻妾繼逝,撫其一歲孤並其女,為營婚嫁,與己子無異。時論推其篤厚。 [2] 
參考資料
  • 1.    徐元珙(?—1688)  .常州市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18-11-27]
  • 2.    《清史稿》卷二六六,列傳第五三,《徐元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