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顧之憂

鎖定
後顧之憂(拼音:hòu gù zhī yōu)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北朝·北齊·魏收魏書·李衝傳》。 [1] 
後顧之憂指在前進過程中,擔心後方發生問題。常用於形容來自後方的憂患;在句中一般作賓語。 [2] 
中文名
後顧之憂
拼    音
hòu gù zhī yōu
近義詞
後顧之虞
反義詞
無憂無慮
出    處
《魏書·李衝傳》
注音字母
ㄏㄡˋ ㄍㄨˋ ㄓㄧ ㄧㄡ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

後顧之憂成語出處

北朝·北齊·魏收《魏書·李衝傳》:“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無後顧之憂,一朝忽有此患,朕甚懷愴慨。”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後顧之憂”。 [1] 

後顧之憂成語故事

李衝是南北朝時北魏名臣,他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由長兄滎陽太守李承撫養。李承經常説:“這個小弟弟的器量不凡,應當給予厚望。”當時州牧郡守的子弟常常侵擾百姓,隨意索要財物,只有李沖和李承的兒子清靜簡樸、行為高潔,被當時的人所讚賞。 [1] 
李衝擔任官職後,辦事機敏,性格柔順,逐漸得到了皇帝的寵信。因為成功推行户籍和賦税制度改革,利國利民,又受到太后的恩寵。身居要職後,李衝不計個人好惡,秉公處事,得到大家的好評和信任。 [1] 
當時有個叫李彪的人,孤立無助但自強不息,能不隨眾媚俗。因為李衝尊敬讀書人,李彪就一心依附李衝。李衝也看中李彪的學問。就謙虛有禮地接納他,常向皇帝推薦,在公私事務上都盡力幫助。等李彪擔任高官後,也受到皇帝的信任和喜愛,便認為不必再理會李衝,對李衝不再尊敬。李衝對此非常氣憤,便在皇帝南征時將李彪逮捕。李衝性格一貫柔和寬厚,可一旦暴怒,就會突發慌亂驚悸的病症。面對李彪,李衝盛怒難忍,怒睜雙眼,大聲叫罵,狂病突發,十多天後去世,當時只有四十九歲。 [1] 
皇帝回京後,與大臣們談起李衝,痛惜地説:“李衝總理朝政,清廉簡樸,仁愛明智,忠誠高尚。我因為這些,把朝廷的權力都委託給他,使我跨出國境南征時沒有任何來自後方的憂患。如今他忽然這樣,讓我一想到都覺得無限悲愴與感慨。” [1] 

後顧之憂成語寓意

李衝忠心耿耿、剛正不阿,為君主分憂解難,深得孝文帝器重,在孝文帝出境南征時總理朝政,清廉簡樸,使得孝文帝沒有後顧之憂。成語告訴人們,要想做事時無後顧之憂,就必須在行動前有周密的計劃和準備,這樣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行動之中,獲得成功。 [3-4] 

後顧之憂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後顧之憂”指在前進過程中,擔心後方發生問題。常用於形容來自後方的憂患;在句中一般作賓語。 [2] 
  • 運用示例
元·脱脱宋史·柳開傳》:“使其掩襲,令彼有後顧之憂,乃可制其輕動。” [5]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二回:“靈公曰:‘將軍為殿,寡人無後顧之憂矣。’” [5] 
清·趙爾巽《清史稿·常青傳》:“大營距府城未遠,勢相犄角,無後顧之虞。” [5] 
參考資料
  • 1.    王彤偉著. 傳統文化經典讀本 成語[M]. 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8.01:74
  • 2.    後顧之憂  .漢典[引用日期2022-01-14]
  • 3.    立人編著. 成語故事[M]. 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019.11:119
  • 4.    崔鍾雷主編. 成語故事[M]. 瀋陽:萬卷出版公司, 2014.04:88
  • 5.    倪寶元/主編. 成語範例大詞典[M].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1997.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