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很黃很暴力

鎖定
很黃很暴力,網絡流行語,指網絡中的黃色和暴力頁面比較氾濫
在2007年12月27日新聞聯播播出一段抨擊不良網絡視聽節目的報道,其中採訪了一個北京某學校的女學生,這個女孩子面對CCTV的話筒説道:“上次我查資料,忽然蹦出一個窗口,很黃很暴力,我…我趕快給關了” 。於是,“很黃很暴力”成了一句流行語,代替了“很好很強大”,迅速在整個互聯網快速傳播開來,成為2008年最火爆的一句短語。
很多網友質疑一個網頁怎麼會同時“很黃很暴力”,猜測張殊凡沒有説真話,甚至通過網絡搜出了張殊凡的住址、學校等私人信息,關於張殊凡到底有無説謊,是否應該被譴責,在2008年初引發了一場熱烈的討論。
中文名
很黃很暴力
屬    性
網絡流行語
出現時間
2007年12月27日
出    處
新聞聯播
開始流行時間
2008年
釋    義
網絡中的黃色暴力頁面比較氾濫

很黃很暴力詞語來源

很黃很暴力 很黃很暴力
2007年12月27日,CCTV播出一則新聞《淨化網絡視聽環境迫在眉睫》,報道中提到,“截至目前,我國提供視聽節目服務的網站已達6萬多家,在傳播健康思想文化的同時,一些低俗不健康的內容也在蔓延。”央視記者採訪了北京市學生張殊凡。 [1-2] 
張殊凡在鏡頭裏説:
“上次我查資料,突然蹦出一個窗口,很黃很暴力,我趕快給關了。” [1-2] 
張殊凡只因一句“很黃很暴力”引起軒然大波,關於張殊凡同學的視頻、張殊凡吧、圖片一夜成災;貓撲網站隨即出現了許多帖子來惡搞“很黃很暴力”,還有人制作了色情漫畫圖來影射張殊凡。也有人為張辯解,説她還是個孩子;甚至有人公佈了張的履歷等私人資料。 [1] 

很黃很暴力社會評價

一個網頁既“很黃”又很“暴力”,這樣的網頁,如何被這位查資料的小學生給碰上了。又有人質疑,接受新聞聯播節目採訪的13歲的張殊凡只是一個被“擺佈好的木偶“。
網民之所以會不依不饒,一是網絡擅長“解構”的慣性使然,二是類似新聞聯播這樣的節目在網民心目中的某種固定印象使然,兩種力量合到一塊兒,也顧不得人家小姑娘情願不情願,就直接“指定”其為“2008網絡紅人NB1”。張殊凡不過是在極偶然的情況下充當了網民情緒宣泄的道具。
網民之所以樂此不疲,大多隻是出於好玩或追逐流行的心態,並無惡意。為了個人興趣或者情感需要惡搞一下也無傷大雅。但任何事情都應該有個底線,網絡語言和惡搞的底線就在於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任何人的幸福都不能建立在他人的痛苦基礎之上。當一些人因此而感覺過癮而興致勃勃時,惡搞已經嚴重侵犯了小姑娘的名譽權隱私權,更傷害了她的人格尊嚴與幼小心靈。一些網民的言辭實際上已經超越了言論自由的界限,已經涉嫌侮辱他人,屬於違法行為。 [2] 
網絡給網民帶來了空前的言論自由和發表自由,網民要學會利用更要學會珍惜。自由是有代價的,網絡是有道德底線的。如果網民不能自律,傷害的不單單是小姑娘,而是大眾。網絡需要自由,也需要自律。 [2] 

很黃很暴力發展經過

張殊凡亮相新聞聯播後,“很黃很暴力”被網友們奉為“2008年首句流行語”,網友們立即發動“人肉搜索引擎”。
2008年1月4日,貓撲上掛出一封信,寫信人自稱是張殊凡的父親。信中大致內容:
“必要時我會使用法律武器維護殊凡的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
“我希望這件事就這麼平靜地過去,不要再起什麼波瀾。這是一位父親發自內心的請求。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做家長的責任感,去正確地引導教育孩子,而不是在一旁挖苦諷刺。即便他們觸犯了我們,也應保持寬容的態度。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