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彼蒼廟

鎖定
彼蒼廟位於紹興市新昌縣儒岙鎮,始建於明朝中葉,坐落於天姥山麓(儒岙鎮儒一村),是為紀念治水英雄大禹由民間集資而建的。“彼蒼”是“天”的意思,所以彼蒼廟即天廟。廟門上有兩塊“彼蒼廟”匾額,分別出自書法家郭仲選、沈定庵的手筆。廟的主殿為禹王殿,側有謝公殿、觀音閣、魁星閣、文武殿、太白樓。1994年10月被列為縣文物保護點。它還是天姥山麓儒岙鎮的八景之一——古柏臨清的所在地。
中文名
彼蒼廟
地理位置
紹興市新昌縣儒岙鎮
所處時代
明朝

彼蒼廟簡介

彼蒼廟正廟門 彼蒼廟正廟門
其名由來於:天姥自古名山,康樂登臨,李白“夢遊”。山下儒岙鎮有彼蒼廟。“彼蒼者,天也。”彼蒼廟即天廟也。據説,彼蒼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原址在會墅。

彼蒼廟彼蒼廟歷史

彼蒼廟始建於明朝中葉,歷史悠久,坐落於天姥山麓(儒岙鎮儒一村),是為紀念治水英雄大禹由民間集資而建的。主殿為禹王殿,側有謝公殿、觀音閣、魁星閣、文武殿、太白樓。1994年10月被列為縣文物保護點。廟內香火旺盛,因為有"修行修一世,不如彼蒼廟內坐一時"的説法,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香客前來。
彼蒼廟飽經滄桑,解放後改建為掃盲學校,公社化時期改為儒岙糧管所,後又作為當時區政府辦公場所。1993年,經縣文物局審批同意後,廣大羣眾及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募捐,併成立了重建籌備委員會,彼蒼廟才得以重建。

彼蒼廟彼蒼廟新生

2005年,觀音閣毀於一場大火。為保護彼蒼廟的完整性和歷史文化價值,村民們積極捐款,周邊村民聞訊也紛紛伸出援手。10月,觀音閣修繕工程正式啓動。重建後的觀音閣為純木結構,在保留原有風格的基礎上添加了更為合理的設計。木匠們根據他們豐富的從業經驗,通過對原來的設計圖進行改良,使閣內結構更加巧妙,造型也更為生動;規模也比以往更加宏大壯麗,面積擴大了近40平方米,由原來的250平方米擴大到現在的287平方米;採用進口木材,使主體建築更加牢固耐用。 [1] 

彼蒼廟彼蒼廟美景

兩棵古柏從小廟中破紅牆而出,樹葉遮廟前的一條小溪,潺潺間有石舫一座,舫中又有古井一口,那井水決非溪中之水,乃地下之泉水,長長井圈似粗杆,升到上面一石橋中央,井欄加蓋,便成了橋板,取水時掀開石板即可。這就形成了“井上有橋,橋上有井”的獨特景觀,也稱得一奇。
小廟門前為一涼亭般仿古建築,頂棚畫滿山水花鳥,亭中有凳可坐,廟門上有兩塊“彼蒼廟”匾額,分別出自書法家郭仲選、沈定庵的手筆。廟內有禹王殿、謝公殿、太白樓等建築,雕樑畫棟、精巧玲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