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形而上學

(亞里士多德創作哲學著作)

鎖定
《形而上學》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創作的哲學著作,創作於公元前4世紀。
《形而上學》共14卷,集為1冊。書中探討了哲學對象和研究範圍;對一些哲學術語做了釋義;分析批判了以前的哲學家思想,重點批判了柏拉圖的理念論;闡明瞭作者的實體、質料和形式等理論。 [1]  《形而上學》闡發了一種學説,這種學説有時稱為智慧,有時稱為“第一哲學”,其任務是描述實在的最普遍、最抽象的特徵,以及普遍有效的原則。 [2] 
《形而上學》奠定了亞里士多德在哲學史上的地位。正是亞里士多德使“形而上學”這個名詞成為哲學上的一個含義豐富的專有名詞。 [3] 
作品名稱
形而上學
外文名
Metaphysics
作    者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創作年代
公元前4世紀
類    別
哲學
字    數
318000

形而上學內容簡介

《形而上學》全書共14卷,142章。
全書的第1、2捲回顧了以前的哲學家關於世界本源問題的看法,指出探究事物存在和發展原因的重要性。第3、4、6卷主要討論哲學研究的方向以及科學分類的原則,提出了關於哲學研究的問題。第5卷對30個哲學術語分別列出了定義及內容。
第7卷解釋了實體學説。第8、9卷提出了實體的意義,討論了質料和形式、潛能和現實的範疇及其辯證關係。第10卷介紹整體、連接、同一以及相關概念。第11卷對該書的前部分進行了簡單的概括。第12卷講了宇宙的總因,提出了神學思想。第13、14卷集中批評了數論派和理念論。 [4] 

形而上學創作背景

公元前335年前後,希臘城在馬其頓的統治下,社會階級矛盾逐步加深,人民貧富兩極分化日益嚴重。各城邦中有越來越多的自由民眾對奴隸主的統治感到不滿。希臘城邦的思想界也產生了激烈的哲學和意識形態的衝突,唯物論和唯心論的鬥爭不斷深化。
亞里士多德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哲學深入研究,創作出了《形而上學》。 [4]  該書由公元前1世紀呂克昂學園的繼承人安德羅尼柯整理出版。 [1] 

形而上學作品思想

在這本書中,亞里士多德主要考慮了兩個問題:其一,一門最高的形而上學是可能的嗎?其二,是不是正像有可感覺的實體一樣也有不可感覺的實體呢?為了回答這兩個問題,亞里士多德建立了兩條證明的基礎原則,即矛盾律和排中律。
接着,亞里士多德開始討論實在的問題。亞里士多德認為,一般或形式不是本體。事物的存在有不同的方式,例如運動、運動員都可以被稱作“健康”,但方式完全不同。“所有被稱作健康的事物都與健康有關,有些是保持它的,有些是產生它的,有些是健康的跡象,有些是健康的接受者”,本體是基本的存在,研究“存在之為存在的一般科學”就是“形而上學”。形而上學的研究對象與特殊事物無關,它研究的主題是所有事物。亞里士多德認為只有研究了本體之後,才能回答“存在是什麼”這個問題。他認為,本體是純粹的或終極的主詞,例如,在句子“白是顏色”中,主語是“白”,而謂詞是“是顏色”。但在句子“什麼是白的”中,“白”又作為謂詞存在,所以“白”不是純粹的主詞,因此不是本體。他認為,只有種才有本質,並且有本體也有種。例如,人這個種具有真正的本質,人是理性的動物就是它的本質。但是,一個哲學家就不是種。因為哲學家可能碰巧做哲學家這個行當,所以人是一個種,因此不是主體。
亞里士多德認為,如果所有本體都具有變化性,那麼所有事物都具有變化性。但是,時間和運動是不能既存在又停止存在的,這説明,存在某些東西是永遠不變的,因此,他認為,宇宙中存在着不變的推動者,也就是上帝或神。 [3] 

形而上學後世影響

《形而上學》是對泰勒斯以來的古希臘哲學發展的歷史性總結,它被譽為世界第一部哲學教科書。它創立了以本體論、四因論、潛能和現實為中心的哲學體系。在教會神學中,《形而上學》和亞里士多德其他著作的絕對權威,僅次於《聖經》。 [2] 

形而上學作者簡介

亞里士多德(約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臘人,古代先哲,世界古代史上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馬克思曾稱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他因作品《形而上學》榮獲“哲學家之王”的稱號。 [4] 
參考資料
  • 1.    李昕編著,青少年課外知識全知道[M],中國華僑出版社,2015.04,第212頁
  • 2.    王方靈編著,中外名著全知道 全民閲讀提升版[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10,第227-229頁
  • 3.    金歌等編,中外名著博覽 人文社科卷=WORLD'S CLASSIC INTRODUCTION[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5.03,第11頁
  • 4.    李丹編著,快人一步讀名著[M],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05,第181-1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