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彈冠相慶

鎖定
彈冠相慶,是漢語的一則成語,語出東漢·班固漢書·王吉傳》。 [1] 
這則成語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亦用於指即將作官而互相慶賀;後用來形容壞人得意的樣子。其結構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等,含貶義。 [1]  [5] 
中文名
彈冠相慶
拼    音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近義詞
額手稱慶雞犬升天
反義詞
如喪考妣
注    音
ㄊㄢˊ ㄍㄨㄢ ㄒㄧㄤ ㄑㄧㄥˋ
出    處
《漢書·王吉傳》
語法功能
作謂語等

彈冠相慶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捨同也。”後人把“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説成“彈冠相慶”,提煉為一則成語。 [1-2] 

彈冠相慶成語故事

漢宣帝時,琅琊人王吉和貢禹是一對很好的朋友,他們二人自幼好學,通曉五經,學識淵博,為人廉潔。由於他們愛好相同,抱負相同,所以關係特別親密。正因為如此,在當時的人們看來,王陽做了官,貢禹就會彈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去做官。後來,王吉、貢禹都當了官。漢宣帝時,王吉為博士諫議大夫,因他對宣帝的宮室陳設、車服裝備太盛,上書勸諫,被宣帝認為是迂闊,因而不得宣帝信任。王吉心中鬱悶,就稱病辭官歸家。與此同時,貢禹也有類似的遭遇,他做河南令也被罷官掉職。由於他們為官比較廉正,漢元帝剛繼位就派使臣前往徵聘。二人被召之後,做事勤謹,忠心耿耿,因而頗得元帝的信任。雖然再次被起用,但年邁的王吉在進京的路上就去世了。貢禹則得到重用,但不久也因為年紀大去世了。本來王吉和貢禹都是國家棟梁之才,但他們青壯年時期由於各種原因,都錯失了為朝廷和國家效力的機會,當他們再次出山,已是垂暮之年。後來,人們把“王陽在位,貢公彈冠”用以指一個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夥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2] 

彈冠相慶成語寓意

“彈冠相慶”本來是形容好朋友之間的友誼的。王吉當了大官,貢禹和王吉的價值觀相同,因此王吉一定會提攜貢禹,共同實現他們的政治抱負。二人都是清廉的官員,敢於説真話。因此,“王陽在位,貢禹彈冠”並無任何貶義,相反,是對他們兩人美好品行和動人情誼的由衷讚美。“彈冠相慶”用作貶義是從北宋名家蘇洵開始的。他在《管仲論》中用“彈冠相慶”形容春秋齊桓公有三個近臣,均是用卑鄙的手段討悦取寵的:一是豎刁,二是易牙,三是開方。他們相互勾結禍亂齊國,後來齊桓公重用管仲為相,這三子沒辦法使用計謀。管仲一死,這三子高興得不得了,馬上各自回家取出舊官帽,彈灰跳躍,相互慶賀,準備捲土重來。這是“彈冠相慶”第一次用在壞人身上,流傳到今天,這一成語就變成了貶義詞,形容壞人之間一個人有了權勢,其他人也得到好處的醜態。 [2]  [4]  [6-7] 

彈冠相慶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彈冠相慶”表示某人當了官,他的同夥非常高興,互相慶賀,準備做官。現在也形容由於時世動亂,可以給壞人可乘之機,他們為做官往上爬、撈取權勢而相慶賀。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不可將其理解為“扔起帽子慶祝”。這則成語為書面語,用於正式的場合,在句子中多作謂語,含貶義。 [1]  [3]  [7]  [8] 
運用示例
宋·蘇洵《管仲論》:“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而相慶矣。” [5] 
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二十四出:“哥哥既已做官呵!彈冠相慶渾難已。” [1] 

彈冠相慶成語辨析

“彈冠相慶”與“額手稱慶”
“彈冠相慶”與“額手稱慶”雖然都有“慶賀”的意思,但其用法和色彩大相徑庭。第一,慶賀的原因不同,“彈冠相慶”是小人可以做官、升官官員又重新得勢上台,或壞人趁時世黑暗混亂而高興慶賀。“額手稱慶”是因為躲過了一場大災難或歷盡艱難終於獲得成功,又或人們強烈的期盼得以實現。總之,“額手稱慶”是因期盼的實現而慶賀。第二,“彈冠相慶”重在“慶賀”,“額手稱慶”重在“慶幸”。所謂“慶幸”是指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結局。第三,對象不同,色彩不同。“彈冠相慶”的都是壞人、小人,“額手稱慶”的都是正面人物。 [3] 
參考資料
  • 1.    彈冠相慶的解釋|彈冠相慶的意思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9-12-19]
  • 2.    夢華主編.全綵圖説中華典故.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139
  • 3.    趙永成.“彈冠相慶”與“額手稱慶”[J].語文月刊,2015(1):92-93
  • 4.    彈冠相慶  .參考網.2018-09-06[引用日期2022-01-22]
  • 5.    李一華 呂德申.漢語成語詞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808
  • 6.    孟慶蛟.彈冠相慶[J].作文週刊·小學四年級版,2018(17):8-9
  • 7.    潛心.彈冠相慶[J].初中生之友·中旬刊,2017(1):51
  • 8.    史有為主編.成語用法大詞典.大連:大連出版社,1997: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