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金山

(內蒙古科技大學教授)

鎖定
張金山,男,1959年1月生,河南沁陽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研究院院長、內蒙古煤炭安全開採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內蒙古礦業工程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包頭市粉煤灰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1] 
1982年畢業於河南理工大學(原焦作礦業學院),獲採礦工程學士學位,1982年—1984年在大同煤炭工業學校任教,1984年—1987年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學習,獲礦業系統工程碩士學位,1987年在內蒙古科技大學任教。
1991年9月至1992年11月在英國諾丁漢大學採礦系進修, 2000年2月至8月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環境與發展學院進行合作研究,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在日本東北大學名古屋工業大學進行合作研究。
中文名
張金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河南理工大學
畢業院校
中國礦業大學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河南沁陽
性    別

張金山人物經歷

1982年畢業於河南理工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到大同煤炭工業學校任教;
1984年9月~1987年7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讀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 [1] 
1987年7月~1991年9月包頭鋼鐵學院採礦系任教;
1991年9月~1992年10月英國諾丁漢大學從事礦業專家系統方面研究;
1992年10月~2000年2月包頭鋼鐵學院採礦系從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與礦業工程方面教學及科研工作;
1995年被評為副教授、2000年被評為教授。
2000年2月~2000年8月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英國謝菲爾德海萊姆大學從事固體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方面的合作研究;
2000年8月~2006年9月在內蒙古科技大學資源與安全學院從事採礦工程與礦產資源利用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2006年9月~2007年2月在日本東北大學從事粉煤灰綜合利用方面的合作研究工作;
2007年2月在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研究院從事礦產資源利用與採礦技術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1] 

張金山研究方向

張金山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礦物加工(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煤礦開採現代理論與技術。

張金山主要貢獻

在內蒙古科技大學任教期間,曾主持和參與完成了16項科研項目,其中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盟市級科研項目6項、企業委託項目7項。承擔並完成了包頭市《大摻量粉煤灰新型建材開發》、《包頭市粉煤灰粘土燒結磚》項目和《呼和浩特供熱公司粉煤灰綜合利用》等研究項目,在研項目有《包頭市粉煤灰承重牆體磚試驗研究與工業試驗》和《日本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引進與產業化》項目。
在教學與研究期間,參與編寫出版了《礦業微機應用》一書(冶金出版社出版),主編了《專家系統與開發工具XI--PLUS》專著(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出版),這些專著已經成為我校採礦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材,對研究生培養和本科生教育以及在科研促進教學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發表了科研論文3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礦物加工、採煤工藝與巷道支護,2009年起任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院院長。 [2] 
參與承擔了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和“863”計劃等國家級項目、自治區項目和企業資助項目30餘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 [1] 
(1)礦物加工(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1] 
重點對粉煤灰、脱硫石膏、硅鈣渣、煤矸石、高爐渣、硅灰石粉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的加工利用開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完成了各類項目30多項,研究成果得到推廣應用的項目有:成品粉煤灰加工及其在混凝土和瀝青混凝土中的應用;粉煤灰粘土燒結磚;粉煤灰用於農田防滲渠修築、粉煤灰輕質陶粒生產、利用煤矸石製備石油催化劑、特別是在利用粉煤灰、脱硫石膏和硅鈣渣生產硅鈣板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開發出高強度硅鈣板產品,正在進行產業化。另外也主持完成了鐵礦石脱硫、和煤炭洗選降低灰分提高精煤產率等選礦項目的研究。
(2)採煤方法與技術研究
着重研究了大傾角超長工作面綜合機械化放頂煤開採技術、超近距離煤層開採下煤層巷道佈置與支護技術、軟圍巖回採巷道注漿支護技術、綜採工作面三機配套研究、大斷面巷道快速掘進技術研究,已完成企業資助研究項目11項,並取得了良好的推廣應用效果。 [1] 

張金山獲獎記錄

由於在科研與科技服務方面工作突出,曾被內蒙古科技大學兩次評為“科研與科技服務先進個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