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進德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專家)

鎖定
張進德,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礦山環境與國土整治評價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獲得者。
中文名
張進德
國    籍
中國
職    業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專家
性    別

張進德基本情況

張進德 張進德
張進德,1966 年3 月出生於山東諸城,1989 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水工系,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時間為2002 年,所學專業為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1989 年7 月參加工作,在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工作至今。

張進德業務簡歷

(一)國內外學術業務培訓
1、1991.3—7,參加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第三期部機關幹部英語培訓班。
2、2005.3.1—3.20,赴荷蘭進行“中國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設”的技術培訓。
(二)主要學術業務工作
1、1993.4—1995.5,參與完成了長江三峽鏈子崖危巖體防治工程初步設計和長江三峽鏈子崖危巖體防治工程施工圖設計。
2、1995.5—1997.5,參與香港赤臘角新機場前期填海工程場地岩土體的物理力學指標的測試。
3、1997.6—1999.9,參與CCOP 國際合作項目“黃河三角洲地區海岸帶綜合管理—從地學角度展望21 世紀”研究。
4、1999.12—2003.3,主持完成了全國地下水環境監測數據庫建設項目。
5、2002.8—至今,主持了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計劃項目,完成了《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技術要求實施細則》編制和“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信息系統”開發工作。
6、積極參與中國工程院的研究課題,完成了“遼寧撫順市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整治對策研究”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策研究”報告。
(三)曾經出訪的國家和目的任務
1、澳大利亞,考察地下水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技術方法。
2、新西蘭,考察地質環境保護與地熱利用。
3、菲律賓,參加亞洲防治與減輕地質災害學術研討會。
4、日本,參加地學信息與互聯網技術國際研討會。
5、荷蘭,參加“中國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設”的技術培訓。
6、巴西,考察地質環境監測與保護。
7、德國,考察老礦區的礦山環境恢復與治理。
8、瑞典,考察鐵礦區的合理開發與環境保護。

張進德主要業績

(一)發表論文15 篇,其中核心期刊5 篇,主要代表性文章為:
1、雲林盆地地下水管理的模型,《地質研究環境》,地質出版社,1993 年,第一譯者。
2、水平井技術在地下水和土體污染治理中的應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99 年第3期,第二作者。
3、應用ArcView GIS 建立我國地質災害空間信息管理系統的探討,《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9 年第3 期,第一作者。
4、Study on coastal zone evolution of Yellow River Delta with remote sensing,__CCOP Technical Bulletin, Vol.29, 2000,獨著。
5、礦山環境調查評價與綜合研究,西北地質,2003 年,第36 卷,第一作者。
6、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西北地質,2003 年,第36 卷,第一作者。
7、基於WebGIS 的地下水環境監測信息發佈系統研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4 年第6期,第一作者。
8、我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的若干問題探討,地質環境保護與地質災害防治論文集,大地出版社,2005 年,第一作者。
9、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數據庫建設,地質環境保護與地質災害防治論文集,大地出版社,2005 年,第一作者。
10、礦產資源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方法探討,地質通報,2004 年第23 卷第11 期,第二作者。
11、地下水動態監測數據庫應用與資源評價信息化,地質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論文集,福建省地圖出版社,2004 年,第二作者。
12、撫順市煤矸石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綜合利用,中國煤田地質,2005 年第11 卷第1期,第三作者。
(二)參與出版的著作2 部,著作名稱為:
1、《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綜合管理—從地學角度展望21 世紀》,海洋出版社,1999 年。2、《中國地面沉降》,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年。
(三)主持完成的水工環重大項目
1、礦山尾礦、固(液)體廢料以及地質災害情況數據庫籌建,項目負責人,2003 年。
2、全國地下水環境監測數據庫建設,項目負責人,2003 年。
3、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技術要求實施細則,項目負責人,2002 年。
4、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計劃項目,項目負責人,2002 年—2006 年。
5、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信息系統建設,項目負責人,2004 年。
6、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信息系統建設與綜合研究,項目負責人,2004 年。
7、大興安嶺有色金屬資源開發環境影響評估,項目負責人,2004 年。
8、撫順市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整治對策研究報告,中國工程院諮詢項目,牽頭編寫人,2004 年。
9、國土資源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指南,牽頭編寫人,2004 年。
10、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技術要求,項目負責人,2004 年。

張進德獲獎情況

1、參與完成的國際合作項目“黃河三角洲地區海岸帶綜合管理—從地學角度展望21世紀”獲得CCOP 海岸帶計劃委員會頒發的傑出貢獻獎。
2、參與完成的“黃河三角洲油氣聚集區地質環境評價與預測”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3、2005 年獲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

張進德現承擔項目簡況

1、項目名稱: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項目來源:中國地質調查局;工作週期:2002 年—2006 年;預算總投資:2968 萬元;實施單位: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承擔單位: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各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等。
2、項目名稱: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保護區劃示範;項目來源:中國地質調查局;工作週期:2005 年—2006 年;預算總投資:170 萬元;實施單位: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承擔單位: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