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鎖定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技術指導中心)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的正局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承擔水文地質與水資源、地質災害調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與國土空間開發相關工作。 [10]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主要職責是承擔水文地質與水資源調查評價、監測和研究工作。承擔地質災害調查研究、監測預警和技術裝備研發工作,承擔全國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和應急處置技術支持。承擔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與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工作,承擔城市地質、生態地質、地質遺蹟調查、監測和研究工作。承擔礦山環境調查、監測和研究工作,承擔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技術支撐工作。負責全國水工環地質信息中心建設工作,開展地質資料、數據公益性服務。開展科學普及、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服務和諮詢工作。跟蹤國際水工環地質前沿,開展科技平台建設和國際交流合作。協調聯繫省級地質環境監測機構,開展業務指導和服務。承擔自然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交辦的其他工作。 [10] 
根據2024年2月監測院官網數據,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有在編職工226人,其中博士85人,碩士97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66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77人;下設17個技術業務機構。 [14-15] 
中文名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外文名
China Institute for Ge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9] 
機構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大慧寺20號
主管部門
中國地質調查局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會議活動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會議活動(5張)
1966年8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決定,將中央全部的直屬施工隊伍逐步整編為基建工程兵,實行義務兵役制。 [8]  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部分建工部屬施工企業再次整編,成立基建工程兵部隊,在“三線”地區從事國防工程建設。 [7] 
1973年,周總理親自部署力量,決定組建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質部隊。 [3]  11月,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質指揮部正式成立。 [4] 
1974年,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抽調3個工程兵團,組建水文地質普查部隊。 [5]  隨後,相繼組建了3個水文地質支隊(師)和15個水文地質大隊(團)。 [3] 
1982年8月19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關於撤銷基建工程兵的決定》。 [8]  11月,基建工程兵領導機構和番號正式撤銷。 [6] 
1984年,由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質部隊改編組建地質礦產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指揮部。
1989年,地礦系統機構改革時,更名為中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院,併成立全國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5]  [11] 
1999年12月,國土資源部決定由中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院、全國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和部環境地質研究所合併,組建全國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直屬於國土資源部。
2000年8月,更名為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3] 
2005年1月,國土資源部印發了《關於國家公益性地質隊伍建設的意見的通知》以及《關於進一步明確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職責的決定》,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由國土資源部直屬的事業單位變成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的事業單位。 [12-13]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科研條件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人員編制

根據2024年2月監測院官網數據,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有在編職工226人,其中博士85人,碩士97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佔比80.5%;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66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77人,副高級及以上專業任職資格人員佔比達63.3%。在職職工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1人、“青年科技人才”4人,中國地質調查局“卓越地質科技人才(李四光學者)”2人、“傑出地質科技人才”5人、“優秀地質科技人才”9人,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地質科技獎獲得者9人。 [15] 
中國工程院院士:殷躍平(專職)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李文鵬
中國地質調查局“卓越地質科技人才(李四光學者):殷躍平、李文鵬
中國地質調查局“傑出地質人才”:李瑞敏、李媛、鄭躍軍、張鳴之、樂琪浪
中國地質調查局“優秀地質人才”:張進德、李長青、李海濤、郭海朋、楊旭東、喻孟良、黎濤、韓冰、房浩 [16]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科研部門

根據2024年2月監測院官網數據,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下設17個技術業務機構。 [14] 
下屬機構:水資源調查評價室、水文地質調查室(地下水模型中心)、地下水監測中心、水質分析評價室、地面沉降調查監測室、地質災害綜合研究室、地質災害應急協調室、地質災害調查室、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室、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室、地質災害監測技術方法室、國土空間評價室、地質遺蹟調查監測室、礦山環境調查監測室、生態修復調查監測室、地質信息室、期刊編輯與資料室 [14]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設備設施

截至2023年7月,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有各類水質分析檢測儀器及配套設施百餘台套,可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中93項指標的測試能力。 [28]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科研成就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2月,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獲得獎勵多項,如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科技獎、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獎等。“十一五”期間,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4項,1項成果被評為地質科技十大進展。 [2] 
時間
項目
榮譽
2008年
三峽庫區重大地質災害防治與監測關鍵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5] 
2011年
重大滑坡減災防災關鍵支撐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6] 
2016年
哀牢山地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 [24] 
2017年
全國重要地質遺蹟資源調查評價方法創新與應用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科技一等獎 [21] 
2018年
海岸帶地質環境評價與監測關鍵技術及應用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8年
汶川地震區重大地質災害成生規律研究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8年
長江三角洲典型地面沉降區水土污染監測與防治技術研發與示範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8年
國家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基礎信息庫土地和礦產資源數據分中心建設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 [19] 
2021年
全國滑坡普適性實時監測與災害風險早期預警系統及應用示範項目
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 [22] 
2021年
複合型地質災害成災模式與風險防控技術方法研究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 [23] 
2023年
三峽工程蓄水運行期地質災害與防治研究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 [20]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學術期刊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主管、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主辦,創刊於1957年。1992年入選第一版《中文核心期刊目錄》,並從2004年開始連續8次入編中文核心期刊,入選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核心庫)、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世界期刊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Caj-cd規範獲獎期刊;被全球最大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瑞典DOAJ數據庫、美國EBSCO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俄羅斯《文摘雜誌》(AJ)、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超星出版域出版平台(學習通)、中郵閲讀網、鈦學術文獻服務平台、博看網等多家數據庫收錄,加入中國科協科技期刊雙語傳播工程。 [17]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創刊於1990年,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主管,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地質災害防治與生態修復協會主辦。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Caj-cd規範獲獎期刊,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荷蘭《文摘與引文數據庫》(Scopus)、瑞典開放存取期刊數據庫(DOAJ)、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超星出版域出版平台收錄。 [18]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榮譽表彰

2015年2月,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1]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資質證書

2023年7月,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通過國家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 [28]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文化傳統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形象標識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統一使用中國地質調查局形象標識。 [10] 
形象標識 形象標識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精神文化

李四光精神: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堅持真理的科學品格、克難攻堅的創新精神 [31] 
“三光榮”精神: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鬥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 [30]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院長(主任)、黨委書記
劉同良
副院長、黨委委員
褚洪斌
副院長(副主任)、黨委委員
石菊松、王立朝
紀委書記、黨委委員
趙霞
副院長(副主任)
周平
參考資料來源 [27]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社會評價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衝鋒在前、不畏艱險、傾情奉獻,支撐部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是一支拉得出、頂得上、打得贏、信得過的隊伍。 [29]  (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許大純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