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藜

(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教授)

鎖定
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教授、副主任 [1]  。雲南昆明人,1966年出生。先後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先後在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工作 [2]  ,現為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教授 [1]  。先後在比利時列日大學科學史研究中心、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訪學。“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首席專家。 [2-4] 
中文名
張藜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6年
畢業院校
國防科技大學
中國科學院
北京大學
職    業
教師、學者 [1] 
主要成就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首席專家 [4] 
中國科協—北京大學(聯合)科學文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 [5] 
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委員 [6] 
出生地
雲南昆明
代表作品
《新中國與新科學》《科學處與新中國早期的科學領導工作(1951~1956年)》 [2] 
職    稱
教授、研究員

張藜研究方向

中國現代科學史 [2-3] 
科技人物
科技外交 [5] 
口述歷史
近現代化學史

張藜主要論著

張藜論文

20世紀中期無機化學的復興,《自然科學史研究》,1990年第3期,第258-268頁;
50年代初院系調整對我國高等化學教育的影響,《自然辯證法通訊》,1992年第2期,第41-48頁;
中國西部科學院理化研究所始末,《中國科技史料》,1995年第2期,第24-35頁;
《化學新理》——物理化學在中國傳播的起點,《中國科技史料》,1996年第1期,第92-95頁;
20世紀上半葉物理化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第七屆國際中國科學史會議文集》(王渝生主編),第350-356頁,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
萊比錫學派的特點及其對物理化學的貢獻,《自然科學史研究》,1996年第2期,第151-160頁;
德文《物理化學雜誌》的創刊及其影響,《化學通報》,1996年第12期,第47-49頁;
國家需要、部門利益與科學家自主性的調適——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籌建與初期發展為中心的探討,《自然科學史研究》,2003年第3期,第193-214頁;
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服務:解讀“高分子化學專門化草案”,《法國漢學·教育史專號》,第449-474頁,2003年;
中國社會中的科學組織——以中國科學院高分子化合物委員會為中心的探討,《自然辯證法通訊》,2005年第5期,第53-61頁;
科學的國家化:20世紀50年代國家與科學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論壇·學術評論卷》,2005年12月,第5-18頁;
口述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的研究現狀,《中國口述史的理論與實踐》,第30-36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薩本鐵的前半生,《中國科技史雜誌》,2006年第4期,第287-304頁;
從蘇聯到美國:中國高分子科學國際交流活動的歷史考察,《科學文化評論》,2006年第6期,第20-36頁;
From the Soviet Union to the U.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n China’s Polymer Science,HISTORIA SCIENTIARUM,2007年3月,第294-309頁;
1964年的《中國科學院工作條例》與“理論聯繫實際”問題,《自然科學史研究》,2008年第3期,第265-280頁;
科學家的經濟生活與社會聲望:1949—1966年——以中國科學院為例,《中國當代史研究》第一輯,第106-142頁;
為制定《三十六條》做調研——宋振能訪談錄(與樓彩雲合作),《院史資料與研究》2009年第3期,第1-14頁;
我們在中宣部科學處——黃青禾、黃舜娥先生訪談錄(與鄭丹合作),《科學文化評論》2009年第4期,第65-85頁;
外部需求與自身發展的衝突:對1956—1966年中國科學院分院體制的歷史考察,《科學文化評論》2009年第6期,第45-68頁;
蘇聯專家在中國科學院:對1950年代中蘇兩國科學院交流與合作的歷史考察,《科學文化評論》2012年第2期,54-71頁;
(第二作者),備戰壓力下的科研機構佈局:以中國科學院對三線建設的早期應對為例,《中國科技史雜誌》2012年第4期,433-447頁;
“採集工程”與中國現代科學口述史研究,《中國科技史雜誌》2011年第2期,第149-153頁;
Soviet Experts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istorical review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Chinese and Soviet Academy of Sciences in the 1950s,Sociology of Science & Technology,2014年第1期,24—30頁;
圖史與中國現代科學史研究的社會功能,《中國科技史雜誌》2014年第2期,207-220頁;
從二十三位元勳的教育經歷分析科技人才成長的特徵,《第二屆兩彈一星曆史研究高層論壇》(內部刊印),第66-80頁,2014年;
科學處與新中國早期的科學領導工作(1951~1956年),《中國科技史雜誌》2015年第4期,385-397頁;
(第二作者),我登上了末班車——最晚的中宣部科學處成員,《百年潮》2016年第7期,56-61頁。

張藜專著

中國科學院教育發展史》(主持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

張藜主編

主編《中國科技史雜誌》“‘採集工程’口述史專輯”,《中國科技史雜誌》2011年第二期執行主編;
第二主編《科技夢·中國夢——中國現代科學家主題展畫冊》,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 [8] 
主編《跨越時代的百位中國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
主編“共和國脊樑”科學家繪本,北京出版集團,2019年 [9] 

張藜參與撰寫

化學,《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董光璧主編)中卷第9篇,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43-786頁;
化學,《中國通史》(白壽彝總主編)第12卷《近代後編(1919-1949)下》丁編第五十九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00-1741頁;
近代化學,《世界化學史》(周嘉華、張藜)第二編,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4-350頁;
近代化學教育,《中國化學史·近現代卷》(趙匡華主編)第七章,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5-266頁;
從經驗科學到實驗科學:拉瓦錫與化學革命,《科學技術史二十一講》(劉兵等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201-216頁;
Sah, Peter P. T.,New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Cengage Learning/Charles Scribner's Sons,2007。

張藜其他著作

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世界科學史漫話叢書),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中國有機化學的奠基者——莊長恭先生,《科學時報·科學週末》,2004年11月26日;
懷念錢人元先生,《科學時報·科學週末》,2004年12月3日;
還女科學家一個真實形象,《中國科學報》,2013年3月4日;
採集工程——我們共同的事業,《感悟科學人生——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作心得》,第35-40頁,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年;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叢書》:對科學家傳記的一種新探索,《中國科學技術史雜誌》2015年第1期,第107-109頁;
科學家精神應被記錄和傳承,《光明日報》,2015年9月24日;
主編“印刻”專欄,《中國科學報》2014年10月18日起;
主編“抗日戰場上的中國科學家”專欄,《科技日報》2015年8月4日—9月29日;
組織編寫“科技界抗戰大事記”,《光明日報》2015年9月3日;
一位女科學史家講述一位女科學家的故事——《何澤慧傳》片段朗讀,新華網新華廣播,2017年3月8日。 [2] 

張藜科研項目

主持中國科協“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2009年,進行中 [3] 
主持自然科學基金委專項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30年發展歷程研究”,2014年,進行中; [3] 
主持中國科學院教育發展史研究,2008年,已完成; [3] 
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史(1956—1966年)研究,2006年,進行中。 [2] 

張藜學術兼職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 [10]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科技人物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11] 
中國科學院大學老科學家信息採集中心主任 [12] 
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委員 [6] 
《科學文化評論(英文)》編委會2017年會議 (前排右一為張藜) 《科學文化評論(英文)》編委會2017年會議 (前排右一為張藜) [13]
《科學文化(英文)》編委 [15] 
《科學文化(英文)》2019年編委會(後排左一為張藜) 《科學文化(英文)》2019年編委會(後排左一為張藜) [14]
《中國科技史雜誌》副主編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