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肯堂

鎖定
張肯堂(?-1651年),字載寧,號鯤淵、鯢淵。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天啓五年(1625年)進士。授河南浚縣知縣。崇禎七年(1634年)擢御史。崇禎十五年(1642年)遷大理寺丞,不久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
清兵入關後追隨南明隆武帝,隆武被清兵俘虜後,肯堂遁入舟山,隨宗室魯王朱以海,曾為大學士,永曆五年(1651年),清軍破舟山,張肯堂自殺殉國。
全    名
張肯堂
載寧
鯤淵、鯢淵
諡    號
忠穆(清朝諡) [1]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位於今上海市)
逝世日期
1651年
主要成就
抗清殉國
最高官職
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2] 

張肯堂簡介

張肯堂個人生平

張肯堂,字載寧,號鯢淵(一作鯤淵)。天啓五年(1625年)進士。崇禎七年(1634年),擢御史,累遷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南都亡,唐王即位於福州,進太子少保吏部尚書,尋改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陳子龍吳淞起事敗,請出募舟師由海道抵江南,招合義旅,為鄭芝龍所阻。唐王敗,漂泊海外。魯監國四年(1649年),至舟山,魯王拜其為東閣大學士。魯監國六年(1651年),清兵攻舟山,城破,闔門老小二十餘口自縊盡節。肯堂乃從容賦絕命詞雲:
虛名廿載謨塵寰,晚節空餘學圃閒;
難賦歸來如靖節,聊歌正氣續文山。
君恩未報徒長恨,臣道無虧在克艱;
寄語千秋青史筆,衣冠二字莫輕刪。
詞畢,自縊於院左之雪交亭。雪交亭滿園梨花,系肯堂平日讀書處。雪交亭故址在今書院弄蓉浦學院職校內。卒後,落髮於普陀山之故部將無凡和尚冒死進城求葬肯堂遺骸於普陀山寶稱庵旁。

張肯堂最後歲月

崇禎十七年,清軍入關,建立了清王朝。其後,反清的戰鬥持續不斷。舟山則成為反清力量的主要基地之一。魯監國六年(1651年)九月,清軍攻破舟山城。《舟山市志》稱,大明監國魯王政權軍隊、官員和城內居民有18000人死難。這是舟山歷史上最悲慘的一頁。

張肯堂社會評價

《明史》記載,張肯堂是此次遇難者中職位最高的魯王政權官員:東閣大學士。並在張肯堂列傳中記述了此次事變:“順治八年,清兵趁天霧集螺頭門。定西侯張名振奉魯王航海去,屬肯堂守。城中兵六千,居民萬餘,堅守十餘日。城破,肯堂從容賦詩自經。”《明史》中還留有與張肯堂同死在舟山城內的二十一位高級官員名單,並記有其中一些官員誓死不屈的事略。
張肯堂最初在福建任巡按,明亡後迎接唐王,建立反清政權。掌握軍權的鄭芝龍(鄭成功的父親)逐漸傾向投降,張肯堂受到排擠,唐王也遭清軍殺害。魯監國二年(1647年),張肯堂入舟山,希望能在這裏取得隔海相望的故鄉——江蘇松江的反清力量支持,繼續進行反清戰鬥。他在舟山度過了人生最後四年歲月。
當時的舟山實際統治者是舟山總兵黃斌卿,唐王曾封他為肅虜侯。清道光年間成書的《魯之春秋》有他的列傳。他是福建人,崇禎末年升為舟山參將。弘光元年(1645年),任南明福王政權江北總兵。次年,兵敗,回到舟山任總兵。浙東魯王政權軍隊大敗時,黃斌卿拒絕接納魯王避難。
黃斌卿隆重歡迎張肯堂,把自己的住所,原舟山參將府讓給張住。但是,黃氏其人類似三國時的荊州劉表,表面上禮賢下士,內心卻猜忌刻薄,無遠略,只求割據自保,“欲為不侵不叛之島夷”。清松江提督吳勝兆叛,要求舟山派兵前去支持。張肯堂喜出望外,黃不願意。指揮水師的兵部右侍郎沈廷揚與魯王軍隊張名振、張煌言所部渡海前去,在崇明島外遇風暴而大敗,沈廷揚死難。兩張實力大減,黃斌卿更不把魯王勢力放在眼裏。張肯堂幾次勸説黃氏要與盟友交好,無濟於事。他就這樣度過了寂寞的兩年。在所寫的散文《寓生亭記》一文中,他感慨地把自己比喻成“寓生之木”,只能攀附在別的樹木上,任憑風吹雨打。
沈廷揚,崇明人,《明史》也有其列傳。他是明末的海運專家。《魯之春秋》稱,他到舟山時,勸説黃斌卿整頓軍紀,制定賦税。後來,黃被殺,舟山之民頗念之,以其軍稍有紀律。而此皆廷揚一言之力也。
魯監國四年(1649年),張名振聯合各方勢力,攻打舟山。黃斌卿眾叛親離,抵抗失敗,只好請張肯堂出面向魯王請罪,以求免死。最後,還是被張名振所殺,拋屍大海。
舟山至此成了魯王政權的反清基地。張肯堂把參將府讓給魯王居住。他成了魯王政權的內閣大學士。然而,當時諸將爭權,以將軍張名振力量最大,文官只是看客。張肯堂名位雖高,在這一新的圈子裏似乎也並無實權。
《魯之春秋》記載,黃斌卿敗亡前,其部與張名振軍隊發生衝突。後者獲勝,驅舟山城中少壯婦女二百八十餘人,命赴南田島給賞軍士。兵部侍郎任穎眉認為不能這樣做,要求把所搶婦女都放還。張名振大怒,大臣們皆失色。次日,任穎眉再次提出此議,張名振才同意放歸婦女。兵部尚書李向中見朝政如此,嘆息道:“此所謂是何天子,是何節度者也!”
清軍在浙東與魯王政權隔海對峙兩年,未即進兵,原因之一是浙東四明山反清武裝活躍,有後顧之憂。而當四明山義軍被一一擊破後,進攻也就為期不遠了。魯監國六年(1651年)六月,張名振偷襲從前攻打黃斌卿的盟友王朝先,殺死這個四川土司出身的將軍,並其所部。接下來便得全力對付清軍的入侵。張名振認為,由阮進統領的水師能夠在海上擊敗來敵。他奉魯王領兵出航,可起戰略牽制作用。九月,大霧,清軍水師在螺頭門消滅阮進水師,登陸攻破舟山城。張肯堂自縊於雪交亭。張名振的老母等也死於此難。張名振海上聞報,悔恨交加,痛不欲生。
四年之後,張名振的軍隊終於重返舟山,迫降城內清軍。他痛哭入城,三軍將士為之動容。張名振不久去世,葬於今普陀勾山。張煌言接管軍權,與鄭成功幾次聯手作戰,繼續反清大業。永曆十一年(1657年),清軍再下舟山,盡遷舟山之民去大陸。自明初以來,兩百七十年間,舟山竟兩次遭遇“海禁”,其不幸至此到了極點。
張肯堂漂泊半生,死於非難。他部下軍官汝應元,從福建隨張到舟山,後在普陀山出家,僧名無凡。舟山城破,無凡冒死進入廢墟間,收拾張肯堂骸骨,並全力營救被俘的張的孫子張茂滋。其後,張肯堂骨骸被安葬在普陀山,無凡守其墓終生。
參考資料
  • 1.    《小腆紀傳·卷第四十》:臨難,絕命詞曰:『虛名甘載誤塵寰,晚節空愁學圃間!難賦「歸來」如靖節,聊歌「正氣」續文山。君恩未報徒長恨,臣道無虧在克艱。留與千秋青史筆,「衣冠」二字莫輕刪』!我制府購此手跡,一老兵得以獻;賞之,曰:『吾不忍沒忠臣,非羨金也』。竟不受。我朝賜專諡,曰「忠穆」。
  • 2.    《南疆繹史·繹史恤諡考卷一》:張肯堂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大義能明,忠謀素藴;崎嶇渡海,慷慨捐生:諡「忠穆」。松江華亭人。崇禎中,在言路着謇咢聲。巡撫福建,常遣兵入衞。唐王命為尚書,請由海道抵江南,為鄭芝龍所阻。閩敗,走從魯王。順治八年,大兵破舟山城;肯堂衣蟒玉南向坐,從容賦詩自經死。四妾周方姜畢、子婦沉、女孫茂漪同死。其下之從死者又二十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