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聯盟

鎖定
張聯盟,1955年1月23日出生於湖北天門,功能梯度複合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首席教授 [16]  、特種功能材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8] 
張聯盟於1978年從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1986年獲得武漢工業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碩士學位;1986年至1988年擔任武漢工業大學硅酸鹽工程系粉體教研室主任。1988年至1995年擔任武漢工業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研究室主任;1996年獲得日本東北大學材料物性學專業博士學位;1995年被評為教授;1997年至1998年擔任武漢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1999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 [9]  ;1999年至2000年擔任武漢工業大學校長助理,兼武漢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2000年至2015年擔任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2010年擔任特種功能材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201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1]  ;2019年當選為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13] 
張聯盟長期致力於梯度材料的功能創新與設計、製備技術創新與工程化應用 [2] 
中文名
張聯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北天門
出生日期
1955年1月23日
畢業院校
日本東北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材料學》
主要成就
201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9年當選為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性    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張聯盟人物經歷

張聯盟
張聯盟(8張)
1955年1月23日,張聯盟出生於湖北天門 [5] 
1975年—1978年,就讀於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現武漢工業大學)玻璃鋼專業,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78年—1983年,擔任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新材料系講師。
1983年—1986年,就讀於武漢工業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86年—1988年,擔任武漢工業大學硅酸鹽工程系粉體教研室主任。
1988年—1995年,擔任武漢工業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研究室主任。
1993年—1996年,就讀於日本東北大學材料物性學專業,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1995年,被評為教授。
1995年—1996年,擔任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平井敏雄研究室助手。
1997年—1997年,擔任武漢工業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研究室主任。
1997年4月—1998年,擔任武漢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1999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
1999年4月—2000年5月,擔任武漢工業大學校長助理,兼武漢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1999年5月—2000年1月,擔任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文部省A類客座教授。
2000年5月—2015年7月,擔任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2010年,擔任特種功能材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0年,入選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首席教授 [10] 
2017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2] 
2019年6月,當選為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13] 

張聯盟主要成就

張聯盟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張聯盟持續研發出具有熱應力緩和功能、準等熵加載功能、能量傳遞與調控功能以及原位防/隔熱功能等的梯度材料新結構、新技術,應用於多個國防與民用重要領域 [2] 
張聯盟率領團隊致力於梯度材料的功能創新與設計、製備技術創新與工程化應用,不斷將具有熱應力緩和功能、準等熵加載功能、能量傳遞與調控功能以及原位防/隔熱功能的梯度材料新結構、新技術運用於多個高新技術領域 [8] 
張聯盟提出了研製波阻抗梯度材料(梯度飛片)的思想和方法;建立了梯度飛片撞擊次級飛片的動態加載效應(包括次級飛片的温升、速度、姿態、穩定性等)與梯度飛片的組成、結構梯度分佈之間的內在聯繫及其優化設計方法;創建了“異相顆粒可控共沉降”、“物理約束超臨界微發泡”、“超薄焊接與微區梯度精控”、“非均相薄帶的流延成型與整體緻密化”以及“梯度剪裁與模塊裝配集成”等系列梯度材料製備新技術及其成套裝備;研製出可以實現超高速驅動、準等熵加載、太帕量級壓力的高精度平面加載以及複雜加、卸載效應的系列梯度飛片材料,建成了中國唯一的梯度飛片材料的生產、供貨基地;為建立中國相關工程領域提供了關鍵材料與支撐技術 [8] 
張聯盟提出了集粘彈性損耗、多相異質界面摩擦損耗、壓電轉換損耗於一體的阻尼材料的“多重能量耗散”創新思路,突破了僅靠“降低模量、增加形變”來提高材料阻尼減振性能的傳統模式;發明了複合阻尼材料新體系及其拓温、拓頻關鍵技術;設計出具有阻尼/模量梯度效應的材料新結構;建立了阻尼材料及其構件的“真空壓力灌注、旋轉充填、分次固化”的梯度構築工藝與技術;研製出在寬温域、寬頻域內兼具高模量、高損耗因子的系列阻尼材料及其典型產品,實現了批量生產、供貨等 [8] 
  •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11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張聯盟先後發表SCI收錄論文近260篇,編、譯著6部 [2]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2002.09
《複合材料產品設計》
黃志雄,張聯盟主編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2.11
《海上油、氣、水處理工藝及設備》
戴靜君,毛炳生,張聯盟編著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3.02
《“211工程”建設管理、探索與實踐》
張聯盟,申祖武主編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3.07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張聯盟主編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8] 
  • 承擔項目
截至2021年9月,張聯盟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高技術項目、國家計委專項以及省、部級以上其他項目12項,承擔的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國家計委專項和市科委項目等 [7]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1年11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張聯盟先後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4項;授權發明專利50餘項 [2]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獲獎人員
1997年
金屬—非金屬梯度功能材料的複合理論與方法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基礎研究類)三等獎(排名第1)

1998年
特種陶瓷工藝學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4)

2001年
陶瓷——金屬梯度材料設計理論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排名第3)

2003年
非均質材料的物理設計、構築方法及結構控制理論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排名第1)

2004年
新型耐高温樹脂
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

2004年
耐高温乙烯基酯樹脂的研究與應用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協會、中國硅酸鹽學會三等獎(排名第1)

2008年
可控顆粒排布、連續梯度結構形成及其緻密化技術
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

2011年
連續梯度材料的共沉降可控制備新技術及其在動高壓領域的應用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排名第1) [14] 
張聯盟、沈強、楊中民、葉菁、王傳彬、羅國強 [21] 
2012年
壓電阻尼結構複合材料的設計與製備技術及其典型工程應用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1)

2013
寬組分、多物系梯度材料的薄帶流延集成製備技術與典型工程應用
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排名第1)

2013年
寬温、寬頻高模量壓電阻尼複合材料成套製備技術及其典型工程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1)
張聯盟,黃志雄,秦巖,石敏先,梅啓林,王雁冰,沈強,陳斐,謝文峯,張明 [22] 
2017
複雜梯度結構的模塊化構築及其材料製備新技術與工程應用
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排名第2)

2018

教育部技術發明獎(專用項目)一等獎

2020年
梯度複合材料的膜層組分設計、界面結構調控及其功能特性優化
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中國硅酸鹽學會建築材料科學技術獎(基礎研究類)一等獎 [15] 

張聯盟人才培養

  • 學科建設
張聯盟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室 [8] 
  • 教育教學
張聯盟倡導研究型、互動式的教學改革,主持教改項目,主編專業教材,領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教學團隊建設;他為高中生、大學生和研究生做專題報告,培養青少年的科技興趣和科學素養 [17] 
  • 主編教材
出版時間
名稱
出版社
備註
2004年
《材料科學基礎》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教育部高等教育百門精品課程教材建設計劃教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2005年
《材料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7] 
  • 教育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01年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湖北省高校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
2005年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教學體系整體優化的研究與實踐
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1)
2005年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教學體系整體優化的研究與實踐
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 [7] 

張聯盟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7年
湖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1997年
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人事部、國家教委
2004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8年
國家級教學名師 [7] 

2012年
2017年11月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 
2019年
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亞太材料科學院
2021年6月
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

張聯盟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位
2001年
教育部無機非金屬材料分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材料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3年10月
黃岡市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 [20] 
2021年5月
湖北工業大學戰略科學家 [6] 
2021年9月—2024年8月
第一批襄陽市人民政府科創顧問 [19] 

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國防科技學部委員

教育部高等學校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材料學科評議組成員


中國硅酸鹽學會特種陶瓷分會副理事長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

湖北省硅酸鹽協會理事長 [18] 

國際梯度材料顧問委員會(IAC-FGM)委員

衝擊波與爆轟波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

日本東北大學A類(最高級)客座教授


硅酸鹽通報》編委

複合材料學報》編委 [3] 
2023年10月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23] 

張聯盟人物評價

張聯盟是中國梯度複合材料領域的著名學術帶頭人,為中國先進複合材料及材料學科的發展、國防建設能力的提升以及國民經濟和高新技術的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 [4] (北京科技大學新聞網評)
張聯盟紮根教育40年,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他不忘初心,帶領團隊成員攻堅克難,為中國國防建設與科技創新做出了突出貢獻 [17] (新華網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