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素珍

(廣東梅州近代女詩人)

鎖定
張素珍(1866—1939),家名:張品馨,又名黃張素珍,廣東梅州市梅江區人,近代女詩人。是黃遵憲的堂弟媳。中國首位下南洋執教的文化傳播者 [2]  [1] 
別    名
黃張素珍
素珍
所處時代
清、民國
民族族羣
漢,客家人
出生地
廣東梅州梅江區
出生日期
1866年1月6日
逝世日期
1939年10月29日
主要成就
近代女詩人。是中國首位下南洋執教的文化傳播者。
主要作品
《追慕錄》原定名《飲水思源》,後由同宗黃琦將軍作序,題名《追慕錄》行世。
本    名
張品馨

張素珍人物生平

張素珍在張家書香門第文化氛圍中,包括其母親和諸姐妹全部都知書達禮。而聰明好學的她,更是自幼博覽詩書,左圖右史不離手,常與同袍姊妹吟詩唱和 [2]  [1] 
張素珍的丈夫黃遵濤中年不幸染目疾失明,家庭生活負擔全落在張素珍一人肩上。為家計,她毅然獨身赴南洋,先後在坤甸、棉蘭、日裏執教七年。回鄉後在女師、廣益、嘉善女校執教廿餘年 [2]  [1] 

張素珍個人作品

張素珍生前沒有出版自己的詩集,究竟寫了多少首詩作,已無從考證。但其後裔黃閩昌回憶,估計有三幾百首之多,詩稿存放在祿善堂,因“文革”時破四舊而不存。解放前,其孫黃延達(字仲江)是國軍炮兵營長,隨軍前往台灣,於1966年將隨身帶去的祖母的部分詩作77首,連同其父親黃子敏的詩文46首(篇)結集成冊,初定名《飲水思源》,後由同宗黃琦將軍作序,題名《追慕錄》行世。這樣,其祖母張素珍一生心血遺珠才得以部分保存傳世,而不至湮沒。 [2] 
現存張素珍詩篇77首,其諷詠內容大致有幾個方面:1.詠歷代女流(綠珠、西施、虞姬、楊貴妃等十一人)詩;2.懷人詩;3.思鄉詩;4.感懷詩;5.詠花、月詩;6.和友人詩;7.祝賀詩;等等。
因篇幅關係,茲錄其詩若干首,以見其詩風和文化底藴。
一、在坤甸邦憂智育女校解館留別學生(二選一)
數載師生意備濃,忍教此別再難逢。
千金時刻宜珍惜,專盼扶搖上九重。
二、餘初出坤甸在太平洋風浪驚人賦此志感
怒浪驚濤覺膽寒,船中寢食豈能安。
竹牀遍體傷痕滿,留待相逢仔細看。
三、餘與坤甸政倫學校羅蔚南先生同鄉,步其原韻四首(選其三)
國祥家慶一齊來,全仗諸公濟世才。
愧我聞雞難起舞,只因鬢影既成皚。
四、梁綠珠
明珠三斛聘嬌娃,粉骨捐軀志足誇。
玉葬香埋芳冢在,石崇金谷是誰家。 [1] 

張素珍親屬成員

張素珍出生於名門望族留餘堂,祖父為舉人、軍功賞戴花翎的張其䎖(彥高)同知,父親為貢生張麟嶲(薌谷)教諭。張素珍年十八出閣,嫁與下市祿善堂庠生黃遵濤為妻。黃遵濤府上也是名門望族,其父黃翰藻是清朝國子監典籍,伯父黃鴻藻(黃遵憲的父親)為廣西思恩知府,黃遵濤本人是黃遵憲堂弟,同為祖父黃際昇名下的孫輩手足。張素珍婚後,與丈夫黃遵濤恩愛有加,撫育三男三女。三男中,僅存黃子敏一人,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學校(中山大學前身)。 [1-2] 

張素珍人物評價

近代女詩人。是中國首位下南洋執教的文化傳播者。1939年逝世後,其兒子黃子敏《挽母》聯雲:“由坤甸而棉蘭,破浪乘風,不讓男兒志氣;從內助而外任,斬釘截鐵,足稱女界英雄。”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