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炳熹

鎖定
張炳(1919年6月12日—2000年7月17日),出生於北京,籍貫河南社旗。礦牀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生前是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高級諮詢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 [1-2] 
張炳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5月赴美國哈佛大學學習,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1950年任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副教授;1954年11月任北京地質學院科研處副主任;1957年—1960年任北京地質學院礦產地質勘探系主任;1970年調至國家計委地質局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0年—1982年任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理事會自然資源司司長;1989年任地質礦產部科學高級技術諮詢中心主任;2000年7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1-2]  [19] 
張炳熹長期從事地質基礎理論與礦牀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13] 
中文名
張炳熹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河南社旗
出生日期
1919年6月12日
逝世日期
2000年7月17日
畢業院校
哈佛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出生地
北京

張炳熹人物生平

1948年,張炳熹在哈佛大學求學時進行野外考察 1948年,張炳熹在哈佛大學求學時進行野外考察
1919年6月12日,張炳熹出生於北京。
1936年,考入北京大學地質學系。
1937年7月,學校南遷,在長沙臨時大學地質地理氣象學系繼續學習。
1938年4月,學校遷往昆明,在西南聯合大學繼續學習。
1940年,從西南聯合大學畢業,並留校任教。
1941年,隨王恆升王嘉蔭在滇緬鐵路沿線彌渡至順寧間作地質調查;寒假期間,與蘇良赫、池際尚在易門、安寧一帶考察鐵礦。
1942年,與鄧海泉去玉溪、峨山、河西三縣作地質礦產調查。
1948年,張炳熹(左)同導師E.S.Lersengr 1948年,張炳熹(左)同導師E.S.Lersengr
1943年,參加大理至麗江的驛運路線調查。
1944年,與司徒穗卿、袁復禮赴武定、羅次一帶調查鐵礦。
1945年,與孫雲鑄董申保池際尚等去箇舊錫礦作地質礦產調查。
1946年5月,赴美國哈佛大學學習,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
1950年,任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副教授。
1952年,任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礦產系副主任、巖礦教研室主任。
1954年11月,任北京地質學院科研處副主任。
1949年,張炳熹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 1949年,張炳熹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7年—1960年,任北京地質學院礦產地質勘探系主任。
1958年,任北京地質局總工程師。
1960年,調至地質礦產部工作,任地質部第二地礦司總工程師。
1969年,下放江西“五七”幹校進行勞動。
1970年,調至國家計委地質局工作。
1961年,張炳熹(右1)在阿爾巴尼亞野外考察 1961年,張炳熹(右1)在阿爾巴尼亞野外考察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0年—1982年,任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理事會自然資源司司長。
1982年,任地礦部科技司總工程師。
1986年,任地質礦產部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主任。
1989年,任地質礦產部科學高級技術諮詢中心主任。
2000年7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1-2]  [19] 

張炳熹主要成就

張炳熹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90年,張炳熹和李文達在野外考察火山岩 1990年,張炳熹和李文達在野外考察火山岩
20世紀50年代,張炳熹主持並參加了“福建、浙江、湖南、江西四省區域地質構造演化與內生礦牀形成關係的研究,闡明瞭太平洋成礦帶外帶的中國部分也富含銅、鐵等特徵;20世紀60年代,從事對中國稀土、鈹、鈮、鉭等稀有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如硼、壓電水晶、原生金剛石)的勘查研究及預測;20世紀70年代,參加並指導了羅河鐵礦的勘探工作,指出了中國鐵礦的勘查工作方向;20世紀80年代,承擔了一些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技術指導工作。 [15] 
  • 學術論著
張炳熹的代表論著有《當代地質科技動向》《2000年的中國地質》《我國地質工作發展戰略》《依靠科技進步,推動地質工作發展》《中國礦牀學》 [2]  《礦石儲量的估定》《美國佛蒙特州伍德斯考克幅地質圖》《礦牀學研究的若干問題》《關於長江中下游與中生代晚期火山岩有關的鐵礦的若干問題》等 [15]  ,其他論著部分參考如下:
張炳熹專著《岩石圈研究的現代方法》 張炳熹專著《岩石圈研究的現代方法》
[1]張炳熹.引人入勝的地球科學[J].地球,1986(1). [24] 
[2]張炳熹.地質工作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1994,01:3-6. [25] 
[3]張炳熹.地質科學理論研究中的一些問題[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1993(3):1-11. [26] 
[4]張炳熹.國土資源遙感[M].地質出版社,1989. [27] 
[5]張炳熹.50年來中國地質科學技術進步與展望[M].地質出版社,2000. [28] 
[6]張炳熹.岩石圈研究的現代方法[M].原子能出版社,1997. [29] 
[7]張炳熹.張炳熹院士文選:地質科技研究與管理的理論和實踐[M].地質出版社,2001. [30] 
[8]M.N.Short著,邵克忠譯,張炳熹校.金屬礦物鑑定[M].商務印書館,1952. [31] 
[9]張炳熹.當代地質科學動向[M].地質出版社,1987. [32] 
[10]張炳熹.淺談礦牀研究與勘查實踐[J].地學前緣,1999,6(1):1-1. [33] 
[11]張炳熹.地質工作中的生產與科研[J].中國地質,1994(08):3-5. [34] 
[12]張炳熹.對地質工作與新技術革命的幾點看法[J].中國地質,1984(09):23-27. [35] 
[13]張炳熹.淺談礦牀研究與勘查實踐[J].地學前緣,1999,6(1):11. [36]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1972年
聯合國和平利用國家管轄範圍以外海底委員會會議 [2] 

1973年
聯合國和平利用國家管轄範圍以外海底委員會會議 [2] 

1974年
聯合國和平利用國家管轄範圍以外海底委員會會議 [2] 

1975年
聯合國和平利用國家管轄範圍以外海底委員會會議 [2]  [6] 
日內瓦
1975年
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第三期會議 [2] 

1980年
全國第二次礦牀會議 [2] 

1984年
亞太經社會地區遙感地質應用討論會 [5] 

1992年
第三十二屆國際地質學會會議 [19] 
日本
1996年
第三十屆國際地質大會 [7-8] 
北京
1997年
第三十三屆國際地質學會會議 [19] 
北戴河
2000年
地殼異常壓力學術研討會 [16] 

2000年6月
中國地層會議 [19] 

  • 承擔項目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2000年的中國地質 [2] 
中國地質學會
  • 科研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2000年的中國
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19] 
2004年
21世紀初中國地質工作改革與發展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12] 

張炳熹人才培養

  • 學科建設
張炳熹(中)在河南考察小礦開採情況 張炳熹(中)在河南考察小礦開採情況
張炳熹在北京地質學院任教期間,領導組建了礦牀教研室,和馮景蘭、袁見齊等一起建立了礦牀學學科,主持創建了礦產地質及勘探系。 [2] 
  • 編寫教材
張炳熹在北京地質學院任教期間,編寫了簡明的《礦牀成因講義》,滿足了當時的教學需要 [2]  ;後又主持編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礦牀學》教材 [19] 
  • 講授課程
1940年—1946年,張炳熹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期間,主要擔任《光性礦物學》《岩石學等實習課的教學任務。 [2] 
1992年,張炳熹(右三)與恩師王恆升(坐者)及其同學合影 1992年,張炳熹(右三)與恩師王恆升(坐者)及其同學合影
1950年,張炳熹在北京大學地質學系講授《礦牀學》等課程。 [2] 
  • 培養成果
張炳熹培養了一大批地質礦產人才 [2]  ,如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歐陽自遠院士,環境地球化學家傅家謨院士,礦牀地質學家湯中立院士 [2]  ,礦牀學與區域成礦學家翟裕生院士 [3]  ,礦產勘探學家趙鵬大院士,構造地質學家肖序常院士等。 [23] 

張炳熹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80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 

張炳熹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52年
北京地質學院校務委員會委員 [2] 
1955年
北京地質學院學術委員會常委 [2] 
1973年8月
1977年8月
1982年9月
1984年
1987年7月
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籌委會審查先驅投資者申請的專家小組成員 [2] 
1988年3月—1993年3月
1992年
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副主席 [9] 
1992年
際地質學會第三十二屆理事會理事 [19] 
1992年—1996年
第二屆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 [4] 
1997年
國際地質學會第三十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19] 

中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 [15] 

《國土資源遙感》主編 [2] 

《中國礦物志》編著領導小組副組長 [10] 

北京市第三屆人大代表 [19] 

中國金屬學會三屆理事會理事 [22] 

《自然資源遙感》第一屆編委會主編 [18] 

《自然資源遙感》第二屆編委會顧問 [18] 

《自然資源遙感》第三屆編委會顧問 [18] 

中國繼續工程協會常務理事 [22] 

張炳熹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張炳熹工作中 張炳熹工作中
張炳熹的父親張東寅畢業於北京測繪學堂,曾在京綏鐵路局和靜生生物調查所任職。張炳熹在幼年時期,父親常年在野外奔波,承擔鐵路沿線徵購土地和測繪工作。張炳熹隨父母多次乘火車往返北平—張家口一線,在他幼小的心靈裏種下了熱愛山野的種子。 [2]  [19] 
  • 婚姻家庭
張炳熹的妻子是許冀閩 [17] 

張炳熹人物評價

董申保(左一)張炳熹(左三)司徒穗卿(左二)與外國專家交流 董申保(左一)張炳熹(左三)司徒穗卿(左二)與外國專家交流
“張炳熹具有淵博的地質基礎理論知識,對礦牀學有精深的造詣,對中國的地質科學研究和地質教育都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科學院評) [1] 
“張炳熹治學嚴謹,一絲不苟,他的博識和謙遜、嚴以律己、言行一致及關心後學的崇實的科學態度,深得地質界同行們所尊重和推崇。”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評) [2] 
“張炳熹給大家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他那熱愛祖國和人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敬業精神,嚴以律己、關心他人、無私奉獻、不計名利的高尚品格,深入實際、嚴謹求實的理論密切聯繫實際的優良學風,以及他那寬厚紮實的科學素養和學術造詣,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受到大家的敬重和愛戴。”(礦牀學與區域成礦學家翟裕生院士評) [23] 
“張炳熹為中國的地質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上海科普網評) [23] 

張炳熹人物紀念

  • 張炳熹獎勵基金
1996年,江澤民主席與張炳熹(左1)握手 1996年,江澤民主席與張炳熹(左1)握手
“西南聯大校友張炳熹獎勵基金”於2010年11月17日設立。 [17] 
  • 海底地名命名
國際海底地名分委會第28次會議於2015年10月12日—16日在巴西召開,會議審議了當年包括中國在內等8個國家提交的72個海底地名提案。經分委會審議提案獲得通過,其中包括中國提交的13個海底地名,“張炳熹海嶺”是13個海底地名之一。張炳熹海嶺(Zhangbingxi Ridge)位於東太平洋CC區(北緯9°39.93′,西經152°38.22′)。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