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桂芳

(紅軍老戰士、毛澤東同志的警衞)

鎖定
張桂芳(1905-1996年),廣東省高州市大坡鎮人。聞名的紅軍老戰士。
曾任毛澤東主席警衞員,1934年參加了長征,在長征路上保衞毛主席的安全,為革命做出巨大貢獻。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軍人,在戰爭中多次受傷,為三等甲級殘廢。解放後,為了減輕國家負擔,他申請回家鄉參加農業生產而成為佳話。 [1] 
出生日期
1905年
逝世日期
1996年
本    名
張桂芳
籍    貫
高州

張桂芳人物經歷

張桂芳少年張桂芳輾轉去到井岡山參加革命

1905年,張桂芳出生於一户赤貧的農家,他幼年喪父,母親體弱,哥哥嫂嫂雖然十分勤勞,家裏也常常缺糧,只能用野菜充飢。張桂芳十二歲就給鵬程村一户吳姓地主做長工。一連四年,忍飢受凍,過着牛馬不如的生活。那年冬天,張桂芳的母親重病垂危,他向地主要點工錢給母親治病。地主卻説:“你給我做工,我養活了你,已經夠好了,休想再要工錢!”張桂芳一分工錢也沒拿到,母親因無錢醫治,不久便撒手人寰。禍不單行,哥哥因長年勞累過度,積勞成疾,拖了年餘也離開人世。哥哥死後,嫂嫂改嫁了。第二年春天,孤苦伶仃的張桂芳離開家鄉,外出流浪。 [1] 
張桂芳沿途討吃,露宿街頭,流浪到了廣州,在一家米店當苦力工,又幹了四年,得到的工錢只夠買兩件衣服。不過,這四年裏,他增長了見識,知道了許多世事,特別是聽到了人們談論: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有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是為窮人打天下的。於是他決心離開廣州去參加紅軍。在中共地下黨員的指引下,張桂芳於1929年10月到了江西,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井岡山,在紅軍第三軍團第五師第六連當戰士。 [1] 
從1930年底到1933年3月,紅軍取得了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張桂芳在反“圍剿”戰鬥中,學會了打仗,經受了考驗,並且由於作戰勇敢立大功一次。 [1] 

張桂芳和戰友率先泅渡烏江為部隊開路

1933年5月,國民黨反動派蘇區進行更大規模的第五次"圍剿"。當時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致使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10月10日,紅軍第一方面軍主力率先開始長征。1934年12月,紅軍來到烏江渡口。12月31日,紅3軍團紅2師紅4團接到搶渡烏江的軍令後,立即出發。當地羣眾説,渡烏江必須具備3個條件,第一、要有大木船;第二、必須是大晴天;第三、要有熟悉烏江水性的好船伕。可是,紅2軍紅4團來到渡口時,渡船都被國民黨反動派燒燬,上面的條件都不具備。而且烏江兩岸都是懸崖陡壁。整條烏江像一條烏青色的蛟龍向東北奔騰,無論投下一片什麼東西,轉眼就衝得無影無蹤了。為了摸清對面敵人的虛實,領導命令張桂芳和幾個戰友去活捉敵軍。張桂芳和幾個戰友奮不顧身,武裝泅渡,他們游到對岸時,已手腳僵硬,全身發抖,但還是分秒必爭地循着陡峭的山路迅速爬上去潛伏下來。1935年1月2日,強渡烏江的大隊第二次划着竹筏接近岸邊時,早已守候在敵人工事下的張桂芳等六位勇士從敵人鼻子底下出奇不意地躍出來,活捉了兩個敵人的哨兵,炸燬了碉堡。上級迅速組織一營過江,神速地佔領了高地。 [1] 
在長征途中,張桂芳的頭部、左臂均在戰鬥中受過重傷,他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跟着部隊勝利到達了陝北抗日根據地。長征中,張桂芳多次立功,火線入黨,職務也由士兵一步步升到連長 [1] 

張桂芳參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身經百戰

1938年,張桂芳在八路軍385旅參加抗日戰爭。385旅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9師主力旅之一,該旅下屬的幾個團後來還參加過著名的百團大戰。385旅於1937年9月底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0月19日,385旅在山西省代縣陽明堡夜襲日軍前線飛機場,炸燬敵機24架。為配合國民黨部隊保衞忻口、太原的作戰,385旅第769團在第129師副師長徐向前率領下,於10月30日到達正太鐵路(今石家莊—太原)以南的昔陽地區,與第129師主力會合,打擊沿正太鐵路西進的日軍。1938年10月,第385旅參加正太鐵路破擊戰,策應晉察冀軍區部隊多次反擊日軍對五台、阜平地區的圍攻和掃蕩。 [1] 
解放戰爭期間,張桂芳先後在東北軍需學校、中南軍需學校服役。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張桂芳身經百戰,成了三等甲級殘疾。 [1] 

張桂芳解甲歸田帶領村民建設新農村

新中國成立後,上級調他到北京學習,幫助他成了家,並擬送他進榮軍院,讓他安享晚年。但他卻説:“我雖然不能繼續在部隊工作,但回到家鄉也還能幹農業生產,和農民兄弟一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1] 
1955年冬,張桂芳經過多次申請,上級終於批准了他回鄉的請求。他帶着妻兒回到了久別的家鄉,當時恰遇一場百年少見的凍災,把各種農作物都凍死了,羣眾生活困難。張桂芳拿出自己的回鄉安置款,帶領羣眾上山開荒,大種旱糧,生產自救。社員們擁護他,推選他當社主任和鄉長。他和羣眾們一起出勤,犁地、耙田、挑糞、插秧都親力親為。 [1] 
張桂芳生活儉樸,但是見到鄉親們有困難的時候,卻毫不吝嗇地解囊相助。村民梁秀英的丈夫病重,無錢買藥,張桂芳立即請來醫生診治,代支藥費。村民吳興凡雙腳癱瘓,房東又要他搬出借住的房子。張桂芳便帶領社員打磚,蓋了一間新房子給他居住。同時,還買來篾竹給他編織用具賣,增加收入,解決生活困難。 [1] 
上世紀80年代,縣黨委和政府為了讓張桂芳更好地安度晚年,幫助他在高州城建了新居,偕同家屬進城居住。1996年4月,張桂芳病逝。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