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曉輝

(暨南大學教授、博導)

鎖定
張曉輝,男,漢族,畢業於吉林大學,暨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文名
張曉輝
外文名
Zhang Xiaohui
民    族
畢業院校
吉林大學 [1] 
職    業
教師
性    別
職    稱
教授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學位/學歷
碩士

張曉輝人物簡介

籍貫: 山東
黨派:中共
職稱:教授 博導
職務:系主任
學位: 碩士
學習經歷:
1978-1982年,西南師範學院歷史系
1983-1986年,吉林大學研究生院
工作經歷:
1972.3-1972.12以及1976.3-1978.2重慶南?織布廠工人
1973.1-1976.2,八七一七二部隊戰士
社會職務:
廣東省歷史學會副秘書長

張曉輝學術簡介

(1)學術專著
《香港華商史》,香港明報出版社,1998年9月。200千字。
《香港與近代中國對外貿易》,中國華僑出版社,2000年12月。264千字。
《香港近代經濟史(1840—1949)》,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360千字。廣東省中青年社會科學家文庫。
《唐紹儀傳》,珠海出版社,2004年12月,本人為第1作者。290千字。
民國時期廣東社會經濟史》,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456千字。廣東優秀哲學社會科學著作出版基金項目。
《百年暨南史》,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本人為主編。753千字。
民國時期廣東財政政策變遷》,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年9月,本人為主編。410千字。
《近代粵商與社會經濟》,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455千字。(嶺南文庫)。
張曉輝、夏泉主編《暨南大學史:1906—2016》,共100萬字,暨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2)部分期刊論文
《民族資產階級與南京國民政府(1927—1931年)》,《史學集刊》1987年第1期。
《唐紹儀出生年月考》,《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6期。
《廣東近代蠶絲業的興衰及其原因》,《暨南學報》1989年第3期。
《廣東近代地方公債史研究(1912—1936年)》,《暨南學報》1992年第2期。
《論抗戰戰略相持階段廣東的對敵經濟反封鎖》,《暨南學報》1994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4《中國現代史》1994年第12期全文轉載。
《近代中國的粵港華商成藥聯號》,《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抗戰前期的粵港貿易線》,《廣東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
《近代香港的華資工業》,《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論抗日戰爭中的廣東國民黨戰場》,《暨南學報》1996年第4期。
《論近代香港華商對祖國的凝聚力》,《廣東社會科學》1997年增刊。
《論民初軍閥戰亂對廣州社會經濟的影響》,《廣東社會科學》1997年第6期。
《從香港華商的興起看海內外華人經濟的交融(1840—1949)》,《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6期。
《民國初期廣東的賭與禁》,《暨南學報》1998年第2期。
《廣東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水平及其特點》,《學術研究》1998年第11期。
《簡論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政權理論的認識和發展》,《中共黨史研究》1998年第6期。
《略論香港華商調停省港大罷工》,《史學集刊》1999年第3期。
《略論抗戰後的粵港貿易關係》,《暨南學報》2000年第2期。
《簡論建國前夕香港工商界與解放區的經貿往來》,《中共黨史研究》2000年第3期。
《略論民國中後期港粵邊界的走私畸態》,《廣東社會科學》2001年第1期。
《中國近代城市化的發展與動因研究——以鎮集高度發達的廣東為例》,《學術研究》2002年第3期。
《辛亥革命後廣東近代城市的發展(1911—1936)》,《暨南學報》2002年第5期。
《略論近代日本人在香港的經貿活動(1845—1936)》,《暨南史學》第1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論廣州淪陷後香港在中國外貿中的地位和作用(1938.11—1941.12)》,《抗日戰爭研究》2003年第1期。
《簡論近代台灣與香港貿易》,《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F7《經濟史》2004年第1期全文轉載。
《民國時期地方大型國有企業制度研究——以廣東實業有限公司為例》,《民國檔案》2003年第4期。
《20世紀前期粵港澳城市發展研究》,《暨南史學》第2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近代香港的華資工業》,《香港經濟非經濟學讀本》,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廣東商會與近代區域社會變革》,《暨南史學》第3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亂世中的穩健勢力:民初廣州的銀錢業及其組織》,《暨南學報》2004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3《中國近代史》2005年第2期全文轉載。
《民國前期粵商文化在上海的輻射效應》,《學術月刊》2004年第12期(第1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3《中國現代史》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
《民國時期香港與內地華資聯號企業的分權式組織結構》,《福建論壇》2005年第2期(第1作者)。
《大革命時期中央銀行初創資本金考》,《史學集刊》2005年第2期(第1作者)。
《新中國成立前後內地企業家遷港及迴歸現象概論》,《中共黨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作者)。
《抗戰前期澳門的經濟社會(1937.7—1941.12)》,《民國檔案》2005年第3期。
《新中國成立前後的津港貿易及其歷史地位》,《廣東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第1作者)。
《略論近代中國民族金融資本中的華南財團》,《中國經濟史研究》2006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3《中國近代史》2006年第7期全文轉載。
《略論近代香港的華人資產階級》,《暨南史學》第4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抗戰前期國統區的南方外貿運輸線》,《民國檔案》2006年第4期。
《中國近代華資聯號企業釋義》,《廣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
《暨南大學歷史教學改革的探討》,《歷史教學》2007年第11期(第1作者)。
《近代澳門與內地的茶葉貿易》,《中國農史》2007年第4期。
《清末香港與內地的華資聯號企業》,《暨南學報》2008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3《中國近代史》2008年第11期全文轉載。
《近代香港與內地的華資聯號企業》,《暨南史學》第5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艱難的磨合:廖仲愷與民初商人關係探析》,《民國檔案》2009年第1期。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駐港企業研究(1937-1941)》,《抗日戰爭研究》2009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4《中國現代史》2009年第10期全文轉載。
《民國時期廣東蠶絲改良局述論》,《中國農史》2009年第2期(第1作者)。
《國民政府初期公務員面試程序初探——以1931、1933年公務員高等考試為例》,《武漢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第1作者)。
《民國前期香港華人私立學校述論(1912-1937)》,《澳門研究》第53期,2009年8月。
《競爭與共生:對外貿易與廣州的建設發展(1912—1936)》,《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9年第4期。
《近代中國的官營企業與香港》,《暨南史學》第6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1942—1945年間的粵東區食鹽運銷》,《民國檔案》2010年第1期,(第1作者)。
《南京國民政府鹽專賣時期的粵東區食鹽運輸(1942—1945)》,《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1作者)。
《試析楊永泰的民主共和思想——以〈正誼〉雜誌為考察中心》,《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第1作者)。
《1920年廣東中行紙幣貶值案中的官商博弈》,張憲文主編:《民國研究》2010年春季號,總第17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第1作者)。
《近代西方大公司的華南銷售網——以石油、煙草業為例》,《廣東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
《革命與建設難兩全:孫中山與廣東革命根據地的經濟建設》,《深圳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抗戰時期廣東省銀行農貸研究》,《抗日戰爭研究》2011年第4期,(第1作者)。
《民國時期的渝港華資聯號企業》,《西南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
《清中後期鴉片商與十三行行商的命運逆轉》,《澳門研究》2012年第2期。2012年6月15日。
《近代開拓南洋市場的廣貨商(1912—1937)》,《民國檔案》2013年第1期。
《日據時期的台灣銀行與廣東政府》,《暨南學報》2013年第3期。
《海內外粵籍華商與辛亥革命》,《暨南史學》第8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民國時期香港與廣州的華商聯號》,《安徽史學》第2014年第4期。
《清代十三行時期的原型買辦研究》,《史林》第2014年第4期。
《粵澳貿易的歷史及其當代啓示》,《暨南學報》2014年第10期。
《孫中山與國民黨委員制》,《民國檔案》2014年第4期。
科研項目 »
《清末民初廣東社會經濟》,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87—1992年,課題最終結項者。
《近代香港與內地華資聯號企業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2BZS029),2002—2005年,主持人。
民國時期廣東的對外經濟關係》,廣東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6I02),2007—2009年,主持人。
《澳門茶文化歷史研究及資料蒐集》,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合作項目(協議書),2008—2009年,主持人。
《民國各個時期廣東財政政策的變遷》,廣東省財政廳委託項目(粵財辦[2008]79號),2009—2011年,主持人。
《兩陽民國史》,廣東省陽江市地方誌辦公室與暨南大學歷史系合作項目(協議書),2013—2016年,主持人。
《十九路軍史》,十九路軍抗日將屬聯誼會、廣東南方軟實力研究院委託項目(協議書),2014—2016年,主持人。
獲獎 »
《疍民融入地方社會研究——以廣東兩陽地區為例》獲2016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證書編號:16A44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