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國時期廣東社會經濟史

鎖定
《民國時期廣東社會經濟史》是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ISBN是 7218047629。 [1] 
中文名
民國時期廣東社會經濟史
作    者
張曉輝
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7月1日
頁    數
601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218047621

民國時期廣東社會經濟史作者簡介

張曉輝,重慶市人。畢業於西南師範學院歷史系和吉林大學研究生院,現為暨南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廣東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著有《香港華商史》、《香港與近代中國對外貿易》、《香港近代經濟史》(廣東省中青年社會科學家文庫),《唐紹儀傳》(合著)主編《暨南史學·中國近現代史論集》第一、二輯,參編《中國現代史詞典》、《中國軍閥史詞典》、《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等。在《近代史研究》、《中共黨史研究》、《抗日戰爭研究》、《民國檔案》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曾榮獲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三等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香港與近代華資聯號企業研究》。

民國時期廣東社會經濟史內容簡介

本書以當時居於統治地位的民國政府方面為主體來闡述,客觀地考察和論證了當時廣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並對生產關係特別是歷屆政府重要的經濟政策和相關經濟制度的變革作了評析,試圖從一個側面來展示廣東早期現代化的進程。同時考慮到歷史的複雜性,對中共領導的革命根據地新型的新民主主義經濟以及抗戰時期淪陷區的殖發地經濟等,也作了評析。書中還注意剖析一些重要問題。
本書無論是整體結構的創立,還是史料的蒐集整理,都充滿了艱辛和探索。
本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民國時期廣東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全貌,也可為當前粵省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供有益的借鑑。

民國時期廣東社會經濟史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民國時期廣東社會經濟概述
第一節 廣東的地理環境及人口演變
第二節 廣東經濟發展的歷史沿革
第三節 廣東社會經濟的矛盾與衝突
第四節 華僑、華僑資本與廣東經濟
第五節 廣東社會經濟發展的特徵
第六節 廣東社會經濟的發展階段
第二章 具有嶺南特色的農業經濟
第一節 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第二節 土地佔有及經營制度
第三節 田賦、地租及高利貸制度
第四節 農業生主部門經濟
第五節 林牧漁業
第三章 曲折發展的民營工業
第一節 民營工業的發展概況
第二節 織造工業的盛衰
第三節 主要的輕工業
第四節 機器修配和公用事業
第四章 分佈廣泛的採礦業
第一節 全省礦業發展概況
第二節 煤礦
第三節 鐵礦
第四節 有色金屬礦
第五節 海鹽制銷及其他
第五章 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業
第一節 手工業概況
第二節 陶瓷業
第三節 刺繡及麻織業
第四節 日雜用品業
第六章 政府的實業政策和省營企業
第一節 廣東革命政府的實業政策與措施
第二節 陳濟棠的“省本位”建設
第三節 抗戰時期的省營工業
第四節 戰後的省營企業
第七章 交通運輸業和郵政電業的發展
第一節 鐵路運輸業
第二節 公路運輸業
第三節 水路航運業
第四節 民用航空業
第五節 郵政郵電業
第八章 商品市場的發展與城市化進程
第九章 財政體制與財務管理
第十章 税制系統與徵收機構
第十一章 廣東政府的債務
第十二章 新舊並立的金融機構
第十三章 艱難的貨幣統一進程
第十四章 不平等的對外經濟關係
第十五章 粵港澳及海外華僑的經濟聯繫
第十六章 民眾生活與社會問題
結語
主要徵引文獻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