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天驥

(北宋隱士)

鎖定
張天驥(1040年-?) [1]  ,字聖塗,自號雲龍山人,又稱張山人,北宋時人。不求聞達,醉心於道家修身養性之術,隱居徐州雲龍山西麓黃茅崗,以躬耕自資,奉養父母。是蘇軾的好友,蘇軾任徐州知州時與之遊 [2] 
(概述內圖片來源:清·陳卓繪《張山人像》徐州博物館 [3] 
本    名
張天驥
別    名
張山人
聖塗
雲龍山人、張山人
所處時代
北宋
出生日期
1040年
逝世日期
未詳
清·陳卓繪《張山人像》徐州博物館藏 清·陳卓繪《張山人像》徐州博物館藏 [3]
張天驥是徐州知州蘇軾的好友。他愛好詩書、花木和音樂,還養了兩隻仙鶴,並在徐州雲龍山頂築草亭,取名“放鶴亭”,天天以訓鶴為事 [4]  。他和父母都深受道家哲學的影響 [5] 
蘇軾早年也曾受到道家思想的薰陶,加之仕途坎坷,政治上屢遭挫折,更助長了放達曠逸的性格。因此,蘇軾與張天驥感情十分投洽,常常帶着賓客、僚吏甚至歌伎到放鶴亭飲酒,張山人“提壺勸酒”,也“慣作酒伴”。蘇軾屢次大醉而歸。 [6] 
蘇軾在《放鶴亭記》中用如椽之筆描繪了山人放鶴的畫面。他寫道:“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於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於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獨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於陂田,或翔於雲表;暮則傃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