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士柏

鎖定
張士柏,1973年,出生於美國,美國職業游泳運動員。 [1] 
中文名
張士柏
外文名
Zhang Shibai
國    籍
美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3年
畢業院校
斯坦福大學
職    業
游泳運動員
身    份
美籍華人
性    別
個    性
頑強勵志
學    位
博士

張士柏人物經歷

超越自我的張士柏
張士柏是一位高位截癱、靠自強奮鬥而聞名遐邇的美籍華人青年(原籍寧波北侖)。
張士柏不是命運的寵兒,14歲時的那場厄運幾乎斷送了他的一切,然而他卻是人生的強者,他的奮鬥和成功使千千萬萬的人為之感動。他從大學二年級開始把學習和研究的注意力轉向東方經濟,並利用假期數次飛越太平洋到故鄉寧波北侖考察、捐資,立志學成後為故鄉經濟的發展做貢獻。
張士柏 張士柏
14歲的張士柏正在和美國少年游泳隊的隊友們做賽前的最後一次練習,由於起跳時用力過猛,頭部觸及池底,造成頸椎骨斷裂,高位截癱,至此他不可能再站起來了。
從絕望中站起來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張士柏淚如泉湧,他聽不見同學、老師、教練的勸慰,腦海裏只閃現着兩個可怕的字“癱瘓”。母親的淚水滴在他胸前,他深深感到了母親的悲哀,意識到生命對他意味着自己變成了永遠長不大的嬰兒,永遠要與病牀、輪椅為伴,成為被人憐憫、惹人同情的弱者。他想大喊:死了吧,不如死了吧!然而他喊不出,他的肺活量已減低到不足常人的70%……
張士柏曾經有過許多美麗的夢:當醫生救死扶傷,當科學家創造發明,當宇航員飛奔月球……他曾為理想付出過許多努力:在台北上小學時競選並出任了學校歷屆年齡最小的“市長”,在他發起並組織的“綠化校園”活動中為學校留下了一片濃濃的綠蔭;12歲隨全家遷往美國後,又以虎虎有生的中國武術梅花拳博得了美國同學的讚歎;他曾為自己有一天能站在奧運會的領獎台上,為華人爭光而努力提高游泳速度,並把許多美國夥伴甩在了後頭……可如今,他不甘心呀!是父親第一個恢復了往日的堅毅,他給士柏講中國歷史上的孫臏、司馬遷,講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還給他朗誦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以“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為重要特徵的中國文化哲理,使土柏逐步恢復了自信心。父親告訴士柏:“事情既然已經發生,我們就要正視它。身體雖然傷殘了,但大腦還是清醒靈敏的,可以專心致志地學習。”士柏懂得了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任何憂傷後悔都無濟於事。只有肯定自己,創造自己,才能實現自己最高的人生價值。他決心從絕望中站起來,做生活的強者。
在逆境中不懈地奮鬥
張士柏經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他首先要面對的是如何對付後遺症。後遺症有十幾種,他的辦法就有十幾種。白光,耀眼的白光,這後遺症使他多少次摔倒在牀前,但心中那股不服輸的力量支撐着他一次次戰勝了白光。他必須依靠輔助器才能用失去知覺的雙手艱難地完成刷牙、洗臉這些動作,但他一直堅持自己做,以訓練獨立生活的能力。母親看他以超人的毅力與命運抗爭,常常情不自禁地流淚。而士柏呢?他從受傷後在病牀上第一次對父母露出笑容的那一瞬間起,就已做好了與艱難同在的思想準備。
他還在手術後第一週裏戴着牽引用的鋼帽時就開始了學習。起初,只能用嘴一頁一頁地翻書來讀,用一枝特製的筆套在手腕上,依靠稍能活動的大臂帶動小臂和手一筆一筆艱難地寫字。為了不讓大臂的肌肉萎縮,他讓家人把一個特製的啞鈴系在手臂上一下一下地舉。經過反覆練習,他終於能自己推輪椅了,操作計算機時,也能每分鐘擊鍵25次了。
為了不影響學習,張士柏每天六點不到就起牀,晚上11點才入睡,一天下來要在輪椅上度過17個小時。士柏的臀部長了褥瘡,他不得不趴在牀上堅持學習,最後肘部都磨破了皮,露出了鮮紅的肉。憑着這股毅力,他順利通過了手術三個月後的初中畢業考試。高中四年,他又以25門功課全優的成績提前一年畢業,榮獲布什總統簽名頒發的“學業成績獎”。他同時接到美國四所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進入斯坦福大學後,他僅用 兩年時間修完了四年課程,於1992年直接參加並通過了升入博士班的考試,以優異的成績成為所有考生中的佼佼者
張士柏興趣廣泛,業餘時間刻苦學習中文,讀了《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唐詩三百首》等中國古典名著,還參加並通過了不動產證書和人壽保險證書的資格考試,接到了不少公司的邀請。
他與命運抗爭的感人事蹟,在美國當地引起很大反響。世界各地的30多家報紙報道了他與命運抗爭的感人事蹟。張士柏作為美國華裔青年學習的楷模,被海內外炎黃子孫引為驕傲。

張士柏愛的回饋

1991年6月25日是張士柏18歲生日,當他吹熄了大蛋糕上最後一支蠟燭,父母姐弟拍着手唱起《祝你生日快樂》這首歌時,張士柏第一次任淚水傾流,泣不成聲了。他深深地感激親人們給他的愛,支持着他在種種磨難和抗爭中長大了。他向父母説出了自己經過深思熟慮的一個決定:把父母親友資助他的生活保障費連同他從小省下的零用錢共20萬美元,全部捐獻給祖籍地寧波北侖,設立獎學金。 [2] 
士柏的父母早就從兒子大學時轉學東方經濟,從他不止一次地説夢到了故鄉,從他這幾天總在悄悄地清理銀行帳户,猜出了他的心思。他們感謝中華傳統文化啓迪了兒子,中華民族的精神振奮了兒子,更高興故鄉的發展牽動着兒子的心。他們支持他的想法,父親張東平立即把兒子的這一決定通知了大洋彼岸的寧波北侖區。
1991年10月25日,張士柏獎學(育)基金會成立大會在北侖隆重召開,當張士柏用他那萎縮的雙手把20萬美元的支票交給北侖區區長時,在場的學生們高唱起他們獻給張士柏的歌。他們敬佩張士柏的拼搏精神和強烈的自立意識,更敬佩他對故鄉的一往情深。隨後,北侖各中小學掀起了宣傳學習張士柏的熱潮。
在1992年基金會首屆頒獎大會上,北侖區有518名學生和100名教師獲獎。張士柏親自向獲獎者頒發榮譽證書。他感謝為基金會付出辛勞的故鄉長輩和領導,並向父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尤其感謝父親:是父親領他走出了生命的低谷。為此,士柏在大會上鄭重地宣佈:“把這第一次頒獎典禮獻給我的父親。”他同時還宣佈基金會將舉辦題目為“父親與我”的徵文活動。
在第一本徵文集刊出後,張士柏又有了新的志願:準備用二到三年的時間做實地考察,以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為重點,提出一套新的經濟管理模式,為中國的富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獻計獻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