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地村

(連城縣北團鎮張地村)

鎖定
張地村又名張地井村是北團鎮最邊遠的山村之一,位於福建連城縣北團鎮11公里,距離連城縣23公里。地處於連汀的結合點,南與羅坊鄉相連,西與長汀縣童坊鎮相接,距鎮所在地11公里,擁有山林面積1.7萬餘畝,耕地面積700餘畝。
中文名
張地村
別    名
張地井村
面 積
24 平方公里
所屬地區
福建省連城縣北團鎮
村委駐地
張地井自然村
電話區號
0597
車牌代碼
閩F
郵政區碼
366203
代    碼
350825

張地村村莊概況

張地村 張地村
張地村又名張地井村,位於福建連城縣城北團鎮11公里,距離連城縣23公里。地處於連汀的結合點,南與羅坊鄉相連,西與長汀縣童坊鎮相接,距鎮所在地11公里,擁有山林面積1.7萬餘畝,耕地面積700餘畝。轄3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共135户、750人,全是客家人。地處海拔1000米,適於種植反季節蔬菜,村大部分羣眾以墾複竹山為主。森林覆蓋居全省之首。
張地井村是北團鎮最邊遠的山村之一,盆地中一條小河,河水清澈明淨,河中亂石錯落,芷草叢生,河旁桃花如霞,李花似雪;每隔三、四十米,河上就有一座小石橋;小河兩邊,阡陌交錯,屋舍儼然,田野間幾個農人正在吆牛春耕;水泥路就沿着河流在田野和房屋邊向山的深處延伸;房屋大多是土木磚瓦結構的老舊平房,也有多座裝修一新的新式樓房。在古屋之間,石鋪的村道蜿蜒穿梭;一些古屋前的簡易木質門樓已破敗傾斜了,但古屋裏仍然住着老人,鮮豔的紅對聯與黑色的古屋形成鮮明的色彩反差。許多雞在屋角地邊閒蕩着;一些村民在屋前怡然自樂;村莊四周,竹木環合,天藍樹綠,境朗氣清,令人心曠神怡。 綠化面積是全省前列。
這個自然村的原住民都姓羅,原祖是連城坑子堡(現在文亨)搬遷過來的。自始祖到此,少説也有三百來年曆史了。全村人口750多人,但奇怪的是,卻沒有姓張的住户。我想這裏也和其它的一些山村一樣,村名與住民的姓不相符。原因是村名一般是以開基的始祖姓來起的,而往往是開基始祖姓的住民到了後來或外遷或消亡了,而後遷入的別姓住民卻在這個村繁衍下來,村名卻還是引用原始的村名,於是到後來就形成了村名與住民姓氏不一致的現象。現在村民的主要收入靠賣竹山上的毛竹,光靠毛竹每户收入可達二萬元左右並且開通多條山路,現在很多可以直接開車進山。而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和讀中、小學的學生留守村中,也有部分中年人在家賣竹子和種地
村中有一棵需兩人才能合抱的國家一級保護名木紅豆杉,據村民説至少有300多年了,屹立在小河旁邊。村人在樹下立了一座很小的伯公神廟。

張地村交通

汀連線(x660縣道),小坑至張地井公路

張地村大事件

2010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 張地井自然村遊燈籠從此消失
2013年張地井村羅家大祠堂拆除重建
2014年張地井村永華橋改造

張地村現任領導

現任張地井村委書記:羅真生
現任張地井村村主任:羅金祥

張地村行政區劃

張地井村轄3個自然村:張地井自然村 、小坑自然村 、潦前自然村。
行政代碼:350825100~215張地井村
張地村 張地村
張地村 張地村
張地村 張地村

張地村人口

全村人口750人,漢族750人,全村姓氏共有3個(以姓氏筆劃為序):馬、鄒、羅。人口最多是姓羅。張地井是一個特別的行政村。一個自然村一個姓,張地井自然村姓羅、小坑自然村姓馬、潦前自然村姓鄒。

張地村風俗

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 張地井自然村遊燈籠。可惜傳到2010年而從此消失。
張地村 張地村
張地村 張地村
張地村 張地村

張地村特色美食

特色美食 特色美食
白鶩鴨 :連城白鶩鴨被農林部列為全國禽畜優良品種之一的“連城白騖鴨”,又名:“連城白鴨”,是“全國唯一藥用鴨”。張地井是連城中國白鶩鴨之鄉。
特色美食 特色美食
芋子餃:客家人多居住山區,芋子是主要雜糧。所以,不斷變換口味,芋子包、芋子餃等食品便應運而生。它是連城的名牌風味小吃。芋子餃皮呈白玉色,形如半月,食之皮嫩餡香,潤滑適口,是城鄉羣眾逢年過節必制的傳統名食,在連城張地井已有數百年曆史。因芋餃上席後須趁熱食用,放涼後則香味流散,故有別名“趕燒”(趁熱之意)。芋子餃的製作是將煮熟的芋子去皮搗爛,和以地瓜粉反覆搓揉,擀成圓形薄皮,將瘦肉、香菇、蝦米、大葱等配料剁碎炒至半熟,擠去湯汁做成餡心,以皮裹餡捏成半月形狀,置蒸籠上蒸熟後裝盤,淋上麻油、豬油,撒上芝麻,趁熱食用,有鮮、香、嫩的特點,來連城的遊客在街頭小吃攤上即能品嚐這種別具風味的小吃。
特色美食 特色美食
珍珠丸:是羣眾逢年過節必制的食品,久負盛名。凡有客人到,羣眾常以此招待,以示尊重。因其外層裹糯米,晶瑩剔透如珍珠,故名“珍珠丸“。“珍珠丸“的製作方法是先制皮:洗淨水芋,煮熟後去皮搗爛,摻入地瓜粉搓拌均勻,捏成小圓團,擀成薄皮。然後制餡:選鮮冬筍、五花肉去皮,連同水髮香菇、荸薺、蝦米、葱等切碎炒至半熟。最後制丸:在皮塊內包入餡料,團成丸子,外面滾粘上充分泡漲的糯米,上蒸籠蒸熟即可。造型別致美觀,食之鮮香軟糯適口。
特色美食 特色美食
燈盞糕:又叫它油炸餅,做法簡單,大米拌水打製成漿,加入肉末、香葱等作料用平底勺盛油鍋中炸制,色澤至金黃即可。味美可口,但是容易上火。
特色美食 特色美食
漾豆腐:漾豆腐傳統風味菜餚,已有數百年曆史。羣眾家家户户善於加工豆腐,由於使用山泉水,製出的豆腐特別鮮嫩。製作方法是,準備好白豆腐鮮瘦豬肉、香菇、葱等原料和味精、香油等調味品。將白豆腐切成一寸見方的小塊,將豬肉、香菇、葱等剁爛成醬作焰。以手指在豆腐塊上戳出小窟,填入餡料。烹時將豆腐塊排於油鍋中,加入骨頭湯燜熟即起鍋裝盤,撤上葱花、胡椒粉上席。 "漾豆腐"的特點是濃香軟嫩,清爽可口,趁熱品嚐,味道特腐,由於使用山泉水,製出的豆腐特別鮮嫩。製作方法是,準備好白豆腐鮮瘦豬肉、香菇、葱等原料和味精、香油等調味品。將白豆腐切成一寸見方的小塊,將豬肉、香菇、葱等剁爛成醬作焰。以手指在豆腐塊上戳出小窟,填入餡料。烹時將豆腐塊排於油鍋中,加入骨頭湯燜熟即起鍋裝盤,撤上葱花、胡椒粉上席。 "漾豆腐"的特點是濃香軟嫩,清爽可口,趁熱品嚐,味道特

張地村獲得榮譽

2021年11月,被福建省愛衞辦擬命名為福建省衞生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