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和友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鎖定
張和友,男,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博士後。在《中國語文》《當代語言學》《外語教學與研究》《現代外語》以及Asi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40篇,出版專著、譯著與教材(合著)三部。 [2] 
中文名
張和友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四川大學
北京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文學
職    稱
教授
任職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張和友人物經歷

張和友教育經歷

2001/09-2004/06,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導師王洪君。
1998/09-2001/07,四川大學,文學院,碩士,導師張一舟。
1989/09-1993/07,信陽師範學院,中文系,學士 [1] 

張和友工作經歷

2004/09-2016/07,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先後任講師、副教授。
2016/07-北京師範大學, 文學院,教授。
2007/07-2009/07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 博士後,合作導師鄧思穎。
2010/02-2010/03, 2010/07-2010/08,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副研究員。
2015/03-2015/05,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研究員 [1] 

張和友主講課程

語言學概論(本科生,必修基礎課)
語言與邏輯(本科生,選修課)
語法學(主要講授句法學,研究生)
語言學方法論(研究生) [1] 

張和友研究成果

論文(不含會議論文集收錄的論文)
2016概念域、功能投射與插入語的句法結構,《漢語學報》第2期:35-42頁。
2015“來VP來”結構及“來”的性質,《漢語學習》第6期:37-48。(與曹婉合作,第一作者)
2015詞彙性還是功能性:論“有VP”結構及“有”的性質,《語言研究集刊》第15輯:21- 33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2月。
2014 ZHANG, HEYOU.Where Do They Come from----The Origin of Cleft Sentences and Related Problems in Mandarin Chinese.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2).Amsterdam Holland: John Benjamin Publishing Company.
2014當理論面對事實:生成句法學在漢語語境下的本土化嘗試,《中國語文》,第5期:454-462.
2013. ZHANG,Heyou .An Investigation on How-Why Alternation in Nanchang Dialect: From the cross-dialect comparison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Vol.4, No.3: pp1-16. [coauthored with Wu You, Correspondence author]
2013當生成句法學理論遇到漢語事實,《澳門語言學刊》第1期:89-94。
2013術語要旨解讀及生成句法的本土化,《中國科技術語》第1期:52-56。
2013否定詞的實質與漢語否定詞的演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哲社版)第4期:122-130。(與張新華合作,第二作者)
2013動詞分類、語義選擇與漢語的空賓語結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第4期:49-56。(與鄧思穎合作,第一作者)
2012詞法性還是句法性:論“X是”的接口特徵,《世界漢語教學》第1期:338-346。(與鄧思穎合作,第一作者)
2011論“是”與“yes”,《現代外語》第2期:111-118。(與鄧思穎合作,第一作者)
2011空語類的允准及普通話、粵語話題類系詞句的句法差異,《語言科學》第1期:58-69。(與鄧思穎合作,第一作者)
2010與空語類相關的特異型“是”字句的句法、語義,《當代語言學》第1期:14-23。(與鄧思穎合作,第一作者)
2009普通話、粵語比較義系詞句的句法差異及相關問題,《漢語學習》第3期:23-27。(與鄧思穎合作,第一作者)
2007情態確認型“是”字構式的語義功能,《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第2期:95-101。
2006聚焦式“是”字句的句法語義,《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42-50。
2005漢語分裂句的來源問題試析:兼論漢英分裂句差別之因由,《外語教學與研究》第2期:140-146。
2005漢語定中式複合詞的生成及相關問題,《勵耘學刊》(語言卷)第2期:139-154,學苑出版社。
2004從焦點理論看漢語分裂式判斷句的生成,《語言學論叢》第三十輯:91-116,商務印書館。
2003“標示-價值”和“被認同者-認同者”及漢語研究二三例,《外語與外語教學》第2期:40-43/53。
2002差比句否定形式的語義特徵及其語用解釋,《漢語學習》第5期:8-13。
2001哈里斯的描寫主義語言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第1期:74-80。
2001“NP1+是VP的NP2”句淺談,《西南民族學院學報》第2期:174-179。
專著、譯著(文)
Ø《“是”字結構的句法語義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Ø《漢語句法學》,2013年9月,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原著The Syntax of Chinese,By C.-T. James, Huang, Y.-H. Audrey, Li, Yafei, L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12.
Ø論名物化,《語言學研究》,2009(7):261-292,高等教育出版社,原文Remarks on Nominalization, By Noam, Chomsky (1970).
主持參與科研項目
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漢語疑問詞形態-句法界面研究”(立項號11BYY077),執行時間: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
Ø參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度青年基金項目“基於計算的漢語詞彙篩選機制研究”(批准號:11YJC740116)。
Ø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事件結構理論與跨語言類型比較參照下的漢語結果句式研究”(立項號12BYY089)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