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利國

(江西財經大學碩士生導師)

鎖定
張利國,1977年7月出生,湖南南縣人,教授,博士,中國社科院在站博士後,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士生導師,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農業經濟管理學)帶頭人,現任江西財經大學鄱陽湖生態經濟研究院生態農業與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農業技術經濟》等學術期刊審稿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在《農業經濟問題》、《林業科學》和《經濟地理》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5部,獲省部級獎勵1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省級課題2項。
中文名
張利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湖南南縣
出生日期
1977年7月
畢業院校
南京農業大學
研究方向
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農產品(食品)安全、農村發展

張利國人物經歷

1997~2001年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獲管理學士學位。2001~2006年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博連讀),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張利國社會任職

2021年12月27日,擔任全國資產評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2] 

張利國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農產品(食品)安全、農村發展。

張利國主要貢獻

張利國科研項目

[1]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政府規制與農户生產行為研究”(70863004)。
[2]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產品供應鏈垂直協作關係研究”(06JA790045)。
[3] 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西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機制研究” (GL1020)。
[4] 主持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江西省農業及農產品環境安全研究” (GJJ08351)。
[5] 副主持(排第2位)江西省山江湖工程重大發展戰略暨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重大招標項目“東江源的保護與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6] 副主持(排第3位)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建立和完善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研究”(08BJY072)。
[7] 副主持(排第2位)世界銀行技術援助項目“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問題研究-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減少貧困問題研究子項目”(技援五期TCC5)。
[8] 副主持(排第2位)江西省農業利用外資辦公室委託項目“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問題研究成果推廣項目”。
[9] 副主持(排第2位)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環境保護與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張利國科研成果

(一)代表性論文
[1] 張利國,農户從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行為研究,農業技術經濟,2011(6)。
[2] 張利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農村貧困與扶貧政策思路,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4)。
[3] 張利國,食用農產品安全政府規制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索,科技與經濟,2011(3)。
[4] 張利國,我國區域糧食安全演變:1949-2008,經濟地理,2011(5)。
[5] 張利國,我國安全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長效機制研究,農業經濟問題,2010(12)。
[6] 張利國,食用農產品生產者質量信息傳遞行為影響因素分析.科技與經濟,2010(5):61-65。
[7] 張利國,我國糧食生產歷史演變:1978~2008.農村經濟,2010(1):46-48。
[8] 張利國、王慧芳我國糧食主產區糧食生產演變探析.農業經濟,2009(9):40-42。
[9] 張利國,農户有機食品生產中的道德風險分析.經濟問題,2008(12):89-92。
[10] 張利國,江西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探析.林業科學,2008(7):79-83。
[11] 張利國,垂直協作方式對水稻種植農户化肥施用行為影響分析—基於江西省189户農户的調查數據.農業經濟問題,2008(3):50-54。
(二)代表性著作
[1] 張利國,農户農產品供應鏈垂直協作關係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年3月。
[2] 張利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農業與農村發展研究,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年6月。
[3] 張利國,糧食安全背景下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年12月。
[4] 張利國,安全農產品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年12月。
[5] 張利國,安全認證食品產業發展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12月。

張利國獲獎記錄

[1] 2011年江西財經大學"青年教師科研五強"稱號獲得者。
[2] 孔凡斌,張利國,謝花林,黃和平.東江源的保護與生態補償機制研究.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三等獎(2009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