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公堤

(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境內景區)

鎖定
張公堤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的東部。張公堤原為清光緒31年(1905年)張之洞任湖廣總督時,為治理水患,確保漢口安全撥款所建,故稱張公堤。
中文名
張公堤
外文名
Zhang Gongdi
地理位置
武漢市東西湖區的東部
堤全長
23.76公里
堤頂身高
6米
堤頂寬
8米
修建時間
光緒三十年(1904年)

張公堤簡介

張公堤地理位置 張公堤地理位置 [1]
張公堤位於武漢市東西湖的東部。她東起漢口堤角,西至舵落口,全長23.76公里,頂身高6米,堤頂寬8米,高程31.67-32.20米。
張公堤原為清光緒31年(1905年)張之洞任湖廣總督時,為治理水患,確保漢口安全撥款所建,故稱張公堤。
當時全堤長度約20公里,工程費白銀八十萬兩。自建堤後,使漢口與東西湖分開,後湖等低地露出水面,可供居住和耕作。後經柏泉藉人劉歆生(人稱漢口的地皮大王)籌巨資開發,使漢口市區由此大為擴展。1931年大水後,堤身普遍加高培厚,堤頂高程曾達到29.3米。武漢解放前,國民黨軍隊為防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的大軍,借張公堤為屏障,沿堤築碉堡、挖戰壕,鋪設路軌,挖斷堤身,使堤防遭到嚴重破壞。武漢解放後,人民政府又組織修復,加固加高。後又進行排泄閘站、防浪牆、塊石護坡,子堤加高、防水牆等配套工程。1986年堤頂鋪設高級路面。之後,又年年投資維護。特別是1998年武漢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後,市政府又大量投資,使堤頂路面的水泥公路全線貫通,使之成為漢口外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此防汛堤變成了交通線。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武漢城市建設不斷向外拓展,張公堤的內外競成了一個開發的理想的外遷熱土和投資的地段。東西湖區抓住這一機遇,沿張公堤興建了被譽為“楚天第一道”的金山大道,從而拉開了加快發展的序幕。沿張公堤的一線擺下了後湖開發區、海峽兩岸高科技園、金橋經濟開發區等,一批企業在張公堤沿線的兩邊落了户。張公堤防汛堤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今已成為一道經濟開發的熱線,成為展望經濟騰飛的一道風景線。

張公堤森林公園

漢口張公堤森林公園武漢東西湖區段綠樹成蔭,公園建設已初見雛形。據瞭解,張公堤森林公園將建9座公園,以張公堤串聯,建成東至漢口江灘,西至漢江江灘,長20餘公里,寬約百米的森林公園,與漢口江灘公園漢江江灘公園對接,並修建綠道,形成漢口“綠色圍城”景觀,成為集生態防護、休閒旅遊、教育科普、户外拓展等功能於一身的“超級”森林公園。
公園建成後,張公堤將禁行機動車,沿堤年年栽樹。百畝桃林、百畝桔林、百畝玉蘭林、百畝芙蓉林、百畝花海、百畝果林,以及千畝竹海、千畝田園、千畝灘塗濕地,二十里花堤等極具特色的景觀,將形成張公堤公園景觀名片。圖為2016年4月25日,武漢漢口張公堤森林公園東西湖段景觀。 [2] 

張公堤發展歷史

明崇禎八年(1635年),有一位姓袁的官員,看到這裏的居户時不時受到漢水與府河漲水的侵擾,也看到漲水季節的街市長期浸在水中,影響了商業的發展,便決定建築一道堤防。堤防的線路大約從礄口玉帶河邊至民權路下,長度約有10餘里。堤防建成後,居民安寧,商業便更加繁盛。為感念袁官員,人們稱這道堤為袁公堤。任何一個朝代都有一心為民的官員,任何一個朝代的人民,都會因為父母官為自己做了一點應該做的事情而心生感激。
袁公堤築成後,人們開始在堤上居住與生活。這條堤就是漢口的城市之根——長堤街。那時漢口的形態是什麼樣的呢?史載為:“地勢上狹下寬,形如卧帚,後無座山。”這個形如掃帚的漢口鎮,橫掃天下,幾乎成為“天下貨”的集散地。清乾隆時期,編寫的《大清一統志》中,對漢口的描述為“居民填溢,商賈輻輳,為楚中第一繁盛處。
“填溢”真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描述,人太多了,多的塞都塞不進去,已經漫出來了。到了清末,漢口人更多,不僅長堤街繼續“填溢”,漢正街也早就人滿為患了。加上五國租界也在漢口開闢了出來,漢口的擴展已經迫在眉睫了。
光緒三十年(1904年),張之洞派人在後湖當中搭了一座高台,然後登到台上,用望遠鏡向四周張望後,揮手道:上到禁口,下到牛湖廣佛寺前(即今堤角)。就是這麼簡單,張之洞手指處,後湖大堤的行走路線就確定下來了。
線路確定了,接下來就由工程處進行勘測,辦理購地手續。工程處的負責人是一個留學日本的秀才張南溪。當時辦事的高效率與低成本,在後湖大堤的建築中表現的非常充分。如此大的一項工程,只打了四個報告就搞定了:第一,向湖北官錢局請款;第二,申請開工;第三,送決算;第四,申報結束。
修築後湖大堤時,張之洞還想了一個節約資金的方法:即拆除漢口城堡。拆除漢口城堡有兩大益處,一則利於城市交通,二則也為後湖大堤提供了大量的建築材料。就這樣,漢口堡很快便拆光了。當初的漢口城牆在哪裏?只需要走一下漢口中山大道就明白了,中山大道就是在當初的漢口城堡的牆基上平整完成的。
築堤的大軍中,除了由民工分段承包之外,還有一支重要的力量,就是張之洞創辦的新軍。第八鎮統帥張彪率守漢口的綠營和新軍,晝夜奮戰在後湖,大堤最艱難的地段,比如龍骨溝、金銀潭、龍口等險段幾乎全部是新軍成的。修築張公堤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以牛湖廣佛寺前為起點,大堤向西北越過了岱家山後,轉了一個90°的大彎折向西南,經姑嫂樹,陳家灣至禁口。這段堤防,官方稱之為後湖官堤,老百姓卻稱之為張公堤。既簡單上口,又銘記功臣。
張公堤對漢口太重要了。由於大堤阻擋了河水,堤內的田地慢慢涸出。
1934年,有一位陳興亞先生寫了一篇文章,其中涉及到張公堤時如是説,有了張公堤,漢口“從此水災永絕,且堤內皆成肥田。”這話有點誇大,但張公堤的築成是漢口城市發展史上的大事,卻是不為過的。這篇文章還説,“堤外為後湖,堤內十里荷花,猶饒興趣。過曬甲山(即岱家山),見堤上築有碉堡,內實以兵守之....”至少1934年的張公堤,仍然可以稱為漢口人的後花園。
堤內的肥田,後來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漸漸成為市區,有了黃埔路、趙家條、惠濟路、解放公園、中山公園、武漢商場、寶豐路以及古田路水廠等名稱。這就是當時漸漸涸出水面的大片土地。今天的漢口,除了解放大道之外,還有建設大道,發展大道等等,但就是發展大道也與張公堤還有相當的距離。一百多年前張之洞為漢口規劃的遠景,至21世紀初還在讓城市的規劃人員享用着。張公堤的建成,是一個多麼有遠見的民心工程。完全可以這樣説:沒有張公堤,難有大漢口。

張公堤防洪體系

張公堤屬武漢市漢口防洪保護圈堤防,位於武漢市江岸區境內的堤防樁號為0+000—10+500,起點為堤角,止點在姑嫂樹,長10.5km。張公堤為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張之洞督鄂時所建。1931年大水後,普遍加高培厚。1939年、1942年又進行了2次整修後,便形成如今統稱為“張公堤”的堤防提醒。解放後一直到1965年,多次對張公堤進行加固。1975年以後,堤防沿線集中力量填塘護腳,加高培厚,至80年代初,全堤已到達1954年水位超高2m的規劃標準。
自1957年起,東西湖在張公堤樁號5+000—23+770外圍築堤,至1958年4月東西湖圍堤正式建成,此後,張公堤除0+000—5+000堤段外,其餘堤段均未受過水。
2001年武漢市實施江堤整險加固工程,該段堤防進行了整險加固:該堤段進行全線加培,堤身進行了錐探灌漿,堤外回填了兩級防浪台,寬50m,堤內回填了兩級壓浸台,寬30m,進行堤身護坡,堤內100m內範圍填塘。
2012年張公堤城市森林公園開工建設,2013年公園綠道基本形成,綠道寬6m,沿着張公堤堤頂佈置,起點位於張公堤3+350,向舵落口方向延伸,對綠道兩側堤身培土,進行綠化種植。
本段堤防的現狀組成情況:
樁號0+000—1+750段現狀為土堤加防浪牆結構,防浪牆漿砌塊石,堤頂高程29.7m,堤頂寬8m,內外坡比1:3,堤內設30m寬壓浸台,堤外設50m寬放浪台,堤外坡為C15砼預製塊護坡。
樁號1+750—2+600段現狀為土堤,堤頂高程29.8m,堤頂寬8m,堤內坡比1:3,設30m寬壓浸台,堤外為垃圾填埋場,回填高程已與堤頂齊平。
樁號2+600—3+350段現狀為自然高地,民房密集,貸黃公路從其中穿越而過。
樁號3+350—10+500段現狀為土堤,堤頂高程29.85m,堤頂寬8—10m,內外坡比1:3,均種植景觀綠化植物。
截止2018年6月,張公堤全線均已達到一級堤防標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