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儉

(遼朝大臣)

鎖定
張儉(953年—1043年3月13日),字仲寶 [14]  ,南京宛平(今屬北京)人 [17]  ,遼朝大臣。
統和十四年(996年),張儉中丙申科狀元,進士甲科第一。授寺丞、縣令,遷監察御史,供職行在。統和二十九年(1011年),授禮部郎中、知制誥、直樞密院,充賀宋帝生辰副使。開泰元年(1012年),遷政事舍人、知樞密直學士。累官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參與軍國政務。開泰七年(1018年),為守司徒兼政事令。 [17] 
太平五年(1025年),張儉兼武定軍節度使,出鎮大同。次年,入為南院樞密使、左丞相兼政事令、監修國史。聖宗死,受遺詔輔立興宗,拜太師。重熙四年(1035年),致仕。重熙六年(1037年),特封韓王。重熙十一年(1042年),封陳王。重熙十二年(1043年),張儉去世,終年91歲。 [14] 
全    名
張儉
仲寶
所處時代
遼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宛平(今北京)
出生日期
962年
逝世日期
1053年
主要成就
輔佐兩代皇帝

張儉人物生平

張儉知遇聖宗

張儉出身官宦世家,於遼聖宗統和十四年(996年),考中進士,名列第一,歷任順州從事、署棘寺丞、范陽令,後調任雲州幕官。生性正直誠謹,不喜虛誇矯飾。深得上官、同僚的敬重。遼聖宗到雲中一帶遊獵,按照契丹的舊例,皇上經過之處,當地的地方長官應該有所獻貢。當地的節度使奏稱:“臣轄區內沒有什麼特產,只有幕僚張儉,為一代之寶物,希望能將他獻上。”在此之前,遼聖宗曾經夢見有四個人侍奉在他的身旁,賜給他們食物每人兩口,待到聽説了張儉之名“儉”字,遼聖宗方才恍然大悟,明白夢兆應在了張儉的身上。於是,遼聖宗馬上召見張儉,張儉儀容舉止質樸無華;遼聖宗很是高興,向他問及謀身治世之事,張儉便當面口奏三十多件事,都很合遼聖宗的心意。張儉從此特別受遼聖宗青睞,歷任監察御史、司門外郎清高顯貴之職,號稱明智幹練 [1-2]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丁父憂,去職歸鄉,服喪三年,復出,任禮部郎中。知制誥。直樞密院。加賜金紫。柱國。特封開國男。食賦三百室。 [3] 
統和二十九年(1011年)十二月,已經擔任太常少卿的張儉作為副使,隨正使、長寧軍節度使耶律漢寧出使北宋,開泰元年(1012年),遷政事舍人,知樞密直學士。開泰二年(1013年),正授樞密直學士同修國史:開泰三年(1014年),加尚書工部侍郎、知制誥;開泰四年(1015年)春,遷樞密副使;夏六月,授宣政殿學士、守刑部尚書、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冬十月,授樞密使,加崇祿大夫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兼修國史,特賜翊聖佐理功臣;開泰五年(1016年)秋,加開府儀同三司,守司空,加賜竭節功臣;開泰七年(1017年)冬,加政事令。 [4] 
太平元年(1021年),張儉以左丞相之秩。長中書令,進封魯國公。增加邑户。改賜推忠匡時守節功臣。 [5] 
太平五年(1025年)春,出京任武定軍節度使,賜佐時全節功臣,夏六月。改任彰國軍節度使。冬十二月又改任大同軍節度使。 [6] 
太平六年(1026年)春三月,入京任南院樞密使、左丞相、兼政事令、監修國史。遼聖宗信任倚重於他,參知政事吳叔達與張儉不合,遼聖宗發怒,出貶吳叔達為康州刺史。 [7] 

張儉輔佐興宗

太平十一年(1031年)三月,遼聖宗病重,六月初三駕崩於大福河(今內蒙古呼虎爾河)行宮,張儉接受遺詔輔立太子耶律宗真,這便是遼興宗。遼興宗即位之後,依舊很依賴倚重張儉。 [8] 
景福元年(1031年)夏六月,遼興宗冊命張儉為太傅。加賜同德功臣。
重熙元年(1032年)冬十一月,張儉進位為太師。增實賦五百室。
重熙四年(1035年)春,張儉因年老致仕,遼興宗授其洛京留守、尚父、行河南尹,進封秦國公,增食賦七千室,改賜貞亮私靖耆德功臣,守太師兼政事令如故。 [9] 
重熙五年(1036年),遼興宗親臨禮部貢院,親自考試進士,這些事情都是張儉一手打點。張儉進見時,遼興宗不直呼其名,並且賜詩加以褒獎稱美。張儉有五個弟弟,遼興宗想一併賜給他們進士及第出身,張儉堅決推辭。 [10-11] 
重熙六年(1037年)冬,遼興宗將張儉接到京城,向他詢問治國政務,並封張儉為韓王。 [12] 

張儉阻止戰爭

遼興宗即位之後,西邊的西夏和南邊的北宋爆發了戰爭,北宋連戰連敗,遼興宗決定趁機圖謀北宋的關南十縣之地,準備親征宋朝。在正式決定出兵之前,遼興宗到張儉家中徵求他的意見,負責皇帝飲食的官吏先前往張儉家準備膳食,張儉推辭,讓他們走了;他自己進獻葵羹湯飯,遼興宗吃得很美。然後便問他以對策,張儉極言陳説戰事利害,並且説:“只需派一名使者去宋朝責問就行了,何必勞駕皇上遠征?”遼興宗聽了很高興,就作罷了。又親臨其家中賜宴,把自己用過的器物珍玩都送給了張儉。 [13] 
重熙十一年(1042年)正月,遼興宗一面在邊界重兵壓境,一面派遺南院宣徽使蕭英和翰林學士劉六符與北宋交涉,宋方派富弼與遼方使節談判,於九月達成協議,在澶淵之盟規定贈遼歲幣基礎中,再增加增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以了結這次索地之爭,史稱重熙增幣。同年冬,遼興宗因張儉獻策有功改封張儉為陳王。 [12] 
重熙二十二年(1043年)正月二十九日,張儉逝世,終年九十一歲。 [14] 

張儉人物軼事

張儉注重節儉,他只穿粗絲織成的絹帛,每餐只食一菜,按月發的俸祿有節餘的,便拿來接濟親朋舊友。一次正當冬天,在遼興宗歇息之便殿奏報事務,遼興宗見他袍子破舊,暗裏派近侍用火夾穿個洞做上記號,每次見到他都沒有換下來。遼興宗問其緣故,張儉回答説:“我穿這件袍子已經三十年了。”當時遼興宗崇尚奢侈華麗,所以張儉用這種做法微言諷喻遼興宗。遼興宗憐憫他清貧,讓他任意取用內府物品,張儉奉詔後只拿了三匹布出來,因此更加受到遼興宗的嘉許重用。 [15] 
有一次,官府捉住了八個盜賊,已經斬首之後,才又捉拿到真正的犯人。被斬首者的家人申訴冤屈,張儉接連三次請求審理。遼興宗大怒説“:你難道想要朕償命不成?”張儉説“:八家老小冤苦無告,如果能稍稍加以存問撫卹,使他們能夠收屍下葬,就足以安撫活着和死去的人了。”遼興宗於是聽從了他的建議。 [16] 

張儉墓址

張儉死後,遼興宗下遣,以昭文館直學士、諸宮制置使李珂擔任敕祭發引使,在重熙二十二年(1053年)五月十日,將張儉葬於析津府宛平縣仁壽鄉陳王裏。 [14] 
1969年,張儉的墓誌銘在北京西城樺皮廠出土。無志蓋,墓壙遺物甚少。但有大量勾紋磚,似已遭盜掘。墓誌銘志文前題“故貞亮私靖保義守節耆德功臣洛京留守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師尚父兼政事令上柱國陳王食邑二萬五千户食實封貳仟伍佰户清河張王墓誌銘並序”六十五字。又“宣政殿學士崇祿大夫行禮部尚書兼知制誥修國史上柱國弘農郡開國公食邑三千五百户食實封叁佰伍拾户楊佶撰”四十八字。

張儉歷史評價

元·脱脱《遼史》:“張儉名符帝夢,遂結主知。服弊袍不易,志敦薄俗。功着兩朝,世稱賢相,非過也。” [17] 
元·脱脱《遼史》:“儉在相位二十餘年,裨益為多。” [17] 

張儉家族成員

曾祖父:張禮,曾任左散騎常侍。
祖父:張正,曾任太中大夫檢校尚書左僕射、守太僕卿,死後贈太子少師。
祖母:李氏,死後贈趙國太夫人。
父親:張雍,曾任左贊善大夫,死後贈太子太傅。
母親: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同政事門下平章事、贈侍中劉敏之女,死後贈燕國太夫人。 [14] 
叔父:張琪,字伯玉,歷任龍門、文德縣令。
堂弟:張儼,張琪之子。
夫人:於氏,淮南人,武清縣令於澄之長女。封齊國夫人。重熙十八年(1049年)五月十六日病亡,享年八十二。
長子:張禹稱,未仕而卒。
次子:張嗣甫,未冠而卒。
三子:張嗣宗,進士、朝議大夫、守衞尉鄉少卿、上輕車都尉、賜紫金魚袋
女婿:王景運,進士。起居郎知制誥。東京户部副使,娶張儉長女。
女婿:鄭弘節,進士、翰林學士、給事中、知制誥,娶張儉次女。
堂侄:張嗣復,張儼之子,左僕射兼侍中,晉國公,其妻鄭氏為鄭弘節之女、鄭顓之姐。
侄孫:張嶠,張嗣復之子,歷朝議大夫、守司農少卿、忠順軍節度副使。
侄孫女:張館,娶於馬直温為妻。

張儉史書記載

《遼史·卷八十·列傳第十》有傳。 [17] 
參考資料
  • 1.    《遼史·張儉傳》統和十四年,舉進士第一,調雲州幕官。故事,車駕經行,長吏當有所獻。聖宗獵雲中,節度使進曰:“臣境無他產,惟幕僚張儉,一代之寶,願以為獻。”先是,上夢四人侍側,賜食人二口,至聞儉名,始悟。召見,容止樸野;訪及世務,佔奏三十餘事。由此顧遇特異,踐歷清華,號稱明幹。
  • 2.    《張儉墓誌銘》一舉冠進士甲科。一命試順州從事。署棘寺丞。以讞獄調范陽令。以字民遷監察御史。供職行在。簪筆以肅朝憲。補司門外郎。
  • 3.    《張儉墓誌銘》二十七年。丁先太傅憂。七日絕漿。三年泣血。服闋之翌日。授任禮部郎中。知制誥。直樞密院。加賜金紫。柱國。特封開國男。食賦三百室。
  • 4.    《張儉墓誌銘》開泰二年,正授樞密直學士同修國史:三年,加尚書工部侍郎、知制誥;四年春,遷樞密副使;夏六月,授宣政殿學士、守刑部尚書、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冬十月,授樞密使,加崇祿大夫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兼修國史,特賜翊聖佐理功臣;五年秋,加開府儀同三司,守司空,加賜竭節功臣;七年冬,加政事令。
  • 5.    《張儉墓誌銘》太平元年。以左丞相之秩。昇中書令之上。先聖特製。王實居之。兼進封魯國公。增加邑户。改賜推忠匡時守節功臣。
  • 6.    《張儉墓誌銘》五年春。以武定旌節兼相印以授之。賜佐時全節功臣。夏六月。復詔假節於彰國。冬十二月又詔鎮節於大同。
  • 7.    《遼史·張儉傳》開泰中,累遷同知樞密院事。太平五年,出為武定軍節度使,移鎮大同。六年,入為南院樞密使。帝方眷倚,叁知政事吳叔達與儉不相能,帝怒,出叔達為康州刺史,拜儉左丞相,封韓王。
  • 8.    《遼史·張儉傳》帝不豫,受遺詔輔立太子,是為興宗,賜貞亮弘靖保義守節 德功臣,拜太師、中書令,加尚父,徙王陳。
  • 9.    《張儉墓誌銘》景福元年夏六月。以翼亮之功。冊命為太傅。加賜同德功臣。重熙元年冬十一月。以訓導之力。進位為太師。增實賦五百室。臨大節以不□。敦至誠以無欺。居上位以不驕。蒞難事以能斷。盡瘁事國。施功在人。垣峻紫微。方優賢於西省。堂開綠野。爰卜勝於東都。遽乞忭以抗羣。□退老而歸裏。温詔敦諭。固辭不回。四年春致仕。授洛京留守。尚父行河南尹。進封秦國公。增食賦七千室。改賜貞亮私靖耆德功臣。守太師兼政事令如故。
  • 10.    《遼史·張儉傳》重熙五年,帝幸禮部貢院及親試進士,皆儉發之。進見不名,賜詩褒美。
  • 11.    《遼史·張儉傳》儉弟五人,上欲俱賜進士第,固辭。
  • 12.    《張儉墓誌銘》六年冬。召以蒲輪。朝於棘陛。特封韓王。
  • 13.    《遼史·張儉傳》儉在相位二十餘年,裨益為多。致政歸第,會宋書辭不如禮,上將親征。幸儉第,尚食先往具饌,卻之;進葵羹乾飯,帝食之美。徐問以策,儉極陳利害,且曰:“第遣一使間之,何必遠勞車駕?”上悦而止。復即其第賜宴,器玩悉與之。
  • 14.    《張儉墓誌銘》稱:“重熙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啓手足於聖宗皇帝所賜之第,享年九十有一。尋具聞奏,特蒙聖恩。詔遣昭文館直學士諸宮制置使李軻充敕祭發引使,以其年五月十日歸全於析津府宛平縣仁壽鄉陳王裏,從先太傅之塋,禮也。王諱儉,字仲寶,其先清河人,後徙薊北,遂佔籍焉。自良為漢丞相,華為晉司空,賢傑閒出,錫羨昌大。以至曾王父諱禮,皇左散騎常侍;王父諱正,皇太中大夫、檢校尚書左僕射、守太僕卿、贈太子少師;夫人李氏,贈趙國太夫人。父諱雍,皇左贊善大夫,累贈至太子太傅;母劉氏,累贈至燕國太夫人,故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同政事門下平章事、贈侍中敏之女。”按台灣中研院所設“兩千年中西曆轉換”換算為公元紀年,為1043年3月13日。
  • 15.    《遼史·張儉傳》儉衣唯紬帛,食不重味,月俸有餘,周給親舊。方冬,奏事便殿,帝見衣袍弊惡,密令近侍以火夾穿孔記之,屢見不易。帝問其故,儉對曰:“臣服此袍已三十年。”時尚奢靡,故以此徽諷喻之。上憐其清貧,令恣取內府物,儉奉詔持布三端而出,益見獎重。
  • 16.    《遼史·張儉傳》有司獲盜八人,既戮之,乃獲正賊。家人訴冤,儉三乞申理。上勃然曰:“卿欲朕償命耶!”儉曰:“八家老稚無告,少加存恤,使得收葬,足慰存沒矣。”乃從之。
  • 17.    《遼史·卷八十·列傳第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4-29]
展開全部 收起